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贵州毕节试验20年:生存与生态从对抗走向共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6日09:06  中国经济周刊
贵州毕节试验20年:生存与生态从对抗走向共赢
中国经济周刊第35期封面

  生存与生态从“对抗”走向“共赢”

  毕节试验20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汪孝宗 董志龙/贵州报道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举世瞩目。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设立“经济特区”、确立“沿海开放城市”、成立一系列“改革试验区”等等,当代中国正在逐步深入地探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许多改革经验的取得,都与这些“先行先试”地区的积极探索分不开。

  然而,与大多经济较发达、客观条件较成熟的改革先行地区不同,有一个“先行区”却来自中国最贫困的地区──贵州省毕节地区。1988年6月,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策划成立的“毕节试验区”,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三大主题,逐步破解“喀斯特贫困恶性循环怪圈”,使生存与生态从“对抗”走向“共赢”,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做了最早的一次“试验”与实践。

  “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贵州省毕节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切割度大,相对高差达2443米。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这里长期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富集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有关资料显示:截止1987年底,毕节地区全区总人口558.87万人,所辖8个县中,有5个县属于国家确定的贫困县。全区生产总值只有23.4亿元,财政收入只有3.02亿元,贫困人口多达312.2万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84元,粮食产量为103.83万吨,人均占有粮食192公斤。

  全区土地垦殖指数高达46.2%,森林覆盖率只有14.95%,全区26853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水土流失面积达1672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2.28%。全区计划生育率只有36.8%,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19. 91‰,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48%,人均受教育年限不到4年。

  事实上,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实施近10年,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已是“硕果累累”。而地处中国西南崇山峻岭之间的贵州省毕节地区的农民,生活依然“贫困而艰辛”。

  更加糟糕的是,这里还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当地农民一直把“上山开荒”和“多子多福”视作解决“生计问题 ”的唯一选择。

  而喀斯特地区,这个被联合国相关组织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却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口粮的需求,而不得不接受人们的持续垦荒,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愈发“雪上加霜”。直接导致了“生态恶化”和“人口激增”,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若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这一地区即使不会走向“人类生存的终点”,但严重的水土流失,也会给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这个时期毕节地区的发展,显然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走“老路”,持续恶化,还是选择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而做出这种抉择,往往需要决策者高超的政治智慧、果敢的宏大气魄、长远的发展眼光和博大的人文情怀。

  创立“毕节试验区”

  “开发扶贫、生态建设”

  1985年8月,当时刚刚调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来到毕节、六盘水等贵州西部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为解决困扰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问题,胡锦涛同志历时一年多,走遍贵州全省 86个县市区。

  历经长时间的多次探讨和比较,最后选择了在中国西南部喀斯特山区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并在探索人口、粮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有过长期探索的毕节地区,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战略构想。

  在20年前的中国,在一个偏远的贫困地区如此重视生态建设,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无疑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

  上世纪中后期,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全球性日益突出的贫困、生态、人口问题,深入研究。他们认为,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生存需求、又不造成对后代人生存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专家、学者们的认识成果,对“毕节试验区”产生了直接的积极作用,为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的确立和实践,提供了人类最新的“认识成果”和“认识基础”。

  而中共中央于1987年1月下发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5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为“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提供了深远的政策基础。

  1988年4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京邀请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进行“座谈 ”。介绍毕节的情况及建立毕节试验区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并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邀请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等支持推动毕节的改革试验与发展。

  此后,由中央统战部牵头,各民主党派派出了以“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徐采栋为组长的专家组深入毕节地区,进行了长达13天的实地考察。随后向国务院作了汇报,加速了“毕节试验区”的进程。198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 毕节试验区”正式建立。

  “科学发展观”的最初构想

  1988年6月,在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作了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讲话。

  胡锦涛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毕节试验区建设,“一要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这个主题;二要以改革总揽全局,加快改革步伐;三要注意智力开发和培养、引进人才;四要全方位扩大开放;五要发扬艰苦奋斗、扎实苦干精神”。

  他特别强调:“我们是在全国最贫困的地区搞试验,是在进行扶贫开发的试验,绝不能期望象沿海发达地区那样,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就能使大家都富裕起来。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带领群众谱写毕节地区艰苦创业的历史。”

  随后,根据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在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由各民主党派组建的北京专家组的指导帮助下,毕节地委、行署明确提出试验区的工作思路——“以加速开发扶贫、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为目的,通过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组织建设,启动商品经济,促进全面发展;利用政策引导和采取特殊措施,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之中,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基础上,把教育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粮食、人口、生态协调发展”。

  此后,正如分析人士所言:这一思路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力求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夯实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文化进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为重要动力,不断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坚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永续发展。

  而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和“毕节试验区”的发展思路,孕育、体现着“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最初构想,使“毕节试验区”具有了跨区域、跨时代的历史意义,产生了令世人瞩目的深远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贵州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