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变轨
椭圆轨道变近圆轨道
据新华社电 神舟七号飞船26日4时04分按计划完成变轨控制,进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航天员体温、血压等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据有关专家介绍,飞船发射升空后,进入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实施变轨控制,就是将飞船推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工作轨道。能否实施精确变轨,对飞船能否按计划在轨飞行和准确返回预定着陆场区具有重要影响。
4时03分,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管控下,飞船启动变轨工作程序。指控大厅大屏幕上的三维动画实时显示,飞船尾部喷出橘黄色的火焰,加速飞行。
约64秒钟后,飞船又进入了平稳的飞行状态。翟志刚向地面报告:“仪表显示飞船变轨结束,完毕。”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根据飞船的外测数据分析计算判断,变轨控制正常,达到了预期目标。
航天服启封组装测试
两套舱外航天服组装完成
据新华社电 9月26日10时20分,航天员翟志刚和刘伯明开始在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进行轨道舱状态检查和舱外航天服的组装与测试等工作。航天员景海鹏在返回舱值守,并随时监控飞船运行工况。截至昨晚组装已经完成。
11时20分,神舟七号进入远望三号船测控区域时,航天员向地面报告了“飞天”舱外航天服启封情况。之后,他们进行“飞天”舱外航天服可更换部组件的安装。航天员翟志刚在刘伯明协助下,先后将空气净化器、氧瓶、电池组、无线遥测装置等7种“飞天”舱外航天服可更换部组件进行安装。
组装速度与计划惊人吻合
神七发射升空时,舱外航天服及部分组件处于分解打包状态,航天员首先需对舱外航天服舱载对接系统和舱外航天服进行启封,对空气净化器、氧瓶、电池组、无线遥测装置等可更换部组件进行安装与测试,对服装尺寸进行检查与调整,还将对各种接口及服装内环境温度、氧气供给、通信连接等进行调整测试与系统检查,为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作准备。
由于所有工作均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舱外航天服组装与测试工作十分繁重,根据地面模拟结果,整个过程需要12小时左右。
主持人:26日白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两位航天员要对飞天和海鹰两套舱外航天服来进行拆卸、重新组装、检查工作,上午就看到在组装航天服的过程中,有一个螺钉飘了过去,这个零部件不会找不到吗?
专家:航天员飞行的时候,操作非常多,尤其神七在轨组装舱外航天服,这个阶段有很多的操作,要把组装拆开,重新组装,还有很多螺钉、线头都要拆下来,到底有多少线呢?航天员心中是有数的。
航天员在操作过程中,一个螺钉飘在空中,也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把螺钉再放到它的废物收集袋里,没有问题。
记者:13时09分海鹰舱外航天服已经开启了,只用了一个小时时间,14时09分海鹰可拆卸组件已经安装完毕了,是不是意味着飞天航天服已经安装完了呢?不是这样的。轨道舱面积非常小,必须把两套航天服先挂起来,启封之后才能进行相关一系列测试。
航天员要随时整理物品
主持人:现在值守的仍然是景海鹏,今天要值守一整天时间,通常没有什么动作?
专家:主要任务是对飞船运行情况进行一个监视,主要观察仪表,来了解飞船运行是不是正常。
主持人:他可以睡觉吗?
专家:可以,在整个飞行中三名航天员安排了不同时间休息。
专家:航天员在整个飞行过程中要随时进行物品整理,这是失重很奇妙的一个地方。这也要提醒航天员所有用的工具、卸下来的东西都要摆好。在失重环境下,人的动作比较轻柔。在地面训练的时候,反复跟航天员强调一点,进入失重以后,地面模拟失重感觉跟真实失重不一样,所有的动作要轻缓。
刘伯明组装海鹰航天服
主持人:26日早上获得数据,第五圈的时候,他们已经把空间错觉更正了,他们适应能力太强了。两位航天员对海鹰舱外航天服进行组装,最主要操作手是刘伯明,翟志刚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在此之前已经对飞天航天服进行了启封,并且对可拆卸部件已经组装完毕,按照目前得到的数字,海鹰可拆卸的部件也已经组装完毕了,目前速度跟计划惊人的吻合,航天员在整个空间,特别是对于失重适应能力是非常的强。
记者:我现在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控制室,大屏幕是20:10,神七已经飞行了大概22小时50分,大家最关心不只是飞船飞得怎么样,最关心的是舱内航天员安装舱外航天服到底怎么样。有一个好消息,这两套舱外航天服气密性检查已经完成了,按照他们的计划来对照一下时间表,这次安装非常顺利,完全是按照计划进行的,上午10:20开始安装,按照原定计划大概经过十个小时安装,差不多21点左右的时候,两套航天服完成所有安装工作。很多专家会这样跟我们说,也许觉得组装舱外航天服顺利是理所当然,但是其实安装时间是按照地面有重力情况下计算的,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下,要想做一个精准的动作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的航天员在天上的动作,不仅仅是可以用顺利形容,用准确的字眼是完美。
据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