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秘“东方红一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6日14:46   SMG《深度105》
揭秘“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

  【演播室1】往事调查,旧闻新说。9月25日,举世瞩目的神舟7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我们作为中国人,都是感到非常的自豪。如果将时光倒流,回到1970年的4月24日,你也许会感受到与今天相同的喜庆气氛,因为在那一天,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这可以说是中国航天迈出的第一步。让我们来一起回顾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实况】苏联卫星上天(字幕:1957年10月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

  【解说】1957年10月,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字幕:1958年1月 31日)短短三个月后,美国也成功发射了“探索者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人类向太空探索的旅程拉开了帷幕。

  (转场)

  【实况】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解说】1958年5月17日,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的会场里,代表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不久前苏联与美国卫星上天的话题。坐在主席台的毛泽东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但是,他并没有马上发表意见。下午,一位代表又在发言中提到了中国应该搞卫星。描写中国航天历程的《炎黄天梦》,纪录下了这一片段。

  【同期声】蔡桂林 《炎黄天梦》作者

  毛泽东听着这个代表的发言,抽着烟很认真地听着,当代表发言完了毛泽东把烟捏灭,这时候周恩来一看主席把烟灭了,就知道主席要发言了。0340然后就叫大家安静,然后主席说,他特有的湖南口音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这个话一讲完之后全体代表热烈鼓掌。

  【解说】当时的中国正陷入“大跃进”的热潮,在这种气氛下,中国科学院立即召开了动员大会,提出要放重型卫星。但是,别说是卫星,就连将卫星送入轨道的工具——火箭都没有。由于科技人员缺乏火箭、卫星基础理论知识,于是在19 58年10月,中国派出了一个“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奔赴苏联,主要的目的就是考察卫星工作。但是,为期两个半月的考察却几乎一无所获。

  【同期声】孟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时(苏中)关系已经比较紧张了,我们的代表团到那里去很简单的东西看了一看,但是真正的,那个时候当时叫斯普特尼克1号,是俄文的卫星的意思,这个东西在咱们馆里有一个模型,这个我们看到了,那个有什么用?至于内部什么东西根本就没有的,所以一个我们国内自己这方面基础条件比较差,另外一个苏联也是那么一个态度,确实是一开始就碰到难题。

  (画面间隔)

  【同期声】蔡桂林 《炎黄天梦》作者

  到了1958年年底的时候,邓小平去中国科学院视察工作,邓小平说:我们搞科学,要有科学态度,要一步步来,从简单的起步开始,先练兵,从探空火箭,来不得半点急躁,这不是靠你的话就可以把卫星放上天去的。

  【解说】邓小平的话,给卫星热降了些温。中科院的科学家们选择了工业基础较好的上海,成立了上海机电设计院,首先开展了对探空火箭的研制。当时年仅37岁的上海交大力学系教授王希季被任命为总工程师。

  【同期声】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

  那个时候上海机电设计院的水平顶多也就是现在研究生的水平,可以画得出图来,可以做,但是怎么做,做出来东西,都不具备任何条件。

  【解说】在没有前人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王希季带领着几百个年轻人展开了艰难的研制工作,这些年轻人大部分都是正在求学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与其说,王希季是一个总工程师,倒不如把他看成一个校长。

  【同期声】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们做火箭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计算机什么的。当时我们用的就是一种手摇的叫做电动计算器,它可以做加减乘除,除了加减乘除什么都不做。还有加算盘,所以算一个弹道,我们组织了一个室的人,分三班倒,差不多算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把一条弹道算出来。

  【解说】客观条件的限制,促使王希季决定从研制最简单的T7M火箭开始。1年后的1960年,在自然灾害中饿着肚子的王希季终于将这枚T7M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县老港镇20米高的发射架上。

  【同期声】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

  加燃料,火箭比较高,加料车要加上去,没有泵,怎么办?用打气筒,用气压压上去。那么飞上去了,天线要跟踪,是几个人扛着一个天线在那里。防护用什么?就是草包堆在那儿,我们到发射场都是坐大卡车去。

  (实况少许)

  【解说】最终,T7M火箭飞行了8公里,中国的火箭第一次翱翔在天空中。

  【同期声】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

  毛主席来看,说8公里也了不起嘛,要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

  【解说】6个月后,火箭发射的高度已经达到了60到80公里。紧接着,它的改进型火箭又将高度提高到100到 130公里。就在王希季等人准备研制真正的运载火箭T9的时候,导弹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实况少许)

  【解说】1964年是特殊的一年,6月29日,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枚弹道式导弹发射成功。三个多月后的10月 16日,新疆的罗布泊又炸响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同期声】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从整个战略出发,觉得中程导弹可以利用,作为运载火箭的第一级第二级。我们就用探空火箭技术专门做第三级,然后把导弹技术与探空火箭技术结合起来,就成为一个运载火箭的技术。

  【解说】1968年的冬天,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和攻关,长征1号运载火箭终于露出了完整的面貌,这个独一无二的中国制造,既凝结了导弹技术,也吸收了王希季等人的探空火箭技术。此时,距离卫星计划的提出,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而只有在这一刻,科学家们才感觉到,人造卫星,似乎离我们真的不远了。

