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以通讯表决的方式批准了此决议,此后,游泳、田径等国际体育组织相继恢复我合法席位。
这几行字虽然轻描淡写,但它描述的事实在当代中国发展史上,却浓笔重彩。首先,中国“软”化了自己过去的立场,用开放思维代替了两极思维,在台湾放弃主权诉求的前提下,保留了它在国际奥委会的席位,这是在解决香港问题之前的创制行为,可以称之为“一会两制”,它为后来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题的“一国两制”提供了成功的探索。
其次,中国开始生产“软”力量。这里的“软”,并不是软弱的软,而主要是非暴力非对抗的和平力量。在中国当代的三级跳跃中,前两跳(从帝国到民国、从民国到人民共和国)是“硬”跳,因为它们是通过革命和战争完成的跳跃,第三跳是“软”跳,因为它想通过不流血的渐进改革道路,完成中国与世界的接轨,和向现代化的转型。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反对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主张协商与和解。
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梦寐以求的国际奥委会席位恢复以后,中国反而忍痛割爱,没有派代表团参加第二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22届奥运会(不是因为准备不足,中国早在1979年2月就开始了准备)。除中国外,还有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日本等65个国家参与了抵制。原因是众所周知的:就在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7个多月时,也就是1979年12月27日,苏联军队突然开进其南方邻国阿富汗国土。一面请各国运动员来给自己装饰太平,一面却派自己的士兵去别国领土杀人,这虽然有点黑色幽默,但不是中国喜欢参与的游戏。
从1956年到1980年,中国主动缺席了两次奥运会,一次是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另一次就是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同样是缺席,意义可不一样。第一次缺席是为了宣示自己主权的神圣,第二次缺席则是为了宣示奥林匹克宪章的神圣,套用一首诗来说,就是:比赛诚可贵,金牌价更高,若为和平故,两者皆可抛。从宣示主权,到宣示和平,表明中国的国家实力从硬到软都开始增强;开始从拒绝别人干涉,走向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开始担负一个大国的责任,担负这个责任的代价就是牺牲参加一次久违的奥运会。这同时还表明,再一次在奥运大舞台上亮相的中国,向世界亮出的是和平姿态。
遗憾的是,并非所有高谈大国责任与和平价值的国家都愿意付出这种牺牲。就在中国、美国和其他65个国家的运动员一起退掉了飞往莫斯科的航班机票后不久,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国旗却不止一次地在莫斯科的某个地方升起。这让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伟大诗人莱蒙托夫的两句诗:
“我们也在恨,偶尔我们也在爱,
不管对于恨、对于爱,却一点都不愿牺牲……”
这说的仅仅是诗人生活的那个时代吗?
四,咖啡与伴侣
我在本文第一节的结论部分提及奥运与国运的相关性,但是,就像咖啡与伴侣也有相关性,但不能说咖啡就是伴侣一样,我们也不能说奥运就是国运。
历史有时比人们想象的更有戏剧性。1932年,中国第一次出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只有一个人,而且没有进入决赛;1984年,中国再一次出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有225名运动员,获得了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在金牌榜上排第4。如果说洛杉矶曾经是中国跌倒的地方,半个世纪后,它又成了中国爬起的地方。不过,爬起归爬起,还不能说是崛起。
金牌榜不能等同于国家实力排行榜,更不能等同于国际地位排行榜。1984年,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国际影响力,中国都还没有上升到金牌榜所在的位置。更有趣的还是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如果仅仅根据奥运来推测国运,你会得出一些经不起时间检验的结论:第一,苏联是世界第一帝国(它高居金牌榜首位,获得55块金牌,比排名第3的美国多了近20块),第二,西方阵营输给了东方阵营(苏联和民主德国排名前两位,共获得92枚金牌,美国和排名第5的联邦德国加起来,只有47块,刚过一半);第三,韩国已经是世界大国,它不仅是本届奥运会举办国,还在金牌榜上排第4;第四,中国从1984年以来国家实力下滑,金牌总数从15滑到5,排名从第4滑到第11。
谁都知道,这些推测都不是真实的,还没有等到下届奥运会,苏联就分崩离析,东方阵营成了历史记忆,中国又超越了韩国,韩国距离世界大国还是有一段越走越远的路程……
如果像某些西方评论家所比喻的那样,冷战时期,奥运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当成了替代性战场,那么就可以说,苏联和它的卫星国赢得了体育之战,但输掉了经济之战和价值之战,最后收获了金牌,但输掉了国家。从任何意义上说,在国际政治俱乐部的咖啡座上,经济实力和普世价值是咖啡,奥运成绩只能是伴侣。咖啡没有了,只剩下伴侣,是调制不出一杯好饮料的。
当代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第三级跳跃的最伟大之处,就是把国家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咖啡上,而不是放在伴侣上。放在咖啡上的含义,就是放在中国的和平崛起上:一是经济平稳高速增长,二是“理解和追求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和普遍价值”(胡锦涛主席2008年5月访日结束时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前者是国家的硬实力,后者是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只有软硬兼施,才能和平崛起。
作为这些追求的具体步骤,中国在经济上把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在社会方面开放并扩大了个人在迁徙、择业、婚姻、就学、出国等方面的自由,在政治上废除干部终身制,扩大非共产党员参与权力结构的渠道,下放权力,实行村级直接选举,缩小政党对行政、经济和社会生活干预的范围;在与国际接轨方面,中国加入了WTO,签署了两个国际人权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国际事务方面,中国扮演调解者和劝和者的角色,而不是扮演冲突的一方,在“朝核”和“伊核”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所有这些,表明中国一直在努力同步推进增长持续化、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多元化,只要这个过程不停顿,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是可以预期的。
中国之所以对世界许下和平崛起的诺言,是因为中国的决策者了解,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中国才能崛起;只有中国崛起了,世界才会更和平。对后面这一点,邓小平有很清晰的表述:“我可以明确地肯定地讲一个观点,中国现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不是破坏力量。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他接着说,有人认为中国是“好战”的,这不对,中国最希望和平,我们反对霸权主义,是为了和平,因为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推崇“民主和平论”的西方评论家可能不同意邓小平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打仗,中国还没有变成民主国家,她的崛起还福祸难卜。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一个国家的侵略倾向与和平倾向与其国内政治结构确实有关系,民主国家一般比非民主国家更倾向于和平;但还有另一半,一个国家的侵略倾向与和平倾向如何,第一要看它的政体的动态演变趋势,第二要看动态的国际格局。为什么美国人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中国却在帮助美国促成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什么中国在举办北京奥运和平盛会,俄罗斯军队却在格鲁吉亚境内动手?这只能说明,一个在国内推行渐进民主化的大国,比那些在国际上推行“单边主义”的民主大国,更没有侵略性。
我强调了作为国家实力的咖啡的作用,并不是要轻视作为其伴侣的奥运的作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各国运动员和观众品尝到了又香又浓的中国咖啡,伴侣的贡献功不可没。在此之前,很有些国际人士并不认为中国要请世界品尝的是一杯美味咖啡,而更可能是一勺毒药。现在留在他们记忆中的,应该是青岛海面上相互触吻的点点帆影,而不是相互对峙的艘艘军舰。
这就是我们要与世界分享的奥运记忆,它不仅是关于一个国家的美丽传说,也是关于她和平崛起的一个侧影。
(作者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