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自“铜须门”“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接踵而至,参与网民数量形成规模,不仅在网络上声势浩大,更对现实生活形成冲击。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侮辱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创伤。有关专家指出,"网络暴力"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亟须运用法律、文化和道德手段给予制止。
那么,到底哪些行为属于“网络暴力”?如何避免将“网络正义”变成“网络暴力”?谁是“网络暴力”的最大受害者?网民到底有没有权力随意实施“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群体心理?围绕这一系列话题,9月18日14时,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与人民网将联合召开座谈会。
届时,各方专家将将汇聚一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会学专家周孝正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心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心理学专家应力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家李显东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青少年教育专家陆士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传播学专家匡文波
强国论坛网友代表偶尔喝多不算坏
——共同讨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如何面对“网络暴力”?
为了能在座谈会上聆听到更多网友的心声,我们在这里特向广大网友征集问题和意见:对于“网络暴力”您有什么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