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升人气激活旅游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6日07:56  中国经济周刊

  提升人气,激活市场

  灾区民众面对地震在一瞬间造成的人员伤亡、墙倒屋塌、道路阻断等“人间地狱”的惨象,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加上一段时间内饮食、卫生、医疗等公共设施难以到位,多发的余震和不稳定因素,冗长的恢复重建周期……造成灾民心理上空前的压抑和悲观。据调查,灾区民众普遍存在痛不欲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参与救灾的士兵也有2/3存在心理病状,近3成发生精神异常情形。如何缓解民众面对现实生存的压力与期待未来的焦虑,无疑成为恢复重建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帮助灾民及早走出震灾阴影,降低因震灾引起的心理创伤及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旅游部门和观光协会发起了鼓励到灾区“消费一元钱”的爱心活动,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支持到灾区旅游,消除灾后人们不愿前往灾区的心理恐惧和道德障碍,尽快为灾区带去充足的人气和活力。旅游部门还实施了“加速重建灾区观光产业复建设”、“抢救国际观光市场”、“促销重建区旅游”三项振兴策略;召开“研商推动南投县观光产业会议”,相继开展“大自然启示—地震教育之旅”、“关怀之旅”的系列旅游促销推广活动,鼓励公务人员率先至灾区旅游,邀请100家旅游业者到灾区考察并研究编排旅游行程,发动5000位旅行社员工和家属到灾区旅游消费“一元钱”,协调旅行社、宾馆、餐饮、旅行车公司等推出两天一夜1999元特价促销产品;加强灾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及时更新交通、住宿、景区、接待信息,通过有线电视、平面媒体、杂志等广泛宣传,邀请境外媒体和销售商实地考察,不仅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一定流量的旅游者,也是为灾区带去了比食品、药品更为重要的希望、生机和活力。

  政策扶持,细化具体

  政策扶持是灾后恢复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地震发生以后不久,台湾有关部门便制定了“灾后重建暂行条例”,内容包括重建机制、重建财源、产业融资、灾民融资、灾区更新、租税优惠、地权与地籍处理、公有财产以及行者程序简化等;构建完备的灾害防治及重建法制,包括灾害防救法、农村社区土地重划条例、农村建法;充实完善现行法有关灾害救助及重建机制,及时修订电业法、水利法、平均地权条例、文化资产保存法、医疗法等。

  根据“9.21”灾后“重建暂行条例”,灾民可以按规定享受房屋慰助金,住宅完全倒塌的家庭每人可领到2万元(以5口人为限),住宅半倒的家庭减半;用于购置或自建房屋的,每户最高贷款为350万元,其中150万以下免息,超过部分的固定年利率为3%(后调整为2%)。为了推动灾后旅游业的恢复重建,有关方面成立了“9.21”震灾观光事业重建融资辅导小组,大小型观光业者在得到观光机构认证后,都可向中小企业银行申请年利3%的低息贷款,最高额度可达6000万元,中央银行则提供营业周转金贷款;此外,对灾区内的土地和建筑物减免房屋税及地价税等,也为旅游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民众自救,政府推动

  灾区民众的奋起自救与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支持推动,在灾后旅游产业复苏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位于震中的南投县鱼池乡,充分发挥毗邻日月潭风景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家庭旅馆业,2/3以上家庭经营“民宿”(类似大陆的“农家乐”),有的家庭一个周末收入达18万元。鱼池乡受灾最重的涩水村,在地震中有85%房屋倒塌,灾后把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发展精致农业、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业,开发了代表地方特色的茶叶、槟榔、陶艺和竹炭等,2007年被评为省内“十大经典农渔村”,村民收入比震前翻了几番。为了支持灾区旅游业恢复,旅游部门辅导业者成立了民间团体,推动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安排旅行社推出一批廉价新颖的旅游产品,举办了80多场乡村旅游推广活动,例如,杉林溪森林游乐区恢复开业、黄金特等乌龙义卖、“总统梨”促销等,在较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旅游者重返灾区。

  此外,政府在推动观光地区重建中,辅导业者成立民间团体,鼓励居民参与社区营造计划的过程,包括旅游项目工程内容的规划、工程材料的选用、参与工程建设等;改善重点旅游路线沿线闲置空间,提供游客休憩观景的处所;扩展社区民众休闲空间,带动附近商店、民宿发展;重塑乡村林业历史的文化轨迹等。这些设施的建设,通过引导民众参与各项建设,较好地起到了凝聚民众团结意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的目的。不仅使灾区很多民众从地震的伤痛中尽快恢复,也大大增加了灾后观光业的收入,原计划30年还清的建房贷款现在可以提前20年。

  尊重科学,缓急适度

  全世界应对地震灾害的实践证明,灾后余震、次生灾害、断层落实等是影响灾后恢复的不可忽视性因素。对此,台湾在震后恢复重建中保持了清醒认识,既充分顾及民众意愿,加快恢复生产和重建生活秩序,又以尊重科学和严肃求实的态度,不搞“一刀切”地快速恢复,该快则快,该缓则缓。大地震虽已过了9年,至今仍有一些地方尚未复建,还保留着当年地震残存的遗迹,除了少量是特意留作地震景观,如武昌宫;有的则是由于震后地质结构的裂痕尚未完全愈合,贸然急于复建存在很大隐患,梨山风景区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梨山风景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及地理条件,在震前的正常年份,每年接待70万人次的游客,年收入达几百万人民币。“9.21”地震发生后,景区所处的中横公路青山路段严重损毁,造成梨山对外交通阻隔;梨山宾馆作为景区主要接待设施在地震中受损严重。中横公路曾于2004年抢修贯通,因遭逢暴雨路基崩塌,再度导致上谷关至梨山道路中断,经地址勘察论证确认,最根本原因是地质结构尚不稳定,因此,搁置修复至今。梨山宾馆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至今没有进行修复。

  震后地质结构短期内不能落实的状况,对于四川汶川“5.12”地震灾区而言,更应该受到警示,因为它的震级和裂度更高,大小余震一直未断,周边省市近期又发生了地震,就需要以更加科学求实的态度推动灾后恢复,不能心存一丝侥幸,或比较机械地按原定计划推进,否则很容易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重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