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报北京专电 (特派记者 薛冰) 在北京郊区一个名叫“唐家岭”的小村庄里,占地约3500亩的 “中国北京航天城”戒备森严。航天城的航天员训练中心,是继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美国休斯顿航天中心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员选拔训练中心。昨日,时报记者提前探营,揭开神秘的北京航天城。
距离航天城东门口500米处,三四个警卫正在路口处检查进入的车辆。门口警卫室旁近10人在排队,正在办理进入航天城登记手续。没有通行证的人一律要到警卫室备案,通过联系人致电警卫室说明情况后才能放行。
记者在知情人士带领下走进航天城。距大门约500米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楼,12层高,外侧“圆满完成神七任务!”横幅格外醒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里面正在进行神七发射前的最后演练!在二楼,上千名科研人员正在紧张进行测控系统的演练。
与发射测控工作同步进行的还有另一项重要工作。在飞行控制中心大楼前,记者看到一些工人正在加装白色护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几天,神七宇航员回来后,这里要搞庆祝活动,工人正在设置隔离带。
怎么练逃生?
六七层高水塔滑下地面
“10多层的灰色大楼是宇航员训练中心。”工作人员说,宇航中心里有真实模拟太空舱,训练指数模仿太空,环境指标与太空无异。
绿树掩映下红色小楼是宇航员公寓,一侧有座白蓝相间的水塔,六七层楼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宇航员常用逃逸训练塔,宇航员乘电梯或步行爬上塔端,从圆形柱子直落地面。“柱子就像面袋,宇航员训练时双手一撑,‘刷’的一下就下来。这是对宇航员出现特别情况时迅速逃逸的高强度训练。”
平时怎么吃?
营养摄入量要严格计算
负责航天员训练的教员不足40人,平均年龄不足35岁,涉及专业包括医学、工程、心理、体育等。
航天员只有在假日才能回家吃饭,平时在公寓里的小食堂集体就餐,食堂配有专门营养师,每天食谱由营养师根据训练强度精心调配。
航天员的伙食营养调查每月进行一次,摄入热量控制在一定范围。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糖、淀粉、纤维素等营养成分要严格计算,所需原材料,甚至调味品都要称量登记,餐后的各种残留食品和丢弃的骨头都要称重,以此来分析航天员的营养摄入量。
要练些什么?
血液重新分布训练止晕
宇航员训练中心除拥有最顶级运动训练器材外,还有蹦床、蹦极等高强度训练设备,以及航天员专用水池,供宇航员进行出舱训练。“出舱训练分两种,一种情况是正常情况下出舱训练,第二种是紧急情况下的出舱训练。飞船应急返回时有可能溅落在海上,正常情况下,航天员只需待在舱内发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如果海上风浪大,返回舱内进水,下沉,航天员就要穿着航天服紧急出舱。”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宇航员还要进行“血液重新分布训练”,人在太空失重环境里头部血液远比在地面上多,容易发生头痛,面部充血,心慌鼻塞等不适症状,严重时会眩晕,不能辨别方向,甚至丧失工作能力。对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来说,这是可怕的。血液重新分布训练就是为了主动适应太空环境,在太空的第3天到第7天是这些不适应症状的高发期,所以这项训练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