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金融创新支持它在某一段时间内繁荣的同时,实际是以相对应的比较严重的萧条和调整为代价的,所以不稳定 性是提高的。
中国产业发展90%以上是满足国内需求,所以经济的独立性比较高。如果调控得当,在外部需求不稳时,扩大内需 ,用国内消费投资增长来弥补外部需求,就可以稳定总需求,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记者◎董璐
大国经济优势
三联生活周刊:金融创新在一定时间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繁荣,很多人认为这也是未来中国金融机构必须走的路。但 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出现,金融创新究竟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张立群:金融创新可以把任何一个题材都变成投资题材,美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并没有很大发展空间,这时候 把金融投资的空间扩大,使金融能脱离开实体经济膨胀,这种膨胀会形成各种收入和财富效应,支持更活跃的消费,从而影响 实体经济。
美国房地产业的繁荣和这种金融的扩张很有关系,比如次级贷款就是一种金融创新,零首付等优惠措施使得贷款发放 很宽泛,支持了房地产市场需求上涨,并带动房价上涨。当作为抵押物时,房价是比较低的,等过了半年房价上涨后抵押物升 值,就可以把这种贷款打包发售,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把钱投到这上面来,再重新扩大贷款。但这种需要并不是基于人们生 活改善,而是一种过度需要,已经脱离收入和购买能力的约束去改善住房条件。
在这种背景下,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整个金融系统会出现信任危机,导致资金流动性紧缩。比如现在美国房价开始 下降,次级贷款的质量就变差,打包发售就变得困难,这些提供按揭贷款或者次级贷款的金融机构就开始资金紧张,导致发放 贷款的能力下降。相应的,买房需求就会减少,房价就会进一步下降,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所有有关的金融衍生产品,发售 就开始出问题。原来依靠金融衍生品扩张的市场就急剧收缩,伴随着的是银行、投资银行和消费者之间不信任情绪的普遍增长 ,导致以住房为抵押的贷款和银行资产不断地恶化。所以现在美国首先出问题的是金融衍生产品。
三联生活周刊:我国已全面加入国际分工,这种来自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立群:世界经济不稳定,给中国首先带来是外部需求的变化,出口贸易就会减少。其次是对国内货币金融环境的影 响。美元在金融扩张时,发行量很大;但经济走弱时,没有繁荣的经济作为支持,肯定是贬值和走弱的。这造成不同货币在国 家之间流动的改变。譬如大家原来都持有美元,当美元贬值时,可能会将美元换成人民币,这样热钱的问题就会产生。美元若 用多种方式换人民币,人民币的投放会增长很多。
过去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在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人民币投放的大量增加和人民币各类存款数量大量增加,这些存款 给银行带来了压力,迫使他们积极地将存款变成贷款以取得收入。贷款能力的增加,对稳定需求会造成很大冲击。譬如前几年 房市和股市很热,和热钱也有很大关系,换成人民币的热钱积极地投资赚钱的行业。而银行大量发放贷款,容易导致经济从偏 快转向过热。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有能力来抵御这场格林斯潘形容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带来的蝴蝶效应么?
张立群: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特点就是独立性和稳定性相对比较高。首先,中国是有13亿人的人口大国,可以在 国内形成很大的消费市场,这对生产是最重要的拉动因素。基于这个人口基础的生产发展,空间广阔。加上中国人的生活状况 比较差,大家不满意自己的生活,不断要求改善生活。随着国民收入增长,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所以中国未来经济成长性很好 。
其次,这种消费的扩大化可以带来众多产业发展。房地产、汽车工业,以及和这些行业相关的重化工、原材料、能源 等产业,多个产业随着人需求的扩大不断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会形成很多就业机会,光建筑业就有3000多万就业人口。 产业发展带来了就业增加和收入增长,反过来又可以改善生活,形成更大的消费需求,形成循环。
中国人口基础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很完整的加工制造业体系,而且规模很大。美国有3亿多人,日本1.3亿人,欧 盟则是3亿人左右,加起来不到8亿人,若中国将来发展到15亿人口,则是所有发达国家总人口的近两倍,和美国、欧盟、 日本形成的市场完全不同。
三联生活周刊:但是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出口贸易影响很大,这会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深刻影响么?外需究竟在中 国经济中居什么位置?
