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古神话:创世传说第一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8日09:59  《法律与生活》杂志

  文/风伟 宏剑

  提要: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家喻户晓,但围绕盘古创世传说的发源地,却引发了我国首例神话传说著作权案。

  2008年8月6日,一起由盘古神话故事引发的著作权纠纷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这也是我国首例神话 传说著作权案,此案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称,在国务院尚未出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办法的情形下,该案判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具 有标本意义。

  争打“盘古”牌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家喻户晓。

  在中国,盘古是人们心中的创世英雄,千百年来人们把他当成自己的始祖。相传,盘古兄妹以打柴维持生活,那时天 地混沌未开。后来天塌地陷,盘古兄妹藏在石狮子肚里躲过劫难。当时,世上只剩下盘古兄妹二人,天地鸿蒙一片,盘古手拿 大斧劈开混沌,清者为天,浊者为地。接着,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都露出来了,地上山川河流交织,花草树木繁茂,鸟儿 鸣唱、六畜兴旺……

  在国内,有关盘古创世传说的发源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因而也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界大体有 中原说、西北说、南方说及外来说等几种说法。

  那么,中国的盘古之乡在哪里?研究盘古神话有何意义?

  事实上,盘古神话传说是一笔无形的资源,为把盘古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河南的桐柏县、泌阳县挖掘文化 资源,发展旅游产业,试图给当地带来经济、社会效益。

  2004年11月,隶属于南阳市的桐柏县开始申报“中国盘古之乡”称号,并举办桐柏盘古文化研讨会。

  2005年5月30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桐柏县为“中国盘古之乡 ”,并于当年10月授牌。该县投 资1000多万元,开发了盘古溪、通天河、鸳鸯池、桃花洞等文化旅游线路,相继完成了盘古开天雕塑、盘古殿、盘古村等 建设工程。

  2006年,该县积极开展盘古文化申报参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盘古庙会”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 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2006年10月30日,该县举办了全球华人首次祭祀盘古大典。

  2007年10月19日又成功举行了盘古文化高层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盘古文化直接为桐柏带来了经济效益,当时 媒体报道的数字是共招商引资20亿元。

  泌阳县与桐柏县相邻,隶属驻马店市,泌阳县有一座险峻的盘古山,传说就是盘古开天辟地时居住的地方。面对桐柏 县盘古文化的风风火火,泌阳方面有点坐不住了。

  在这种背景下,泌阳也启动了盘古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工作。桐柏县挂牌“中国盘古之乡”两个月后,泌阳县通过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取得了“中国盘古圣地”之名。

  2006年农历三月初三,盘古山所在的陈庄乡更名为盘古乡。

  2006年下半年,为配合“盘古圣地”的宣传,泌阳县文化局原副局长张正、泌阳县史志办副主任王瑜廷编辑出版 了《盘古神话》,记述了泌阳的盘古山名胜古迹、盘古庙会、地方风俗及盘古故事。

  引发版权纠纷

  桐柏县的盘古文化如此红火,有一个人功不可没。

  他叫马卉欣,今年62岁,在桐柏县文联上班,长期从事盘古神话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为研究盘古文化,马卉 欣先后到各地采风、考察,搜集了大量珍贵的资料。每当听说某地有人会讲盘古神话,马卉欣都会想办法找到对方,说服对方 讲给自己,然后加以归纳、分类,记录在本子上。

  经过考察、研究,马卉欣提出了“南阳桐柏山是盘古文化发源地”,并得到中国神话学界的认可。后来,马卉欣相继 出版了《盘古之神》、《盘古学启论》等4本专著,大部分内容是关于盘古的神话传说。特别是1993年8月,马卉欣出版 《盘古之神》一书,较为系统地记录了中原盘古神话及神话群、盘古神话的源流等。该书在每篇文章后,均注明了讲述人、时 间、地点和搜集整理人。

  中国神话学会主席袁珂先生看到该书时,曾题词:中原文化,文化之根,采风寻根,寻到了根。鉴于马卉欣对盘古文 化的深入研究,他先后获得了中国盘古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头衔。

