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事故责任剑指三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6日10:40  法制与新闻

  随着调查的深入,事情的真相会逐渐清晰,受到惩罚的人数也会逐渐增加。奶制品企业纷纷向消费者道歉;国家已经采取了紧急措施救治患病儿童,同时不合格产品也已经下架召回;企业的赔偿方案正在酝酿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又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奶制品行业或许会重新洗牌,不少风头正劲的大企业或许从此销声匿迹。但是,面对这一事件,民众更想了解到底哪些角色该为此事负责?

  角色一:奶农

  奶农,在这个事件中是处在下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说此事发生在茂盛树干的根部,那么奶农就是这棵树上的枝叶。从一开始,三鹿公司就把矛头指向了奶农。

  根据三鹿集团品牌管理部部长苏长生的分析,是奶农把三聚氰胺加入鲜奶之中。三鹿奶粉又是以鲜牛奶为生产原料,从而导致奶粉中也含有三聚氰胺。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也认为,“污染”源于奶源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奶农向鲜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有什么动机呢?

  据了解,加工厂在收购奶农的鲜奶时,检测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蛋白质含量。而蛋白质含量的检测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来说非常困难。于是,业界的技术人员想出了一个“偷懒”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检测奶中氮的含量,因为蛋白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氮,然后根据氮的含量推算蛋白质的含量。不幸的是,三聚氰胺中含氮量也很高。“聪明人”终于找到了蛋白质和三聚氰胺的共同特点,同时不精确的检测办法让这些“聪明人”有机会把三聚氰胺变成“蛋白质”。

  不过,如果是纯鲜奶的话根本就没必要添加三聚氰胺,因为它本身的蛋白质含量就已经合格。玄机在于如果给鲜奶兑上水,再加三聚氰胺,除了重量会有大幅度增加外,蛋白质含量仍然会维持在合格的水平。于是,10公斤的鲜奶也许能当1 2公斤来卖。

  “但是,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全国那么多奶农会干出这样的事情,我相信绝大多数奶农是善良的,是无辜的,不要老拿奶农做挡箭牌。”北京市公务员小郭为奶农鸣不平的想法应该跟大多数人不谋而合。因为网络上到处是对“企业把责任推给奶农”的不满和不屑。“其实,不用分析就知道这么一个道理,奶农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这里边绝大多数是守法的劳动者,但绝对不能排除个别的害群之马,为了获得利益,不顾他人的安全和健康。”网友“思考者”(网名)的分析的确一针见血。身为奶源供应商的李兆林了解奶源收购环节的诸多弊病。“其实大家误会了奶农,真正的毒瘤是非法的收奶站。”李兆林这样说道。

  据了解,全国有一些收奶站是私人投资建立的。这些奶站从奶农手里收购鲜奶,然后再把这些奶卖给诸如三鹿这样的大厂家。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奶农一般牵着自己的奶牛来到收奶站,一头牛挤出多少公斤牛奶,记上账,然后奶农可以把牛牵回去了。接下来,收奶站就要开始‘紧张的工作’了。加水、蛋白粉、脂肪粉……最后送往乳制品加工厂。”在这种情况下,似乎看不到奶农往鲜奶中掺加三聚氰胺的机会和可能,倒是收奶站有着很大的“作案”可能和动机。

  刚刚被河北警方抓获的耿氏兄弟就是此类收奶站的投资人。耿氏兄弟系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南楼乡人。2004年 5月,耿某投资建立一家挤奶厅,并与他人合建一奶牛养殖小区,从养殖小区收购牛奶,向三鹿集团供货,双方签署了相关协议。2007年底,耿某向三鹿集团销售的牛奶屡次因检验不合格被拒收,整车的牛奶不得不倒掉,造成经济损失。后来不知通过何种渠道,耿某得知向牛奶中掺加三聚氰胺可以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于是,耿某前往石家庄市行唐县一家经营化工原料的门店,购买了一编织袋共20公斤的三聚氰胺,按比例勾兑后从罐车的顶部掺入销往三鹿集团的牛奶中。据了解,耿氏兄弟每天生产、销售这种掺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约3吨。

  从三鹿获得鲜奶的途径上看,也确实与此吻合。据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介绍,三鹿的奶源绝大部分由集团下属的奶场供给,这部分奶源有三鹿专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质量可以控制;同时,三鹿还有小部分奶源来自奶农。这部分奶源有的直接由奶农交送三鹿,有的经由“奶霸”转交厂家——奶源质量无法控制的正是经由“奶霸”转交的这部分。“ ‘奶霸’就是奶贩子,他们经常强行收购奶农奶源,再添加各种水、添加剂,造假,我们就给他们取了这个名字。”王丁棉这样说道。