张立群:我们之所以要参与国际分工,是因为我们的加工制造业发展很晚,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支撑产 业素质更快提高。现在光是国内的资源根本满足不了经济发展,比如国内的原油有近50%是依靠进口,铁矿石也有一半以上 来自进口,完全封闭起来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有劳动力密集的优势,服装、家电等产品的制造在满足国内需要后,产能还 有剩余,这些劳动力剩余也需要通过出口来解决。但整个进出口活动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还是补充作用,产业发展9 0%以上是满足国内需求,所以中国经济的独立性是比较高的。如果调控得当,在外部需求不稳时,扩大内需,用国内消费投 资的增长来弥补外部需求,就可以稳定总需求,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还是美元中心
三联生活周刊: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汲取哪些教训?对金融市场是否需要进一步刺激?
张立群:中国经济是成长性非常好的,金融伴随实体经济成长,本身的发展空间就很大,没必要搞很多的金融衍生品 去促进繁荣。最近这些年我国的金融对外开放走得很快,包括外资银行入股我们的金融机构,我国的银行到海外上市。现在国 际金融出问题了,持有我国银行股的客户本身出问题的话,对我们银行的股票、资产还是有影响的。在金融问题的暴露下,我 们的金融开放要走得更稳重和踏实,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注意对内开放,对国内的民营资本开放,鼓励民间中小金融机构的发 展。
三联生活周刊:我国的外汇储备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在美元为中心的货币结算体系有危机时,是否要选择另一种货币 来替代美元?
张立群: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结算体系,是和美国经济实力联系在一起的,目前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例还是 相当大,所以在短时期内用另一种货币取代美元,这种定位是不现实的。如果人民币要形成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短期内不具 有现实可行性,但应该朝这个方向逐步准备条件,比如在周边贸易和某些结算方式中,推行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交易。
三联生活周刊:对于热钱流入导致人民币投放增多、存款总规模扩大、贷款发放动力强劲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进行调节?
张立群:这可以在货币政策上采取些措施调节。比如,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原先的存款准备金率是6%,100 元存款需要交6块钱给央行做存款准备,现在是17.5%。从94元发放到82.5元的发放,发放贷款的存款规模被压缩 很多。第二是公开市场对冲,央行把自己持有的国债和票据卖给商业银行,将资金回笼到中央银行,这样商业银行能够发放贷 款的钱也变少。还有就是额度管理,以行政的方法,用上年贷款增加额作为今年的贷款控制指标,在存款和贷款之间建立一个 防火墙,使得贷款的增长不会太快,给整个需求的调控提供一个好的货币环境。
所以从去年到现在这段时间,我们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房市和股市的资金都受到了一定限制,需求被有效控制下来 了,国内的金融环境大体比较稳定。这就表明中国经济抵御外部经济的能力比较强。
房市不能“置死地而后生”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的房市从过去几年的过热到现在偏冷,形成了萧条的表象,这与美国的房市危机看上去很相似, 中国的房市会发展到那种地步吗?