  2006年8月,国际神话学学术研讨会在泌阳县举行。马卉欣也参加了会议。会上,泌阳方面给每位参会人员发了 4本书,介绍该县的民间盘古文化,其中包括一本《盘古神话》。该书于2006年8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印数400 0册,两位主编分别为泌阳县文化局副局长张正和该县史志办副主任王瑜廷。

  在翻看《盘古神话》一书后,马卉欣发现这本书和自己编的《盘古之神》内容高度一致,甚至连语句、段落、结构等 完全一样。再细读下去,马卉欣感到不解,自己所著书中的故事流传地在桐柏县,该书的流传地变成了泌阳,故事记录人的名 字也变成了他人。而且,该书的序言中,竟然将“八子山”、“歪头山”等桐柏境内的地名写成了泌阳县的范围。更为离谱的 是,两名故事讲述人刘中林和李明松在接受他走访后不久就去世了,《盘古神话》所标注的讲述时间竟然是在两人去世之后。

  马卉欣认为,对方为达到“著书立说”成为盘古神话之宗的目的,采取“偷梁换柱”、“改头换面”、“掐头去尾” 等手法,硬是把桐柏的多处地名搬到泌阳,把盘古神话根源地桐柏县改为泌阳县。

  一审判决

  马卉欣觉得,自己辛苦研究几十年,整理出来的神话传说,今天竟然改头换面被人剽窃了,他很生气,坚决要讨个说 法。

  2007年6月,马卉欣以著作权被侵犯为由,将《盘古神话》一书作者张正、王瑜廷及出版单位中州古籍出版社、 印刷单位南阳寰宇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起诉至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4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 35万元。

  2007年10月31日,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双方就神话传说是否应享有著作权等展开了辩论。

  马卉欣认为,桐柏是中国盘古神话根源地,《盘古神话》的抄袭部分未注明出处,未征得他的同意,更没有支付劳动 报酬,对方的行为已构成侵权。中州古籍出版社未按法定程序,未征得他同意,出版发行侵权作品,并且此书已经在社会上发 行相当的数量,引起了一定后果和影响,同样也构成发行侵权。

  张正和王瑜廷则辩称,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一定要具有独创性,马卉欣的作品里的神话故事已在泌阳流传几千年, 他只是将讲述人的讲述整理成了文字,没有付出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其作品不应该受法律保护,不存在侵犯其著作权的问题。

  法院认定,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发掘、整理和研究的成果,一经发表,就可视为一般文学作品,按一般文学作品保 护其著作权。

  马卉欣长期从事盘古神话的考察和研究,在民间盘古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盘古之神》,该书蕴涵了创造 性的劳动,体现了其独特语言风格,可按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其著作权。张正、王瑜廷编著的《盘古神话》部分内容属挖掘 、整理的,但也有部分内容直接抄用了《盘古之神》,明显存在剽窃故意,构成了侵权。

  2008年3月17日,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张正、王瑜廷等4被告停止出版、印刷、销售《盘古神 话》一书,并在省级报纸上公开向马卉欣赔礼道歉。张正、王瑜廷赔偿马卉欣经济损失5万元,中州古籍出版社和南阳市寰宇 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收到一审判决后,张正、王瑜廷等不服,提出了上诉。

  神话传说是否有著作权

  2008年8月6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

  庭审中,双方围绕马卉欣对《盘古之神》等是否享有著作权,马卉欣及他的《盘古之神》等是否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 作者、作品等焦点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马卉欣认为,盘古神话的确是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其创作者是广大普通老百姓,任何人都可以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其成果只要在原始素材上融入自己创造性劳动,体现了本人独特艺术风格,就属于对民间文学艺术作 品的改变,对其成果就应享有演绎的著作权,有权禁止他人未经授权而擅自使用。即使整理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语句、段落 、结构都完全一样,这不正常,“明明是抄袭、剽窃,又改头换面装原创,实在可悲”。

