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利伟:看实际情况决定出舱航天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5日01:44   央视新闻频道
杨利伟:看实际情况决定出舱航天员
杨利伟 资料图片

  杨利伟接受央视新闻频道访谈,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您现场直播的《新闻1+1》,那几天我们要关注的呢,自然是执行神七任务的航天员,今天呢,这三位已经跟大家见面,翟志刚,刘伯明,还有景海鹏。他们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将要面临什么样的一种挑战,同时十年这一代中国非常优秀的航天员,他们已经在神五、神六、和神七方面展示了他们的才华,我们又该如何给他们鼓掌和喝彩。那今天我们请到的这个嘉宾呢,当然是最有这个发言权的,杨利伟,当然还要介绍大家熟悉的职位之外另外的一个职位,就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副主任,非常欢迎你。

  我觉得现在可能很多的观众朋友在关注,刚刚跟大家,已经跟大家揭开这个神秘面纱的这三个航天员,明天晚上九点多发射,此时他们应该在做什么,按这个,如果要是按我们这个时间表来算的话?

  杨利伟:那么他们现在呢,基本上已经去休息了,那么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以后,他们主要是做一些身体上的一些调整,同时呢,从技术这个角度做一些技术准备,再有就是进行一些放松,因为明天就要进行发射了。除了技术准备之外,更多的我们会对他的一些心理上的,生理上的一些放松。同时呢,从医学这个角度,还要按照程序给他们进行一些处置。

  主持人:今天在跟中外记者见面的时候,他们三个人,因为你坐在第一排,坐在正中间,你一方面是过来人,另一个方面又是训练中心的副主任,我相信你观察他们三个的时候,不像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听他们在说什么,你可能会是一个全方位的总体的感受。

  杨利伟:应该说这个表现都非常的好,为什么呢?就像刚才您说得,航天员在航天中心,已经训练了十年之久,那么特别是通过了“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这种,对大家的磨炼,不管是执行任务,还是没有执行任务,不管是进了梯队,还是没有进了梯队的,那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炼,大家越来越成熟,同时呢,大家对这个事业的认识,对整个工程的掌握,以及对一些活动的掌控,应该说是是越来越成熟了。一直通过他们这种表现,不单单是对任务的准备,包括今天下午的心理的一种承受也好,或者一种心态也好,正像这个翟志刚当时在讲,说他感到更加的很正常,很平常一种心态。我想这也是反应了航天员经过这种训练之后,一种自信。

  主持人:今天这三个航天员跟大家见面之后,相信大家在记住他们名字的同时,马上也会在自己心里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他?选择的标准是什么,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从这个神六之后,这项工作就开展?

  杨利伟:是这样的,航天员的选拔,当然没有很多的标准,那么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考虑的。第一个方面,是政治思想上的,第二个方面是心理的,第三个方面是身体的,第四个方面是从训练上,四个角度来去考察。

    应该说,我们现在所有的航天员,都是一个备选对象,从神舟六号结束之后,大家都在为神七做准备。那么通过这个前一段的,应该说是有三年时间了,那么从最初的基础训练,那是所有人都参加的。到了这个,我们这次任务选拔前,这个应该是一个基础训练,就是所有人都会参加的一个训练,那么通过我们的初选,选除了我们这个一部分,一部分人进入了初选这个梯队,然后进行了初选之后,我们又进行了复选,复选了之后,我们选了现在我们的梯队,和候补航天员,进行强化训练。

  那么经过强化训练之后,我们对他们又进行了确认,就像前一段我们的航天员到基地进行的认船(见地),那么通过这么一系列的过程之后,最终确定了今天上午开了大指挥部会,确定了这三个人,那么从这三个人来讲,无论是从他们的身体、心理、到技术的掌握,掌控上,应该说都符合了这次任务的要求,但是我们从选拔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是本着一个科学的公平、公正的,同时又公开的一个优中选优的一个方式,这也是我们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到“神舟七号”以来一贯的这种方法。

  主持人:但是这次,可能跟你那一次还不一样,你那一次的时候,一定要选出一个人,可能在你的身上就很多的这个方法,一定要非常的优秀,就比较的是个体,但这一次毕竟是三个人,是一个团队,是一个合作,要不要也要考虑他们搭配起来的这种品性啊,合不合得来啊,感情啊,各种因素,要不要考虑?