张立群:从房地产本身的变化看,和美国是有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发展大背景不同。美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人们基 本都住上了比较宽敞的房子,如果没有特别的条件,没有必要再积极去买房子。也就是说,买方的需求已经很稳定,除非有次 级贷款来刺激市场,但尽管有优惠条件,这种需求扩大的空间也有限。但中国不一样,中国大多数人的住房条件是不满意的, 通过各种途径寻求更好机会的人口流动,首先需要有一个住房来支持。而那些在城市发展10年、20年之后,有一定积累的 人,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潜力也非常大。中国依靠收入和购买能力的不断增长支持起来的买方需求,潜力很大,这点美国不一 样。美国是通过特殊的手段刺激起来的需求,基础是很薄弱的,偶然的波动就会使得房市的泡沫破灭。
中国房地产前几年过热,是因为这其中包含了一些不正常的需求,一些产业投资的资金转入到房地产业中来投机,政 策调控主要针对这些需求。我们所说的“温州炒房团”,是因为民营经济家族所有的模式发展到一个规模就限制了它的发展, 家族所有制也很难引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发展因体制受束缚,处于发展停滞期,所以这些利润被拿来做非产业性投资。同时 ,国外进来的热钱也并不是无所作为,由于房地产业的制度正在建立中,所以这些资金都跑进房地产业,这个需求是有泡沫的 。所以,咱们的调控重点就是控制这些投机性、投资性需求,包括对第二套房提高买房的条件,提高交易税等。前几年,房地 产市场的“国六条”、“国八条”,主要的针对性就是这种投机性需求。
三联生活周刊:这种调整大概要持续多久?
张立群:广场效应说的是对市场的预期,当广场聚集10万人时,一旦有人朝某个方向走,其他人就会跟着走。在市 场上预期也是很重要的,任何市场大起大落都不好。过去大起对大家造成了恐慌心理,都拼命想早点买房,比如孩子5年之后 需要的房子提前买了,将未来的需求提前实现,这肯定过旺。房市一旦收缩,本来今年需要买的房子便会延后。市场的大起大 落会调动消费者的预期,反过来又会放大波动的幅度。
房地产市场周期比较长,从开始买地到房子建好后发售,大概需要5年的周期。现在房地产市场需求的过度收缩,导 致房地产企业房子不好卖,卖不掉,资金周转不过来,涉及新的楼盘的活动都会受影响,问题会在明年和后年显现。
三联生活周刊:面对次贷危机,美国政府将房利美和房地美收归国有,那如果中国政府不救市,光靠市场本身调节,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不合理现象可以减弱么?
张立群:从市场角度说,房市有其自身规律,不需要政府救市,但是过热时回调是要有代价的。很多大城市房价都不 合理,偏高,现在高房价将很多买房需求堵住了,要使价格回落,开发商就要降价。开发商是不会主动降价的,降价之前开发 商的资金链变紧,他们会先停下新地的购买,新楼盘的建设,所以就得把他们逼到一定的程度。等到开发商没有任何渠道再拆 借钱了,这时候银行的贷款要交了,税金要交,借的其他的企业的钱要还,工资必须要发等等,承受不了了,开发商才会降价 。
降价之后一段时间内不会提升购房率,买方这时候会观望,等待价格进一步降低。有一些房地产商会倒闭,整个房地 产业会有深度调整,几年内会有大量的烂尾楼,城市的建设全面收缩。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产业链最大,这也会对经济造成深刻 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会从10%,到9%、8%、7%等回落。在下跌过程中,困难企业会增加。房地产市场如出现问题,倒 闭的企业比外贸的企业量要大很多,大量的人失业。在房价回落的时候,居民收入增长也在回落,买房的能力也变差了,内需 在不断地收缩。所以,完全让市场规律自己调节,就要从繁荣之后进入萧条期,把过热的泡沫挤掉,为下一轮发展做准备。
三联生活周刊:这样的代价不是太大了吗?