  看来厂方和有关专家所说的奶农与民众理解的奶农有比较大的出入。如果把这些奶贩子算在奶农范围之内的话,确实会让奶农这个群体在此次事件中背上沉重的责任。姑且不论奶农的范围,奶贩子们的此种行径严重违背了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为了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健康,这与谋杀何异?“这些奶贩子,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这一点上和某些企业是一样的,不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有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必须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自己的利益不能建立在别人利益受损的前提下。”北京某高校社会学系的马老师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目前奶粉与鲜奶的产量都大幅度下降,致使奶农不得不大量倾倒鲜奶。由此可见,奶农这个处于供应链最底层的角色也是此事的直接受害者。根源其实是处于奶农和厂家之间的奶贩子,相关涉案人员除了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外,还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等待他们的将是刑事处罚。

  角色二:厂家

  无良奶贩子把问题奶卖给了厂家,接着厂家就把这种问题奶生产成了奶粉。简单地看,三鹿集团似乎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受害者。但是,消费者能接受这样的说法吗?“不能说三聚氰胺不是由企业添加的,他们就没有责任,如果奶贩子往里面加砒霜他们也照生产不误吗?这不是不负责任吗?企业在这个问题上难辞其咎。”石家庄市民吴利一家一直以来都是三鹿奶粉的支持者,因此他的气愤可以理解。

  9月11日晚,国家卫生部通告了三鹿奶粉可能存在问题。几乎同时,三鹿集团就清楚地列出了自己的哪一批次产品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并且果断进行了召回。就在第二天,三鹿集团董事长就能清楚地解释,问题出在奶源上而厂家是无辜的。那么,为什么不早采取措施?无数国人发出了这样的质问。

  “这是全行业的一个‘脓包’,这次很不幸,被我们三鹿给挤破了。”三鹿集团奶粉事业部的一位员工面对外界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位员工还说:“绝对是奶源出的问题,我们收购奶源的渠道非常广,收上来的奶的质量也许会参差不齐。” 然而不断地强调奶源有问题,更容易让人感觉三鹿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奶源有问题,也是企业的问题,企业必须负责检测鲜奶的质量,即便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是谁销售谁负责,这件事情上,不管是谁掺的三聚氰胺,我都认为厂家应该负主要责任。”吴利显然对厂家的种种说辞大为不满。

  事件发生后,三鹿集团的快速反应让人越来越怀疑他们早就了解了此事。然而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让人感觉作为一个企业,三鹿已经丧失了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快速反应让民众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他们现在能检测出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那么收奶之初为什么没做过此类的检测?“既然这都已经成了该行业的‘潜规则’了,三鹿集团怎么可能不知道此中玄妙,是疏忽大意,还是不拿消费者的健康当回事?”一名网友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也有专家认为,当前的状况与中国乳品业的急速扩张不无关系。中国乳品业的发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三鹿、蒙牛、伊利诸多品牌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占领了中国市场的绝对份额,而且它们之间的竞争直接导致了对奶源的恶性争夺。“奶源的增长本来就跟不上乳品业发展的步伐,这些企业为了争夺奶源只有两条路,要么自己兴建奶源基地,要么挖别人墙角,不幸的是大多数企业选择了后者,恶性竞争也由此产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看法。据他介绍,没有自己的奶源基地,意味着需要奶贩子这样的角色连接各地奶农和厂家,这就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从长远来看,要想让企业正常扩张,兴建自己的奶源基地是最稳妥、最安全的办法。但是,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显然对这种没有“效率”的方法不是很热衷。“相信那些企业的决策者们应该清楚盲目扩张的道路会存在安全隐患,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狂奔。”这位业内人士以这句话结束了记者对他的采访。

  业内人士的各种分析都会让公众感觉到,企业的决策者们有着为了扩张和竞争不顾安全隐患的“猛劲”。然而,也有不少人把矛头对准了企业中的技术人员。“这些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也应该为此次事件负责,作为一个行业的‘潜规则’,作为技术人员,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秘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奶农怎么可能知道掺加三聚氰胺能让蛋白质指标增高呢,怎么可能知道蛋白质检测办法是通过检测氮的含量呢?一定有技术人员‘帮忙’。”网友“呼唤良知”(网名)的分析头头是道,颇具说服力。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科技人员也要在三鹿事件中负责任,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和科技人员没有社会责任感有关。企业科技工作者应该是最先发现这个事情的人。而且,三聚氰胺这种东西,不是几个奶农能造出来的,它能掺入奶粉,一定是有专业知识的人参与。”

  不管问题奶是来自于奶农或者奶贩子,不管掺杂三聚氰胺的方法是否出自企业技术人员,不管技术人员是否早已知悉其中奥秘,企业作为面对消费者的团体必须负主要责任。希望事实的真相尽快查清,企业的赔偿方案尽快出台,公众对此拭目以待。

  角色三:质检部门

  奶贩子卖问题奶给厂家,厂家用问题奶生产出问题奶粉,然后把这些奶粉卖给消费者。接着消费者患病,随后追根溯源,找到了问题奶粉的生产厂家。厂家说奶源有问题,于是公安机关迅速抓到了提供问题奶的不法奶贩子。奶贩子必须负责,厂家必须负责,就连主管农业的政府领导都要负责。但是,整个过程怎么看似乎都缺少了一环。

  “难道奶贩子和厂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没人能管吗?怎么到出了事情,才有人出来说要检测这个,检测那个了。” 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的赵先生的话提醒了记者,整个事件的过程中缺少了政府的监管与质量检测这一环。事发之后,不少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整个乳品行业如此频繁地使用三聚氰胺,为何这么长时间没人发现,质检部门的工作是怎么做的?

