|
第13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召开,14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残疾人运动员,将向世人展示他们非凡的勇气和力量。北京也将以更加人性化、更加无障碍的环境迎接残奥会的到来,这也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目前北京加强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包括新建的城市道路等达到了6000余项,已投入资金6亿余元人民币。”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赵春鸾日前向中外记者介绍。
50余部法律保障残疾人权益
“有事情就打中国残联和北京市残联的维权热线。这不,最近我朋友遇到拆迁补偿问题,就是通过打热线后找到相关部门得到了解决。”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肢残人老王告诉记者。
2002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设立维权部,次年又开通残疾人维权热线。截至2007年底,中国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2677个,办理案件2万多件。
中国现有8300万残疾人,为保障他们实现平等、参与的权利,中国政府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目前,中国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已达50多部。《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保障残疾人权益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先后制定了本地区的《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和其他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规。
今年6月,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批准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这无疑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向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迈进
中国政府承诺,到2010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中国残疾人康复事业由此大幅提速。短短几年,适应中国国情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模式已初步形成,残疾人康复工作体系、服务网络、业务格局更加完善。
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加强,残疾人康复人才队伍逐步壮大,社区康复工作稳步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逐步成为现实,“爱耳日”、“爱眼日”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康复知识普及率和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显著提高。
李楠是北京朝阳区花家地南里社区“温馨家园”的一员。2003年1月,她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高位截瘫。虽然遇到如此人生变故,但她始终身残志坚,不断帮助残疾人丰富他们的生活。“成为残疾人以后,我没有受到过歧视,相反我还感受到比健全人更多的关心和关怀,我们跟健全人共享一片蓝天。”李楠说。
保障残疾人受教育和就业
福建龙岩市的段建莉半身瘫痪,靠拐杖行走。倔强的她不甘心向命运低头,开过服装店、书店、打字店,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开了一家花店。作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受益者,她参加了当地残联举办的免费插花艺术培训。7年过去了,她的花店在龙岩市渐渐有了名气,从最初的不到5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38平方米。她还想在自己的花店内为残疾人提供免费培训,带动他们创业。
据北京市残联教育就业部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残疾人教育培训情况可以概括为“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进得来”即不让一名残疾人因贫困而失学;“留得住”即通过资助措施鼓励残疾人不断学习深造;“学得好”即在教材、师资、考试等方面充分照顾残疾人特点,使他们能像健全人一样学好知识;“出得去”即让残疾人学三项技能,会两项技能,掌握一项技能,自食其力。
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残疾人处于相对劣势,就业较其他人群存在更多困难和问题,因此普及残疾人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至2006年,中央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费已累计投入近5.5亿元人民币,“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也都将残疾儿童少年纳入资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