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法学教授刊文质疑邱晓华蹊跷复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7日04:58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琳日前在《现代快报》发表文章,指出原统计局长邱晓华4次收受礼金总计约22万元,为何不构成受贿?如没有对这一怪异现象的解释,如何能消除人们心中对邱晓华“出山”的合理怀疑?

  案情 涉嫌犯罪移交司法处理

  去年1月23日,新华社报道称,邱晓华在任国家统计局领导职务期间,收受不法企业主所送现金;生活腐化堕落,涉嫌重婚犯罪。并指邱晓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此后一年多,再无邱晓华的消息。上月28日,邱晓华以“原国家统计局局长、现中海油高级研究员”的名义,发表题为《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的评论文章。

  疑问 为何不见公开宣判?

  王琳表示,他一直关注上海社保案,眼看一个个涉案人物均已定罪量刑,唯邱晓华一年多来音讯全无。

  王琳说,依中纪委的公告,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邱晓华“收受不法企业主所送现金”,这在法律上当属受贿无疑。不管邱晓华收受的金额达到多少,都很可能涉嫌犯罪。而这些事实的证明与刑罚的确定,无疑都应由司法机关经司法程序之后作出独立的裁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网上遍查邱案的判决而不得。与邱晓华案司法审理相关的新闻也仅有《重庆晚报》于2007年3月25日刊发的一则报道。这篇旨在介绍邱晓华案一审开庭(而非一审结果)的文章称,“有知情人士透露,因邱晓华收受礼金尚未构成受贿罪,司法机关主要追究其重婚罪法律责任。”

  呼吁 司法不要神秘化

  王琳表示,最高法院院长王胜俊于8月26日说,司法“不要搞神秘化”,“要大力推进司法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了解司法、理解司法,增进对司法的信心和信任,以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看来,这位中国首席大法官深谙司法沉疴之所在,并用对“司法公开透明”的着重强调戳到了司法的痛处。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邱晓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