  自从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的出镜率相当高。几乎任何一条相关新闻中都离不开质检总局,因为他们的检测结果意味着权威可信,广大民众信任他们的检测结果。“但是,质检总局在事情发生之后的积极远不及在事情发生之前积极得好。”北京律师高山言辞激烈,矛头直指质检部门。他认为:“全国各个省市都有质检部门,这些部门应该负有监督商家生产、检测其产品质量的责任,事情发生后,几乎每个部门包括企业都有人为此负责,但独不见质检部门有此动作,难道他们的工作就没有纰漏,不存在任何问题吗?”

  不少领域的专家学者也认为,虽然企业应该负主要责任,但是作为经济实体的商家本身就是以营利为目的,我们不能完全指望商家靠着自己的良知会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巨大利益的引诱下,他们是有可能铤而走险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相关质检部门挺身而出,对偏离正常轨道的商家不断地进行校正。基于这样的理解,不少人认为三鹿奶粉事件,质检部门难辞其咎。

  质检总局对全国配方奶粉以及液态奶的检测结果如此快速地出炉,更是让人们觉得检测此事并不是不可为,质疑他们为什么不早作为的声音此起彼伏。面对民众的疑问,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说:“总局已着手对这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中,质检部门人员是否存在失职、渎职行为进行调查,发现以上行为坚决依法依纪处理。”

  就在发布这个消息几天后,李长江本人申请辞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一职并获得国务院批准。其辞职原因是否与“三鹿 ”事件有关不得而知。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这些问题奶粉不少竟然是全国免检产品,不知道为什么要给予一些商家免检的特殊待遇,一时的质量好能保证永久质量好吗?免检尤其是对食品的免检就应该废止。”北京市民周小姐提出了一个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据了解,国家免检制度设计之初是为了减少频繁的人力浪费,使企业避免各种繁琐而重复的检查,从而减轻负担。初衷是好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此制度已经慢慢变成了不少“黑心”企业的遮羞布。可能意识到了同样的问题,国家质检总局于9月17 日发布公告,决定立即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要求相关企业要立即停止其国家免检资格的相关宣传活动,其生产的产品和印制在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免检标志不再有效。“一项早该废除的制度,直到出了问题,才想到要废除它,为什么总是看到质检总局亡羊补牢,什么时候他们能未雨绸缪一回?”周小姐一直在质疑质检部门。

  责任社会

  “出了这么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不能说只有企业出了问题,严格的说这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既然是社会问题,我们就得清楚地了解到底是社会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环节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马老师从社会这个大视角分析此次事件,他认为:“社会是一个大的群体,而且是一个分工极其细致的群体,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种不同的角色在社会中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责任与责任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只要有一环出了问题,其他的环节会立刻发现并进行校正,从而让这个大机器一直正常运转下去。”

  首先,不法奶贩子往鲜奶里掺入三聚氰胺是一种没有道德的表现,这个环节首先出了问题。但是,如果企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认真检查,在第一时间把这样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相信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如果质检部门和相关的职能部门能够把食品安全放在一个足够重视的位置上,那么就不会让相关的检验标准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更让人不解的是这竟然成了推卸责任的理由。如果质检部门把食品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就不会等到出了问题才意识到免检制度的漏洞。

  那些怀揣技术知识的人是否就清楚自己干了些什么呢?再明显不过的一个事实是,三聚氰胺这样专业的东西,就连一些科班出身的大学生都弄不清楚它为什么可以被充当“假蛋白”,但奶农和奶贩子们却知道。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忙,他们怎么会想到三聚氰胺,他们怎么会知道水和三聚氰胺的比例是多少?作为这个行业的科技工作者,首先应该是履行好自己检验的职责,同时在明知道检验标准落后、有漏洞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地去补救,而不是教授别人如何利用这个漏洞以牟取自己的某种利益。

  此次事件折射出的问题很多。企业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不能成为惟一被声讨的对象。作为普通民众的奶贩子以及产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要有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更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媒体应该检讨自己是否在认真地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质检部门也是时候该坐下来好好总结一下自己的工作得失了。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个体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同时以履行这种责任为荣,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在一个正常运转的责任社会中,三聚氰胺应该只是一个化学名词,而不会成为民众的盘中餐和讨论的话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