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学校长做客中南海 向总理提出教育公平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02:01  新京报
小学校长做客中南海向总理提出教育公平问题
  9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委员刘延东(前排右一),与8位中小学教师一起在西花厅前合影。前排左二是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左四是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后排左二是北京市海淀区巨山小学教师杨秀勇,左三是北京三十五中教师钟竺。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对话动机

  9月9日,教师节前夕,8位中小学基层教师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之邀到中南海做客,并进行座谈。这些教师是如何接到邀请的?他们主要座谈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对这样的经历有怎样的感受?昨日,本报记者对其中的三位教师进行了回访。

  对话人物·谭国强

  汶川县映秀小学校长,48岁。

  “5·12”汶川大地震中,映秀小学有222名学生、20名教师不幸遇难。谭国强的妻子和岳母,也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

  昨日,受到温总理接见后,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已经赶回学校,他说要和老师们一起过灾后第一个教师节。

  到现在我好像都还在梦里

  新京报:你什么时候得知要和温总理见面的?

  谭国强(以下简称“谭”):我8月27日得知要到中南海参加教育系统的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颁奖仪式,并不清楚还会和温总理见面。

  9月8日下午4点多,得知温总理第二天要接见我们,真的很感动,也很激动。说实话,很感谢党和政府一直都这么关心教育事业,这么关心灾区。其实我们并没有做什么,即使做了,也是应该的。

  新京报:来北京之前,你都做了哪些准备?

  谭:来之前并不知道要见总理,所以也没有做什么准备。根本也没有做什么调查。

  新京报:第一次进中南海是什么感觉?

  谭:刚一见到总理,我紧张得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到现在,我好像都还在梦里一样。

  在温总理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周总理原来的办公室和生活的地方。没有想到一个国家总理的办公室、住的地方,竟然会那么简朴。

  新京报:你和温总理有单独谈话吗?

  谭:和温总理参观西花厅时,我们说了几句话。总理非常关心灾区重建情况,也非常关心学生复课等情况。后来我们在座谈时,总理都把我们说的认真记了下来。

  所提问题源于从教几十年切身感受

  新京报:座谈中,温总理让你第一个发言,你对农村教师的待遇、职称和住房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怎么想到提这些问题的?

  谭:这些问题源于我从教几十年以来的切身感受。这其实就是教育公平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目前,农村和城市在教育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就实话实说了。

  新京报:你都是怎么说的?

  谭:我对总理说,现在关键是要想办法缩短农村和城市教育方面的差距。硬件上,只要政府加大投入,可以很短时间见到成效。但在软件上,就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

  比如师资力量上,可以靠引进的办法,也可以就地培训。引进的话,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和措施来干预,尤其是引进的成本,需要政府来想办法。培训的话,也同样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还有,培训好了,需要有好的条件保证培训的老师能够留下来,否则,这个差距也很难缩小。

  新京报:总理听了你说的话,怎么答复的?

  谭:温总理说,你讲的这几点,对我们都很有启发。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实行城乡统筹,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还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

  新京报:你对总理的答复满意吗?

  谭:肯定满意啊。

  新京报:说说你眼中的温总理?

  谭:温总理很和蔼可亲。你知道吗?这月初,温总理又到映秀一次。去之前,很多百姓听说总理要来,他们走两三百公里的山路赶到映秀镇,只为看一眼总理啊。

  和总理走在西花厅的时候,我突然感觉总理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而我们就跟一群孩子一样,他带着我们在家里的院子里走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温家宝 教师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