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陷阱3:擅改劳动岗位。招募简章写着往往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或者是中国比较短缺和需要工种,诱使研修生踊跃投入,“既能出国挣一笔大钱,又能学到一技之长”,有的还需要参加短期培训(也是收费的)。实际上很可能是虚晃一枪,到了国外都不管这么多了,当低级劳工使用。
以湖北6名女工为例,报道称,她们“由当地一家名叫东创境外就业有限公司的单位以学习女装及童装缝纫的名义派遣到日本来。实际上,这些女工被派到山梨县昭和町一家叫technoclean的洗衣公司打工。”而洗衣工作不属于外国人研修和技能实习制度的规定对象,也就是说不能招聘研修生和技能实习生。换言之,这些女工的签证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事与事由不相符合的工作,就意味着女工们的行为与日本的相关法律相悖,势必是一场难断的官司。
三是收费“黑”。任何一名出国劳务和研修的人,在出国之前势必要交付给国内中介公司一笔中介费。但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尤其是“黑中介”则完全不顾国家对收费的指导性价格,擅自抬高一倍甚至是数倍的费用收取。收费“黑洞”是诸多陷阱中最引人关注的环节,它由此导致了外出劳务人员和研修生们首先不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改变个人命运,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而做工,而是为了要尽快偿还那笔可观的中介费而拼命干活。因为那笔费用对大多数外出人来说都是借来的。
有关人士指出,以湖北6名女工为代表的中国在日研修生的遭遇不难看出,“野麦岭”现代版是一条割不断的利益盘剥链条,环环相扣,它映射出不仅是中国研修生赴日研修的艰难历程,是日本一些企业漠视法律的压榨和侵权表现,而且也暴露了中国“黑中介” 的不义与贪婪。政府主管部门应对此加大监管和整治,这不仅仅关系到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涉及国家形象和利益。
对欲赴日研修的人员首先要慧眼识别和警惕上“黑中介”的当。而学会维权、懂得维权、敢于维权则成为在日研修生们的必修课。愿越来越多研修生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出国的决心和运作程序,从注重“源头”开始,学会维权,在使领馆和华人华侨的支持和指导下,学法守法用法,走好自己的研修之路。(申深 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