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首张信用卡与百姓无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00:51  北京晨报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银行是唯一一家办理涉外业务的专业银行。

  1979年10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为后者代办“东美VISA信用卡”在内地的取现业务,信用卡业务由此在内地诞生。在随后的6年时间里,中行与南洋商业银行、美国运通公司等国际金融机构签订代办协议。在这段时间里,内地的信用卡业务仅仅只是“代办”,旨在为境外人士在内地使用信用卡提供便利,内地普通居民仍然与信用卡无缘。

  1985年初,中行珠海市分行发行了中国内地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此后不久,信用卡业务不再由中行一家独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随后跟进,发行了各自的信用卡。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银行卡管理办法》,明确信用卡的产业政策和地位。其后,各家银行开始突飞猛进地推进信用卡业务。

  ●现钞购物反觉不方便

  在中国内地信用卡刚起步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的消费水平还不高,其零星的支付较多,习惯于使用现金消费。历史数据显示,截至1992年上半年,尽管内地银行发卡已有7年时间,但全国仅发行了信用卡约80万张,特约商户仅有8000多家。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信用卡的各项统计数字均呈现爆发性的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银行共发行信用卡1.22亿张,比上年同期增长83.6%。在信用卡用卡环境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的联网商户达到92.26万户,联网POS机具达到144.9万台。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信用卡信贷总额为6931.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4%,比2006年6月底增长1.6倍。

  央行的统计还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刷卡消费约6.06亿笔,消费金额9528.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2.4%和增长54.1%。

  ●主要出境地可刷银联卡

  1994年,中国启动以银行卡联合发展为目标的“金卡工程”,以期改善用卡环境,实现设备、资源和市场的共享。1998年,由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参与的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正式运行。2002年,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到该年年底,国内银行卡跨行和跨地区联网通用的目标已全部实现。

  中国银联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年9月20日,银联人民币卡已经能够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户POS机刷卡消费,并能够在境外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ATM机取款。银联人民币卡的受理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中国居民出境的主要目的地。此外,已有8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家金融机构正式在境外发行银联标准卡。

  2003年7月,国内银行卡开始启用银联国际标准的“62”字头BIN号,以符合中国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目前,在国内市场上,“62”字头卡已与“4”字头的VISA卡和“5”字头的万事达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六亿人录入征信系统

  与信用卡密切相关联的是个人征信,即:第三方机构汇总个人的贷款和信用卡等信用记录,为个人建立类似档案的信用报告,再提供给各家银行使用。

  2000年7月,上海率先启动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并出具了中国内地第一份个人信用报告。200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建设的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开始试运行。目前,央行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已经收录了6亿人的信息,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近1亿人。该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个人征信数据库,日均查询量达到32.3万次。

  根据央行的计划,个人征信数据库不仅收录与银行有关的个人信息,未来还将收录个人的保险、税务、公用事业缴费和民事案件判决等信息,使信用报告全方位地反映个人信用状况,从而成为一张真正的“信用身份证”。(晨报记者 李若愚)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