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表里如一的政治人物太少了
访问完郁慕明,记者接着找到该周刊报道质疑郁慕明的张建农。对周刊报道把他扯进这起风波,张建农也感到些许无奈。
人物周刊:对这期周刊报道郁主席的新闻,是您提供资料的吗?
张建农:不是我!我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笨事。事实上,我从去年开始就在党内公开质疑郁主席,质疑他廉政与勤政的表现,因为我是新党“廉政勤政会”的成员,这是我的职责。何况新党的精神本来就是黑白分明,是非分明,该讲的就要讲。
很多党内的人都知道这事,我承认我曾经在党内说过那些话!但这些话全是在党内公开讲的。我要强调,周刊报道的内容不是我爆的料,是别人放消息给周刊的,在记者打电话询问我之前,我和这家周刊从来没有任何互动。周刊记者告诉我的是,报道内容来自一位议员。
人物周刊:但周刊并未写出该议员的名字。
张建农:我并不清楚周刊为什么没写出他的名字。我不愿意去扯这事。从今年7月初,我就一直被周刊记者追踪,我始终拒绝跟这位记者谈话与见面。后来,据这位记者透露,是因为去找某议员谈捷运垃圾处理问题,某议员就告诉周刊记者,给你一个更劲爆的新闻,这才报道出来。
人物周刊:对新党的未来,有何看法?
张建农:去年打完了立委不分区选战,1月底,雷倩和我就退出了政治及新党的活动,我们当然希望新党坚持它最珍贵的核心价值。雷倩跟我认为,我们可能真的不适合在台湾做政治,因为,台湾表里如一的政治人物太少了!
这次由周刊引爆的新党内哄,固然尚属茶杯风暴阶段,但是究竟会对新党造成何种影响?仍待进一步观察。
虽然相对于民进党而言,新党的清廉度至少好上千百倍,新党公职人员传统上较诸其他党派更注重自身清廉形象,若干新党成员甚至有些洁癖,秋水文章不染尘,不准一丝尘埃上身。这也是在事件发生之初,郁慕明即选择辞职的原因。
新党成立至今已经届满15年,创党以来,固然一度以小市民政党自诩,但从它成员的社会成分观之,毋宁说它更像是一个以知识菁英、小资阶级为骨干的政党。在李登辉时代,新党初创时期,党内外洋溢着一股孤臣孽子气氛,运用背水一战的拼搏精神,最初几场选战可谓攻无不克,无往不利。
然而,智识分子主导的党,难免具有过于浓厚的书卷之气,“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而以小资阶级为主力的成分,亦使新党自始即隐藏着某种程度的妥协性,刚起步时蓄养的锐气,不多时即磨蚀殆尽。
新党还有若干致命缺点,包括它既欠缺政治传统与体制规范,更欠缺老成持重一言九鼎的大老。由于游戏规则模糊,一遇有党内斗争,往往没有政治元老从中排解斡旋。
好在和陈水扁等人玩弄金权的丑态相比较,建党15年以来,新党从来不曾让人质疑它的廉能及纯洁。因此,纵使一路磕磕碰碰,跌宕曲折,迄今它仍被视为深蓝正宗,“正蓝旗镶黄边”,只此一家,别无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