  马卉欣说,桐柏和泌阳两县境内都有盘古山和盘古庙等遗迹,流传着相同或相似的盘古神话。两县分别申报“盘古庙 ”和“记忆中的盘古神话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方没有足够的申报资料,这才抄袭了他的作品。

  马卉欣在接受采访时说,《盘古之神》系列专著是他几十年的心血,故事经收集、整理、加工等创作活动后,集结成 书,里边的一字一句都来之不易。被告引用某些观点也可以,但不能大量抄袭和剽窃。盘古神话根源在桐柏,中国盘古之乡在 桐柏,这是学术界公认的观点。事实证明,泌阳仅是盘古神话流传区,根本够不上“发源”二字所含的意义,从另外方面来讲 ,《盘古神话》这本书的政治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远远超过它本身的学术价值。

  提起这场官司,张正情绪很激动。他说,《盘古神话》引用了《盘古之神》的部分内容,但马卉欣并不具备诉讼资格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具有独创性,即融入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盘古神话是在泌阳地区流 传久远的民间故事,经过千百年口口相传传承下来,不存在版权之说,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整理、再创作,即使内容完全一样, 也不是剽窃。正是基于此,《著作权法》未对民间文学作品保护作出规定,只提到由国务院另行制定保护办法,但该办法一直 没出台。

  张正认为,马卉欣的《盘古之神》系他人讲述而来,故事的构思、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安排多来源于讲述人,他付出 的只是普通而简单的劳动,没有投入其独创的智力劳动,所以不应拥有著作权。同时,张正表示,很多讲述人讲盘古故事像背 书一样流畅,正是因为讲述人或流传故事相同,导致了两书很多内容相似或相同。而且,他们如果因此输官司,以后别人都不 敢涉足盘古神话了,这样会阻碍神话故事的传承。

  张正说,《盘古神话》作为民间文学作品,不属于文学作品,不适用于《著作权法》。《著作权法》第6条明确规定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由此可见,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没有在《著作权法》中予以明确规 定,至今国务院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规定,故马卉欣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

  8月6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未当庭判决。

  背后的思考

  业内人士指出,这场官司的背后,是桐柏、泌阳两地盘古神话发源地正统之争。

  案件二审的庭审中,马卉欣称盘古神话起源于桐柏县。张正则称,盘古文化发源地一直是个传说,桐柏没有盘古山, 盘古山在泌阳,显然盘古神话起源于泌阳。马卉欣扭曲事实,应向泌阳人民公开道歉。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夏挽群说,盘古山地处泌阳县境内,但不能简单地按行政区 划来切割传统文化,这样是不科学的。桐柏县、泌阳县都属于同一个盘古文化圈,盘古文化在这两个县都有传播,两地都有一 定的民俗基础。基于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曾有意把“中国盘古之乡”的牌子给桐柏、泌阳两县共享,后来这两个县都觉得 这样不便区分,也不便落实盘古文化保护责任,便按行政区划分别命名,把“中国盘古圣地”给了泌阳。两者只是叫法不同, 内涵是一样的。

  对于这种“一女二嫁”的做法,有人指责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不严谨,夏挽群则认为,神话故事与历史学不同,历史 学强调发生时间、地点的唯一性,而作为民俗学的神话故事,是通过口口相传,通过移民、人际交流传播至各地,然后在某一 地域落地生根,村民将传说与当地地形、地貌、人物结合起来,实现神话故事的本土化。

  业内人士认为,抛开双方的争论不谈,在各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今天,盘古发源地之争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 利益驱动。一旦确定盘古文化发源地之后,盘古文化给当地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将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

  另外,郑州大学法学博士周静认为,这起因整理神话传说而引发的著作权纠纷,目前在全国是第一例,该案判决引发 人们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诸多思考。

  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口头流传、主体不确定等特点,在法律保护方面目前存在一些难题。我国《著作权法》规定, 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方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随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产生的纠纷不断增多,时至今日,有关保护条例还 不能出台,如此下去,司法保护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8年9月上半月刊)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