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低压舱锻炼超强的耐受力成为航天员的“必修课”。当航天员穿上特制的航天服走进低压舱之后,舱内的空气就被抽掉,航天员此时就开始进入“太空”。图为航天员准备进行低压舱训练。秦宪安本报讯(记者许琦敏)一颗上海研制的微小卫星将作为“神舟七号”的伴星飞入太空。这颗诞生在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小伴星从立项研制到交付,历时不到3年。能如此迅速地“孕育”小伴星,正是中科院与上海市院地合作的成果之一。从2001年起至今,中科院与上海的院地合作已进行了7年,科研“国家队”与上海市的密切合作,不断提升着上海的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交付发射的,不仅有神七小伴星,还有创新一号(02)星。从2003年9月成立以来,中心现有卫星总装大厅具有同时装配2-3颗卫星的能力,到2010年将具备承接8-10卫星型号研制任务的能力。“造星”能力发展如此迅速,在工程中心主任沈学民看来,得益于中科院与上海市的合作。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系统所在卫星研制方面,都具有相当雄厚的学科实力。中心前身就是中科院上海小卫星工程部。“上海的人才优势与工业基础,使工程中心得以快速发展。”沈学民说,微小卫星研制中,经常会需要一些特殊工艺、特殊设计的部件,他们总能在上海找到这样的加工单位。同时,在上海他们也总能很快找到合适的人才。目前中心70%以上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70%以上拥有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