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航天英雄杨利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20:06   航天员杂志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所具备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梦想不变 忠诚不改

  专访航天英雄杨利伟

  -采写/陈钦丽

  一九六五年,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有言:“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看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巧然,三十八年后,在二零零三年十月,杨利伟代表十三亿勤劳、勇敢、善良、聪慧的中国人,把人生目标由大地指向了太空、指向了宇宙,把人生境界由祖国融入了世界、融入了人类,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

  -记者:这首气势磅礴的诗倒是蕴含了一个巧合。作为中国的第一位航天员,有人称您为“中国的加加林”,这个您怎么看?

  □杨利伟:毛主席的这首诗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性。诗里饱含了一种精神力量,以及一代伟人奋发强国,欲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壮志豪情。每次读起我都会心潮澎湃。靠着这种精神和豪情,在短短11年的时间里(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经过几代领导人的英明决策,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操劳奉献,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努力和支持,把我们自己的航天员送上了太空。

  加加林是世界首位航天员,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他也是我心中的英雄。其实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国界,当我们从宇宙俯瞰地球的时候,感受到的是整个人类的伟大。所以我想说的是,这个荣誉不仅是给我一个人的,更是给背后的科技工作者的,给祖国和祖国人民的,这里也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智慧。

  一九八三年,杨利伟入伍,后历任空军某师飞行员、中队长、领航主任。

  一九九六年,杨利伟参加航天员选拔,通过档案审查、疗养院初选、住院临床医学检查和特殊功能检查、评定录取等层层考验,从三千优秀飞行员中脱颖而出,于一九九八年一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二零零三年,经过五年多训练,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等八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

  -记者:怎么想到去当航天员?选拔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一定能选上吗?

  □杨利伟:好男儿要当兵,好男儿要当航天员。当时中国的载人航天刚刚起步,航天员作为一种新生的职业,具有着无上的荣耀,呼唤着一大批热爱航天并能为之献身的军人。我就是其中的一员。这个想法符合我的理想,也得到了家人的极力赞许和支持。

  当时对当航天员应该是一种热切的希望吧,并没有绝对的自信。因为我了解太空不同于地面的空间环境条件,载人航天活动对于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都会有严格的要求。航天医学专家会根据航天任务制定相应的选拔项目、内容和标准。前苏联和美国的航天员也大多从飞行员里选拔,其挑选比例是百里挑一。这里有很多天生的条件,比如身高限制等其他生理要求是无法用努力就可以改变的。我能入选,是很幸运的事。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其中的真谛。” ——航天员大队格言

  -记者:当航天员苦吗?

  □杨利伟:怎么说呢,航天员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航天员必须承受的压力和训练。尽管当过飞行员的身体素质都很过硬,但航天员对体重、耐力、速度、灵活性、柔韧性、肌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比如低压缺氧训练,按照相当于每秒15米的速度,迅速把人提升到5000米的高空,在氧气稀薄的情况下持续30分钟;超重耐力训练,航天员常常要做到8倍重力加速度,持续时间达几十秒,面部肌肉都会在强大作用力的牵引下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外流,呼吸异常困难。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对抗动作,是绝对挺不过去的。在进行这种训练时,我们身边有一个红色按钮,一旦挺不住了可以立即按动红钮,请求教员暂停。但是,在过去9年多的训练中,红色按钮一次也没有被按动。

  此外我们还有飞行程序和任务训练、前庭功能训练、失重飞机飞行训练、跳伞训练、航空飞行训练、飞船着陆冲击体验、野外生存及救生训练、心理训练等,科目繁多,挑战很多。

  如果我说当航天员是很容易的事肯定虚伪,但我们航天员大队有这么一句话:“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其中的真谛。”这其中的艰辛、快乐和真谛,我们都用心体会而且珍藏着。

  他们的事迹,让我感受到的并不是畏惧,反而被他们那种精神和理想信念所鼓舞所打动。我觉得这就是航天员,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为祖国,做出自己的奉献,甚至包括生命。

  -记者:神五之前,在国内是没有飞天经验可以借鉴的。首飞的信心来自哪里?

  □杨利伟: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内心来说,我对于我们中国自主设计的火箭、飞船和工程制造是有充分信心的,这么几个大家伙,可不是手工作坊的产品,它是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物,是我们设计人员和工程师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我信赖我们国家的科技力量,我也信赖这些科技工作者。

  另外我自己本身通过五年的不断努力和训练,对于航天飞行要领,技术和知识储备还是有把握的。所以,尽管首飞有压力,但这种压力不是来源于设计和制造,而是来源于首飞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和一些未知的东西。

  -记者: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和未知的东西就构成了风险。其实“航天员”这个词总是和风险、神秘甚至是死亡联系在一起。国外有些航天员就在执行任务中牺牲了,您想到过死亡吗? 

  □杨利伟:如何看待风险,这是航天员必须面临的问题,因为这是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从我们当上航天员的那一天起,就做好了为载人航天献身的精神准备。只有有了这种准备,才能从容面对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和使命,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才能在平时不断充实自己的航天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航天技能,加强身体锻炼和心理训练。到最后,即便面临突发状况,也不会紧张。

  国外有些航天员在航天事业中献身了。他们的事迹,让我感受到的并不是畏惧,反而被他们那种精神和理想信念所鼓舞所打动。我觉得这就是航天员,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为祖国,做出自己的奉献,甚至包括生命。航天员都应该具备这种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会鼓舞所有的航天人在这条路上无惧无畏地、坚定地走下去!

  一个人角色意识越强,他的责任感才会越强。

  角色的变化的确给我带来了压力,但我想,如果处理得当,压力就会变成动力,我把这看成一次提升能力的机会,另一种报效祖国的方式,这同样令我激情不改。

  -记者:神五之后,您开始担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及航天员系统的副总指挥,工作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杨利伟:在这里再次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和航天员大队的管理。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在不断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航天员去实现下一个目标,下一个梦想。因此培养和锻炼更多的航天员,让他们具备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经历,满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航天员不管在技术上还是储备上,都具备相当的实力。

  -记者: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与一名优秀的航天员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心理跨越?

  □杨利伟:这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对我而言,从一名任务的执行者变成了一名工作管理者,角色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工作重心也要做适当的调整。你说的很对,其实角色的变化后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心态的调整。一个人角色意识越强,他的责任感才会越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并不就意味着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对于这份全新的工作,我必须重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明了这份工作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航天员的日常工作和训练是一种自我实现,而负责航天员选拔训练的管理者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航天员梦想的实现,这样的幕后工作是我原来见过却不曾接触和体会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