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广网北京10月5日消息(记者郎峰蔚 赵九骁) 今年“十一”黄金周恰逢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精心筹备,全国商品市场供应充足,销售旺盛,秩序井然,价格平稳。据商务部监测,9月29日至10月5日,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0多亿元,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1%,增幅提高5个百分点。
一、准备充分,市场秩序井然,商品供应充足9月12日,商务部专门下发通知,对“十一”黄金周期间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等工作做出部署。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市场监测,组织商品货源,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为广大消费者营造了一个舒适、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吉林省在9个城市投放省级储备猪肉2.5万头,稳定猪肉市场供应。重庆市组织力量对节日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主城区日屠宰生猪8500头,供应蔬菜4500多吨。石家庄市商务系统共出动执法车辆600多辆次、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深入所有定点屠宰场和酒类经营企业进行深入细致检查,及时处置发现的问题。西安市商贸系统投放2650万公斤粮油、5600万公斤蔬菜、960万公斤水果、3500万公斤肉禽蛋等,保障节日市场供应。济南市指导流通企业做好产销衔接,增加货源储备,节前全市库存肉类2.2万吨,冷冻水产品4.2万吨,奶粉存量保证10天以上供应。
二、客流量大,商家促销有力,销售大幅增加今年“十一”黄金周,各大中城市商场人气十足,客流量是平日的1-2倍,一些大型商场的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龙。各地零售企业抓住时令商品消费商机,提供优质服务,竞相推出明折明扣、返利、满即送、抽奖、积分等让利促销活动,激起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与去年“十一”黄金周相比,陕西、黑龙江、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8%、25%和23%,浙江杭州、宁波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增长24%以上,温州、舟山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增长43%以上。重庆、江苏、青岛、河南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分别增长34%、23%、22.3%和22%.
三、金银珠宝、家电、体育用品畅销,文化消费受热捧“十一”黄金周是传统的婚庆消费高峰,金银珠宝、家电等商品俏销。与去年“十一”黄金周比,青岛市麦凯乐、北方国贸大厦珠宝销售额增幅均超过60%,广州友谊百货珠宝首饰销售额增长45%,山东维坊金银珠宝销售额增长64%.家电市场出现井喷局面,40寸以上液晶电视、双开门冰箱尤其受到青睐,黄金周期间,成都国美电器销售额增长两倍,重庆市大中型家电企业销售额增长50%以上,青岛佳世客、利群集团家电销售增幅均超过35%.奥运会带动了全民健身热潮,运动衣、运动鞋、健身器材等体育用品畅销,吉林市重点监测企业体育用品销售额增长85%.文化消费继续成为黄金周热点。深圳购书中心开展名家讲座、签名售书、艺术品展等活动,黄金周售书400多万元。石家庄部分市民选择读书过节,文学、保健、烹饪类书籍深受欢迎。首都博物馆“中国记忆”等展览每日吸引1.4万多人观看,天津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老字号游人如织,相声茶馆一座难求。
四、餐饮市场火爆,婚宴、特色宴唱主角“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地结婚喜宴多,特色餐饮旺,餐饮市场呈现难得一见的火爆场面。据监测,陕西、四川、青岛、吉林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较去年“十一”黄金周分别增长30%、25%、24.9%和19.7%.上海市共有2.5万对新人在“十一”期间举办婚礼,各类餐饮企业接待婚宴约30万桌,由于市内婚宴成本较高,许多新人把婚宴搬到郊区或临近省市,带动了当地的婚宴市场。吉林长春有6000对新人举行婚礼,比去年“十一”增长近一倍,一些酒店推出自助式婚宴,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浪费,受到市民青睐。陕西西安饭庄接待各类包饭4800余桌,营业收入比去年“十一”增长58%,西京国际饭店接待婚宴150余桌,比去年“十一”增长36%.修缮后的北京前门大街迎来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在全聚德、都一处、月盛斋等老字号餐饮店前,等候的游客排起了长队,一些老字号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十一”增长一倍以上。重庆陶然居、秦妈火锅、顺风123等特色餐饮店餐餐爆满,营业额普遍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一成以上。青岛登州路、云霄路等特色餐饮街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光顾,餐饮营业额比平日增长30%以上。
五、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平稳,奶制品销售稳步回升黄金周期间,各地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粮食价格基本保持平稳,食用油、猪肉、鸡蛋价格稳中有落,牛羊肉和蔬菜价格有所上扬。小包装大米和小包装面粉平均零售价格与节前一周基本持平。食用油零售价格不同程度回落,其中豆油价格下跌0.4%,菜籽油价格下跌0.3%,花生油价格下跌0.1%.猪肉、鸡蛋零售价格较节前一周分别下跌0.4%和0.8%,牛羊肉价格分别上涨0.1%和0.8%.全国18种主要蔬菜平均价格较节前一周上涨6.2%,其中黄瓜、西红柿、苦瓜价格分别上涨35.8%、18.1%和18.0%.受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影响,9月中下旬国产品牌婴幼儿奶粉和液态奶销量一度出现大幅下降。近日,随着政府加大奶制品行业整治力度,居民对国产奶制品的消费信心逐步恢复,国产品牌婴幼儿奶粉和液态奶销量总体呈回升态势。10月4日,国产品牌婴幼儿奶粉和液态奶销量已分别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0%和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