张立群:所以才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使这种波动减小,熨平经济波动,让经济保持尽可能平稳的发展,那房价就 必须稳定。采用各种措施不让房价下降的话,预期会得到调整,需求也会增多,这些积累了半年一年的需求,和房地产商手中 积压的房源正好形成了供求关系。要做到这点,就要缓解房地产商的资金困难。要想在宏观调控上有所作为,就得在信贷资金 和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上,进行房地产业的总体引导,利用这个机会引导房地产市场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住宅建设时要和 城市的长远规划结合,在整个房屋的建设上突出节能、环保、抗震等新科技,只有这样,房地产商才能获得资金。
这样的资金支持下,房地产业就不会出现深度调整。因为资金到位了,新一期的买地、楼盘建设就会继续循环,产业 链也会稳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收入增长后,房价不降,则购买能力就不断提高,现在的房价在收入持续增长几年之后就不 会那么高了。
股市的投机与信心
三联生活周刊:无论是美国次贷的影响,还是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式,经济政策的变化,还有“大小非”减持的因 素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股市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股市还会继续回落么?
张立群:实际上,中国股市的成长性是非常好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形成的国民总储蓄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居民 储蓄存款规模余额超过了20万亿元,国外很多人也等待进入中国股市。9月19日股市大涨之后,股市里的资金就从不到3 00亿元马上增长到上千亿元了,外面蓄积的资金量非常大。中国股民最核心的问题在信心,股市不景气,就是信心不足。你 刚才所说的这系列问题,都被某些机构有意识地拿来打击股民的信心,以图在股市最低点进入。
中国股市的投机色彩非常浓厚,但是像巴菲特那样用投资的理念做股票,需要股票市场的制度非常完善,上市公司的 各项指标要能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情况。但从中国目前情况看,还有差距。比如某些公司,将自己的优良资产剥 离出来,做出一个上市公司,这个上市公司的各项指标非常好,但是和母公司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把握不了的。如果将母公 司的所有情况考虑进来,可能投资价值就很差了,它有很多的包袱和债务,这些在上市公司的账面上是体现不出来的。在股市 交易中,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在里面操作的现象,包括老鼠仓的问题,还没有完全从制度上杜绝。
股票市场本身的制度规则的框架就不很支持股民按照投资理念买股票,这样投机色彩就更浓厚,导致股市受信心的影 响非常大。一旦股民充满信心,股市会不断升温。从2000到2007年,股民们非常不理智,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股票 都有股民毫不犹豫地去买;而在股市下跌的情况下,市盈率十几倍,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却没有人买。这种以投机为主的股票市 场,没有一个很准确的、刚性的判断标准,所有都是从众,跟着信心走。所以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就是信心不足。从6000 点回落到2000点,大幅度打击了股民的信心,再加上经济开始走冷,房市出现问题,困难企业增加,美国的金融危机,进 一步对他们的信心进行了打击。
现在投资股市的风险不断下降,投资股市的回报从概率上来说不断在提高,股市的基本制度在加快完善中。这两年上 市公司进入的条件越来越严格,各种指标的披露要求越来越高,对老鼠仓等监管也越来越严密。再加上中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是个基本方向,需要有个更大的证券股票市场来支持改革,从这个角度,股市现在受信心影响导致的低迷是短期现象,不会持 续很长时间。
三联生活周刊:去年下半年以来,一度高涨的CPI涨幅开始有了回落。8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9%,主要 因素是食品价格同比涨幅继续回落、经济增速适度回落对物价生成抑制作用,这是不是一个好的开始?PPI的涨幅也会回落 么?
张立群:随着食品供给关系的改善,CPI的涨幅还会进一步回落,我估计到12月,当月的涨幅会回落到3%以内 。PPI涨得比较快,主要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这和资源性产业的价格上涨是联系在一起的。此前,由于中国和世界经济 处在一个高增长期,以及国际热钱对资源性产品期货的炒作投机频繁,扩大了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导致价格上涨。而随着世 界经济调整,中国经济也从持续的升温慢慢回落,这使得对资源型产品的需求减少。特别是现在美元持续走强,美元升值,国 际热钱对于资源性初期产品期货的炒作在明显减弱,包括原油、铁矿石、煤炭和钢材的供求关系也在改善。最近1个月的情况 看,这些资源型初级产品的价格回落幅度比较大。从未来看,PPI的上涨也不再会升高,而是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