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卢真伟) 投资近10亿元,在2020年以前让虎门达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标准。这是记者昨日从《东莞市虎门镇防洪排涝规划(2006至2020年)》(下称《规划》)上了解到的。据虎门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该“规划”已于日前通过专家评审,在按照专家意见修改之后将送交东莞市水利局审批。
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
说起每年夏季内涝的危害,无疑让许多虎门镇的商家颇为揪心。虎门镇一家布料市场的商家王先生回忆说,近10年来每次下了暴雨之后,人民北路就会形成内涝,不但让人、车无法进出,还常常把店内的布料浸成废布,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新近通过专家评审的防洪排涝《规划》,或许将改变虎门镇内涝频发的现象。
据《规划》安排,预计投资近10亿元,将虎门的防洪标准提升为50年一遇,排涝标准则采用20年一遇标准,预计在2020年完成各项工程建设,达到为虎门建立起完整有效的防洪排涝体系和合理的防洪排涝工程布局的总体目标。
据介绍,该《规划》报告由东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历时2年多时间,通过详细调研、对比和设计才最终完稿。
防洪排涝形势严峻
据虎门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虎门镇位于珠江口水域,面临南海,镇区内降雨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达到1437.7毫米,年际变化大且年内分配不均,遇到较大暴雨便易形成洪涝灾害。同时,虎门镇区地势低洼,常受南海潮水和外江洪水的顶托影响,排水不畅,而镇区内现有的各个水系河渠等防洪工程的防洪能力各不相同,存在标准较低、泄洪能力不足等问题。
虽然虎门镇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已经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防洪排涝能力的骨干工程,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框架,但防洪排涝工程的系统性较差,现有工程的防洪标准较低,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拟新建5座水闸8座泵站
据了解,这一防洪排涝工程规划包括水库改造加固规划、防洪河渠道整治改造规划、水闸工程规划、泵站工程及排涝河涌规划、堤防加固规划5大部分。具体包括加固改造6座水库、整治52.28公里防洪河渠道、新建水闸5座、新建泵站8座、加固24.57公里堤围等。
《规划》还透露,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将首先安排在防洪排涝工作中起较大作用的、工程效益好易实施的工程优先上马,优先实施的包括东引运河城区段、大沙河干流等7项防洪河渠整治工程和鲫鱼岗水库溢洪道加固等2项水库工程等。
该负责人表示,这一《规划》已于日前通过了来自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省水利厅等单位5位专家的评审,专家们纷纷给出了修改意见,并认为这一《规划》“目标明确、资料翔实、结论可信”。他说,下一步《规划》还将按照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送交东莞市水利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