  杨利伟:应该说这种东西呢,我们肯定会考虑。但是呢,它不是个主要的,为什么?因为航天员在这里已经有十年的训练,从我们最初的选拔里面,就有一些心理的相溶性的一些选拔,这是加入这个队伍的一个选拔,那么通过这十年的磨合,大家互相之间的了解,应该说航天员在一起的这个吃、住、行的这个,应该说朝夕相伴的这种状态下,不存在这种心理相溶性的问题。我觉得是这样,特别是对于现在这种短期的飞行,短期的飞行,体现的不是特别的那个。另外呢,通过这种训练,我们所有的航天员互相之间都搭配过,我和他们都搭配进行训练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是问题。当然我们从任务的特点上,我们也会去采用一些,会考虑到这些。

  比如我们选翟志刚,他可能从性格上更加的稍稍外向一些,这样的话,包括我们这次定了他去作为责任长,因为责任长最后他对一个团队,他毕竟是三个人,那么作出的一些决策啊,作出的一些,他要进行负责,那么从一个性格上去考虑,也会考虑这个问题。

  主持人:如果要是说你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很大的一个挑战在于是否拥有一个强大的心理能力,应该是一片空白,完全是要你去承受,那么到了神六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合作能力,到了这次的时候,你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对于他们三个来说?

  杨利伟:当然这次呢,我们这个任务的一个亮点,或者我们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出舱,那么整个的出舱对于我们来讲,都是一个很新的,很新的一个突破。那么出舱的一个过程,对于航天员来讲,是一个难点,应该说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经验会给他们,包括我们这一次和他们这个三个航天员进行技术交流,包括一些心里上的交流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给他,用我们当时飞行的一些体会,比如说你如何去控制自己的姿态,失重情况下,如何去转移物品,如果去操作,那么从这个角度会进行一个交流,这样的话,在太空的时候,他们执行任务的时候,会更加的,更快的来进行当时的这种情况,有助于他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当然这次呢,和神五、神六相比,因为出舱所带来的这些特点,比如说他的操作,航天自主的一个操作会增加,而且操作时间也会增加,那么这给航天员,无论从身体的,体力的,到适应性上,都带来很多新的特点。那么我们从训练到选拔都考虑这些问题,目前来看,我们的航天储备的这个,准备的应该是非常不错的。

  主持人:就还是说这个挑战其实是在空白的这个,这一个层面,其他的那种,比如说路过哪块新地,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以及费俊龙和聂海胜等等,三个人以过来的身份,应该把经验都告诉他们?

  杨利伟:对,我们也是这样,就是从起飞,就是从进飞船的那一刻,到最后落地出舱,整个过程,我们都会反复的,我跟海盛和俊龙都会跟他们进行交流,比如说像哪个地方会有什么发生,哪些地方在地面不可能完全去模拟的,你比如说想我们很多的综合作用的,你比如说像噪声啊,振动啊,过载啊,这在地面,单项我们都可以做,揉到一起是不能做的,那这些感受我会告诉他们,哪些地方是正常的,出现的哪些现象是正常的,这样的话,避免他们会去无谓的一些紧张。

  主持人:但是另外一方面,不管是作为一个这个,第一个执行这个任务的,还是作为一个领导,还是作为一个兄弟,有没有也有一些提醒呢,比如说作为一个指令长,可能是翟志刚这次要完成这个出舱的活动,比如说以我的了解,他是一个相对活跃,比较,有的时候比较好动的,但是可能这个舱门只有850,这个衣服只有830,再加上他自己的一些性格,有没有一些特别的提醒?

  杨利伟:当然这个,首先我们现在由谁来出舱,没有最后来确定,因为我们当时也在讲,我在今天这个新闻发布会上讲,我们这三个航天员从我们训练和培养的角度,都具备出舱能力。

  主持人:看实际的情况?

  杨利伟:对,看实际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也会去告诉航天员,比如说像您刚才提到的这样,我们会提醒他,包括你对出舱和进舱的时候,会注意什么,注意什么,这样的话,就是让他在心里有备,这样的话,就会在执行任务过程当中,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一些麻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杨利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