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晓德 发自北京
金秋时节,纽约联合国总部将再度迎来中国领导人的到访。9月2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以及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
从1974年邓小平登上联合国讲台算起,中国已经先后有5位领导人亮相联合国会场。他们都说过什么,又有着怎样的风采表现?回望34年间各位领导人的联合国之旅,或许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坚实足迹
温家宝:首访48小时20场活动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行程尚未开始,各方已经闻风而动。这几乎是中国领导人每次出现在联合国会场前后都要面对的场面。
9月19日,外交部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外记者吹风会,详细介绍了温家宝总理即将开始的48小时联合国之行。而早在3天前,当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宣布温家宝将出席9月25日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以及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后,他的行程和有关细节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四个月前,温家宝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有一次特殊的会面。5月24日,汶川地震灾区的映秀镇,在中国刚刚遭遇劫难的那片土地上,两位领导人的四只手紧紧相握。4个月后,潘基文邀请温家宝做客联合国,探讨的话题依然并不轻松,贫穷与饥饿、教育与健康、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专题圆桌会议将依次举行。
作为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后的又一次重大多边外交行动,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今天,担任总理后首次率团出席联合国会议的温家宝显然还肩负着不同寻常的使命。
“中国政府近年来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以及在减贫计划上的成功努力,对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不可或缺。”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陈琪副教授如是解读中国的贡献。在他看来,这次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中肯定会有相关的利益博弈,如何应对这种压力,提出既具有道义制高点又切实可行的国际主张,“将成为中国领导人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考验”。
而在9月19日的吹风会上,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透露,因公务非常繁忙,温家宝此次在纽约只停留48小时左右。但就在这短短的48小时中,将安排近二十场多边和双边活动。除了出席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外,温家宝还将在第六十三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全面阐述中国内政外交政策,并将会见与纽约的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和留学生代表等,此外还将与媒体进行交流。
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来说,即将走过四分之三的2008年都格外不同寻常。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正愈加集中地困扰着不同国度的人们,而中国的国际立场,以及后奥运时期的政治经济走向,或许就将在几天后的联大清晰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我们希望,通过温总理这次出席联合国两个会议,能够充分显示中国对实践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显示中国对联合国工作的全面、坚定支持,显示中国对落实千年发展目标进程的坚定支持,也显示中方将继续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努力。”何亚非说。
邓小平:新中国新面孔引发震撼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当温家宝总理几天后在联大阐述中国为新千年发展目标构想所做的努力时,距离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亮相联合国已经过去了34年。而三十四年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要远比现在恶劣得多。
1974年4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在纽约召开,中国政府决定由刚刚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率团参加。而彼时,国际社会对新中国并不了解,对邓小平更是知之甚少,很多美国专家都在猜测,邓小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因此,“蒋介石政权的反叛者”、“职业革命家”等词都出现在美国媒体对他的描述上。
“说实话,我那时不知道他是谁。因为他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所以我们那时以为他是中国代表团的一名顾问,甚至不知道他是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我记不太清楚当时一些具体细节了,但我在纽约和他一起吃过晚饭。他处理事情的果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洞察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年以后,在接受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采访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回忆说。
不仅是对邓小平不了解,当时由于新中国刚刚重返联合国不久,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亮相机会有限,很多国家都对新中国充满了漠视、疑虑和好奇。邓小平作为第一次登上联合国讲台的中国领导人,自然吸引了堪称“史无前例”的关注。
望着台下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和众多记者,邓小平健步走上联合国大会讲台,从容开始了富有自己特色的发言。发言中,他详细阐述了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和中国对外关系的原则。
在那次联大上,邓小平还庄严声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自己也决不搞霸权主义。这个表态震动全场,尤其是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得到了极大鼓舞。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当时作为中国常驻人员在联合国工作,他清楚地记得,邓小平讲话后,发展中国家代表十分兴奋,排着长队向他表示祝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要求,不合理的、旧的经济秩序给他们带来的危害太大了。小平同志代表中国政府支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立场,对发展中国家是巨大的鼓舞。”吴建民回忆说。
而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也见证了中国领导人第一次亮相联合国的历史时刻,他后来对《国际先驱导报》回忆说,邓小平了解联合国的重要性,他把中国带入了众多的国际组织之中,“我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曾与邓小平多次会晤。虽然我们两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人经历,并肩负不同的政治任务,但我感到我们有一个共同点,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消除中国的政治孤立状态,共同塑造一个世界,使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997年2月,邓小平辞世后,联合国降下半旗。
江泽民:让美国人很吃惊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回首中国领导人的联合国足迹,中美关系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江泽民的两次联合国之旅,与美国的关系几乎都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1995年10月21日至25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赴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50年特别纪念会议。而在那次大会举行前的几个月,用《江泽民传》作者库恩的话说,中美官员都在为一个问题绞尽脑汁:美国总统克林顿是否将借江泽民在美国逗留之际邀请他进行正式的国事访问?经过一系列的交涉后,两人最终计划在纽约举行会晤。
10月24日,纽约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出席联大特别会议的江泽民,在会上发表了题为《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讲话,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并发表讲话。当时,中美关系正因克林顿允许李登辉“访美”而大动干戈,中国政府因此断然召回了驻美大使。在讲话中,江泽民未点名地批评了“有的大国”:“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制造借口侵犯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终将自食其果。”
这段语气尖锐的讲话结束后的下午,江泽民来到纽约市著名的林肯中心广场大厦的10楼顶层,同克林顿举行会晤。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两国元首的会面格外顺利,原定一个小时的会谈最后持续了90分钟。会谈时美方记录员苏葆立回忆说,江泽民讲话沉着自信,没用文字稿,“他直截了当地谈论有争议的问题,偶尔用幽默的插话来缓解气氛,有时还讲英语。”
江泽民第二次到访联合国,是5年后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2000年9月6日至8日,150多位国家元首齐聚纽约,共同规划新世纪的未来。在那次会议上,除了发表简明扼要的讲话外,江泽民的出访还有两个花絮成为事后人们的谈资。
在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了1小时10分钟后,江泽民适时接过话头,准备提议结束会议。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江泽民刚刚开口说了一句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就被克林顿打断。克林顿说,江主席你先不要宣布会议结束,我还有一段话要讲。接着,克林顿不等翻译翻成中文,就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回顾起两个人的交往和友情。即将离任的克林顿,以这样的方式和中国领导人提前进行了告别。
峰会期间,江泽民邀请了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的元首来到自己下榻的酒店,而当时的一张照片引起了人们的猜想。包括克林顿、普京、布莱尔和希拉克在内的五位元首,摆好姿势照了一张合影,江泽民正好位于四个人位置的中间。《江泽民传》中披露,有人因此向他暗示,这张照片表明中国又重新回到了世界事务的中心时,江泽民犹豫了一下后又开玩笑说,“我想,这是因为我是他们中最年长的吧。”
江泽民还采取了一个“大胆而史无前例”的举动——邀请言辞尖刻的美国记者华莱士在电视节目《60分钟》上对他进行采访,而且没有任何问题限制。访谈中,双方你来我往,华莱士提出的敏感话题,被江泽民一一化解。“当华莱士抱怨江的回答太长时,主席马上反击说他的回答和华莱士的问题一样长。如果华莱士想要短一些的答案,他就应当问更短的问题。”库恩介绍说。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