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驻京记者:程福俊;通讯员:姜宁 发自北京飞控中心)
27日15时,记者走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目击了中国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的全过程。
■进入气闸舱
“打开返回舱舱门,开始出舱!”16时34分,随着北京飞行控制中心总调度常向峰向航天员发出的指令,飞控大厅的大屏幕上显示,身着“飞天”航天服的航天员翟志刚,慢慢旋拧头顶上方的气闸舱舱门。翟志刚、刘伯明从座椅上起身,顺利进入气闸舱,随即关闭了返回舱舱门。
■吸氧排氮
随后,两名航天员开始了出舱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吸氧。
由于舱外航天服内部气压较低,为避免航天员进入低压环境后,血液中溶解的氮气析出形成气栓,航天员要提前吸入大量纯氧,尽量排出血液中的氮气,这个过程被称为吸氧排氮。几十分钟后,轨道舱已完全泄压至真空状态。两名航天员已做好了出舱的各项准备。
■拉开舱门
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由于失重环境的影响,动作沉重而缓慢,舱门打开了一半,又闭了起来。大厅里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终于,翟志刚拉开舱门了!
■顺利出舱
16时41分,翟志刚顺利出舱。
把红色的安全系绳挂钩挂在飞船舱外的出舱扶手上之后,翟志刚上半身露出飞船,并向摄像机挥手致意。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飞控大厅传来翟志刚坚定有力的声音,掌声再次在大厅内响起。然后,他把两个安全系绳的挂钩全部改挂到右侧的扶手上,全身飘出了飞船———此时,飞船正处于祖国上空。随后,刘伯明也缓缓将头探出舱外,并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递给翟志刚,深黑色的太空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翟志刚的手中挥舞。
“神舟七号已出舱,身体感觉良好,完毕。”大厅内又传来报告声。只见航天员翟志刚开始慢慢地挪动身体。
■太空行走
太空中的翟志刚,与其说是“行走”,不如说是在“飘移”———用两只手交替抓着飞船舱外的扶手,支持身体缓缓移动。这就是与我们在地面上完全不同的太空行走。翟志刚“游”到安装在飞船轨道舱壁的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旁,取下装置,用右手交给轨道舱内等候的另一位航天员刘伯明。
■顺利返回轨道舱
17时00分35秒时,在航天员刘伯明的帮助下,翟志刚安全顺利地返回轨道舱并关闭轨道舱舱门。经地面对舱门关闭及检漏结果确认后,轨道舱复压至40千帕。根据航天员报告情况和对航天员生理数据判读表明,翟志刚、刘伯明身体状况良好。
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
在此后与地面的通话中,翟志刚说,“太空漫步的感觉很好,真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