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物品“瘦身”后,舱内宽敞不少。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怎样让飞船乘坐更舒适,活动操作更便捷?神七飞船工程师俞进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设计、研制、生产全过程,神七在人机工效学上处处体现了人与飞船的完美结合。
物品“瘦身”增大活动空间
三人满员飞行,航天员的生活用品增加不少,舱外航天服及相关设备更是占去较大空间。“能打包的物品全部打包,能缩小的设备尽量缩小。”俞进介绍,从食品、服装到救生物品等大小设备,进行了一场全面的“瘦身”运动,尽管每件东西挤出空间有限,但加在一起还是使舱内宽敞了一些。
俞进说,轨道舱内仪器较多,设计人员制作专门的“货架”,像超市摆放货品一样摆放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空间使用率。
设计人员还根据重要等级,把需要航天员操作的东西分门别类,放在利于航天员操作的地方。
不同颜色营造“天地”感觉
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航天员失去了方向感。
为了让航天员更快适应太空环境,得到更好的方位感觉,设计人员在飞船内部装修材料的颜色上做起了文章。
俞进介绍,舱壁表示地面的地方用深咖啡色材料覆盖,这种颜色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土地,使航天员找到“家”的感觉。然后颜色逐渐过渡,表示天空的地方就变成了很浅的颜色。多数设备都用乳白色的阻燃材料包裹起来,更显舱内整洁。
“这种色彩反差,使身在太空的航天员有立体的视觉归属感。”俞进说。
20多个扶手成为“支撑点”
失重状态下,航天员处于飘浮状态,如果没有着力支撑点,任凭怎么用力也难以前进后退。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返回地面后都曾反馈,有的扶手手感不佳,有的扶手位置不好。这引起了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如今,神七舱内安装的扶手以软扶手为主,分布于舱壁、仪器附近、生活用品附近。而金属扶手多安装在舱门附近,以及舱外太空行走的路线上。这些扶手一共有20多个。
此外,返回舱和轨道舱里,还分别安装了多个脚踏板和脚限制器,航天员需要双手同时工作时,就可以用脚来做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