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文明史的探寻之旅:贺兰山上黑石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5日13:56   cctv-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第一次到宁夏,当进入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空旷、寂廖,清新的天气,没有围栏残败零乱的墓园里,只有笔者和司机两位活物。看着那九座用黄土夯成的寸草不生的大墓,每座大墓四周是一堆一堆大小不一的碎瓷断瓦,上有奇纹异彩,图案纷呈。思考着这个突然从历史上走失,连一个背影也没留下的国家民族,心里曾产生过无限的迷惑。

  这种历史上没有答案的迷惑,是谁也不能解读的。笔者无助地望着不远处巍峨的贺兰山,心想,将来,让神圣的大山回答吧。

  转眼一十八年,笔者终于走进了神往多年的贺兰山。但是,西夏王陵人为的迷惑没有消除,贺兰山中的自然之谜又让笔者进入了新的雾团。

  贺兰山地处祖国大西北,宁夏与内蒙古两区之间。由于这种天赐的特殊性,自古布满了刀光剑影,充斥着号角嘶鸣。中国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此对接,迁徙频繁。平时的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则成兵家必争之地。唐代王维有诗云:“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树交驰日夕闻。”这是对激烈战争场面的形象描绘。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经典名句,“壮怀激烈”,千秋震荡,曾激励着无数热血男儿投身边关,奔赴沙场,报效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遥想当年,昭君出塞,曾把多少忧怨与惆怅留在了贺兰山中的泉水边;“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少年大将军霍去病,带领他的骑兵集团,出征漠北,大山里仍然回荡着将士们发出的历史的回声。踏着历史的脚印,我们从石嘴山市出发,进入了贺兰山。

  贺兰山,南北走向,绵延长达270公里,宽约30公里。以山脊为界,西为内蒙,东属宁夏。最高峰3556米。我们要去的黑石峁,海拔约1400米。

  贺兰山,留下的不仅仅是战争的痕迹,燃过血与火的硝烟,从汉、晋、隋,到唐、宋、西夏一千多年的历史空间,除了汉族,还有猃狁、匈奴、鲜卑、敕勒、突厥、回鹘、吐蕃、蒙古和党项等一个个游牧民族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繁衍生息。他们创造出的璀灿的文化艺术,仍在祖国的艺术长河里里闪闪发光。几千年的岁月,它们有的已珍存于宝库,或展现于殿堂;更多的却隐于历史风尘,等待着后人寻觅的脚步。

  今天,海内外的人们把眼睛盯上了贺兰山,那里的岩画,成了文物界和艺术界的无价之宝。岩画,把现代和远古,把今人和祖先联系在一起了。

  据说,宁夏贺兰山的岩画已被勘探过的就有2000多处,仅石嘴山境内就占了四分之一。如麦如井、韭菜沟、翻石沟、大小树林沟、红果子沟、归德沟、白芨沟、大小西峰沟内等处,都先后发现岩画,但保存最好的黑石峁岩画群,却是“关在深闺”,默默无闻,经“千呼万唤”,方出现在人们面前。

  进入小枣沟内,脚下的石头全为灰白色,状态怪异、边凌角尖,大小无形。高高低低的,似乎没有山路的痕迹。从石间缝隙,有小草、野酸枣、骡驼刺般的低矮灌木等绿色的生命。贺兰山一带,年降雨量仅20毫米,而蒸发量却有200毫米,它们却能在这严酷的环境中存活,有人说是一种生物的奇迹,笔者则认为是一则生命力的神话。山腰,见两位年轻的羊倌,赶着200只山羊,也向黑石峁方向迂廻,给寂寞的大山带来一份生动。不过,黑石峁只有文物,却没有食物。

  我们从东麓进山,远离主峰,四周,山峦起伏,连绵不断。山头多成圆形,没有挺拔的尖峰,也没有陡峭的悬崖。西望和南望,那是贺兰山的主体,夕阳西下,群峰留给我们的是黛色的暗影。回望东方,石嘴山市张开的是绿色的羽翼,偎依在大山脚下。远望,闪烁晶亮的那条白线就是黄河。

  刚刚转过一个山坳,前方出现了一个独立的黑色的山头,山头的四周也比较平缓。它的西与南两面是不尽的群山,它从群山隔离出去,自立一隅,东与北两面则是旷野平畴,它不仅山头呈黑色,而且有一个独特的位置。它的独特与出众,笔者猜到那一定是黑石峁。

  受兴趣与好奇的驱使,笔者第一个到达山顶。

  山上没有道路,没有落脚的地方,只有一些没有规则的黑石横七竖八地倒伏在地上,有的几块相连,有的自居一处;有的全裸地面,有的只露半身。看起来,有着明显的人类的痕迹,但又表现的那样荒凉无助。无论怎么说,这里一定遭受过自然的、岁月的、人为的磨难、洗礼和摧残。

  这里果真是神秘莫测的黑石峁。

  有人说不清道不明,便认为这里的一切是天外来客,是陨石之作为。笔者认为那没有可能,如果是一块,将形成一深坑,而不会造就一个山头;倘若是无数块,它会撒遍几省几市或几国,不会集中投向一个小山包。

  那么这些黑色的岩石和石面上的画作到底又说明了什么呢?

  有人说,贺兰山岩画是“汉字之母”,早被学术界认可的甲古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要是按这种理论去思索,那中国的文字史、文明史有可能会得到改变。而河南省殷墟上出土的甲古文,已被定格为“汉字之母”,但在这种比较成熟的的文字之前,难道汉字就没有一个初级阶段? 那它的萌芽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面目呢?用何种现象去填补那时的空白呢?对岩画的发现与研究,是否可以进行这项艰巨的历史对接?

  笔者觉得,是史前还没有文字的先人们,发现这里的位置好,背依高山,面朝大河,便于集中和分散,山头的黑石又坚硬无比,便选择这里做了他们的集散地,或是一处南来北往的驿站,或是一处文化中心,在没文字的时代,用岩画记录、表达自己的思维与生活。

  在别处见到的岩画,多是刻画在悬崖绝壁上。两个月前在中面边境的阿佤山腹地,就曾见到深山峭壁上的几十幅清晰的岩画。而眼前的这些岩画,全是绘制、凿刻在石块上的图画,应是原始文化的一种载体,是童年人类的艺术杰作。从造型上看,只是有着基本的形态,构图比较零乱和分散,整体感不够,显示着它的原始和幼稚。

  在石块间穿插迂廻,没有记录和细数,觉得岩画总有几十幅,大的宽有两米多,一、二十厘米的也有。有的十分清晰,有的已经模糊。细观,大多与动物有关,如“鹿群”、“豺狼”、“老虎”、“羊群”等等。也有的与社会生活有关。如“舞蹈”、“打斗”、“祷告”等。据说这些岩画产于四、五千年以前,到达万年甚至几万年。数不尽的风吹日晒,雪冻雨蚀,但那造型轮廓,仍然一目了然,有的浪漫潇洒,有的强悍粗犷,明显的是游牧民族原始生活状态的生动写照。

  岩画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在这里,我们可以读到没有文字的历史,起码可以说是萌发时期文字的历史。或许,岩画,就是文字的前身。它引导着现代的人类,背逆历史的发展方向,去探寻人类最原始的文明。

  2008、7、23、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