  【同期声】孟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致意见就是说,要搞的话总要比他们两个国家还要好一点,重量要大,功能要多一点。因为苏联第一个是在90公斤,美国人那个上去只有几公斤重,所以第一个无论如何要超过一百公斤。

  【解说】在运载火箭研制的同时,卫星本体的研究一直在中科院进行着。1965年可谓是我国真正的卫星年。1月份,周总理批示科学院提出具体方案,10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在北京举行。

  【同期声】孟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火箭因为搞了一阵子了,已经有一点接触,卫星实际是从头开始,因为1958年后来根本没有弄,地面那些系统根本就谈不上,所以那一次会讨论的方案,讨论的卫星的方案,讨论的地面系统究竟怎么搞,做了一个整个的布置,实际基础确实是比较差。

  【解说】会议确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时间定在1970年,命名为东方红1号;成功的标志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关于“听得见”这个问题,有代表提出让卫星播放《东方红》乐曲,让全世界人民听得到,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同期声】蔡桂林 《炎黄天梦》作者

  苏联的第一颗卫星也是听得到,它是断断续续的电波声,美国的第一颗卫星是哑巴。//我们的第一颗卫星叫东方红一号,这个曲子放《东方红》最好,第一中国在东方,第二《东方红》是歌颂毛泽东的一种情感,能代表这个国家,能代表我们这个民族的自豪,能代表我们这个民族的情感。

  【解说】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研究员刘承熙,承担了让卫星播放乐曲的任务。但是,他的乐音小组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在卫星上播送完整的《东方红》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又无法决定是否截取其中的一段播放,这个问题一路上报,最后还是由周恩来亲自拍板:实事求是,就用前八节,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黑转)

  【解说】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已经挺进了载人航天的领域,月球,正在成为人类的下一个目标。而此时的中国,迈向太空的脚步却显得更为艰难,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同期声】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们有很长时间是白天搞革命,晚上才去做工作。做工作完全是靠人缘,在我们那个单位,如果我找到人做工作,都很愿意,白天必须要参加革命。

  【解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刘承熙带领的乐音小组完成了他们的第一个实验装置。一年后,许多《东方红》乐音小组的研制人员并没能参与东方红卫星的发射试验。刘承熙被下放到河南驻马店的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在食堂负责烧火做饭。之后的岁月,他常常只能在柴火中打开收音机,想象着《东方红》乐曲被播放的那一刻。

  (黑转)

  【解说】1969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终于完成了总体设计,和火箭一起顺利进入工厂生产。而此时,卫星表面反光度不够的问题却暴露了出来,怎样才能让地面上的人们,看得见划过天空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呢?这个问题纠缠着大家。

  【同期声】孟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开始就定了要这个东西,要我们外面要有能够反光,所以地面能够看得着,这个都是一开始就定了。

  【解说】如果地球上的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卫星,那是谁也担不起的政治责任,科学家们感觉到寝食难安。研究小组冥思苦想,突然想到了折叠伞的原理。这种发现,让他们兴奋不已,当时折叠伞还是个稀有物品,第二天他们就乘车赶往百货店,去研究折叠伞。

  【同期声】蔡桂林 《炎黄天梦》作者

  上天前它是收着的,到了发射到轨道上去之后,借用卫星自转的这个力量让它充气,膨胀起来撑开,这样来完成对表面上进行曝光,让它光洁度更高,这样它的体积变大,然后地面上看得见。

  【解说】11个月后,特殊材料终于研制成功。而完成任务的科研人员,则在发射前的1969年4月被一列火车拉到了黑龙江,开始了北大荒的军垦生活。

  (转场)

  【解说】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卫星发射时刻终于到来了。“东方红一号”随“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轰鸣中离开了发射台。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21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音,声音清晰宏亮。

  (《东方红》乐曲)

  【同期声】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

  确实是听得到,确实是听到鼓掌的。

  【同期声】孟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上海地区什么地方都看得见。

  【同期声】蔡桂林《炎黄天梦》作者

  当晚23点由国防科委宣传部起草的新闻公报就由聂荣臻签给了周恩来,他非常认真地看了一遍,把一个地方改动了,原稿是我们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周恩来用笔一圈改成了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把独立自主强调出来。

  (转场)

  【解说】这是中国太空探索迈出的第一步。东方红卫星发射的第二天,正在广州参加三国四方会议的周恩来,刚走入会场,就兴奋地向代表们宣布了中国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

  【实况】

  周恩来:为了庆祝你们这次会议的成功,我献来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就是,昨天晚上,我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解说】中国人第一次激动地仰望着太空,仔细地寻找着那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脸上洋溢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许多在4月24日这天出生的婴儿,都被自己激动不已的父母,不约而同地起了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叫--" 卫星"。

  (从东方红到神五神七一组画面)

  【演播室4】从东方红1号到神舟7号,从南汇老港镇到酒泉发射中心,中国迈向太空的步伐走得扎实而稳健,它的背后是几代航天人努力付出的积淀,我们要感谢今天家喻户晓的航天英雄,更要感谢那些在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奉献的航天前辈们,今天的英雄正是站在了他们的肩膀上。

  编导:金佳睿

  摄像:韩展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