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南株洲原粮食局长六宗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7日00:02  东方网
湖南株洲原粮食局长六宗罪
受审的何智可能未曾料想,自己会因网民的举报而被查处。

  粮食局长的六宗罪

  第一宗罪:贪污

  在法庭上,每当公诉人向何智提问时,手持公诉书的何,身体都会微微颤抖。

  检察机关指控,2003年,何智负责对芦淞粮油贸易公司(以下简称芦淞粮贸公司)进行改制,其中涉及到芦淞粮贸公司在湖南南玉粮油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玉公司)中占有40%的国有股份的处置。这部分国有资产经初评为378万元。同年6至7月份,何伙同欧阳新、刘开鑫在南玉公司国有资产评估书正式出台前,多次协商策划,由三人共同出资以300万元收购南玉公司国有股,并签订了协议。

  最终,欧阳新、何智与台商刘王秀签订协议,以300万元的价格,将南玉公司中的国有股转让给刘。事后,刘开鑫一次性给予何30万元。

  2007年4月16日,何为了逃避株洲市纪委的调查,将18.5万元退回给刘。

  第二宗罪:挪用公款

  公诉人在法庭上声称,2003年9月,何智与欧阳新为了筹集收购南玉公司国有股的资金,便策划以南玉公司的名义向银行贷款,由市粮食局提供大额存单到银行作质押。当月,何安排粮食局出纳从单位的拆迁账户上转出150万元,以市粮食局的名义在市商业银行凤凰支行办理一张单位定期存款开户证实书(以下简称定期存单)。四日后,何未经局党组集体研究,擅自决定在权利质押合同上签字并加盖公章,同意将此笔150万元的定期存款质押为南玉公司贷款。

  2004年上半年,原株洲粮食局下属国有公司江南商城进行改制。何未经集体研究,将粮食局在银行的150万元定期存单为戴勇贷款提供质押担保。

  第三宗罪:受贿

  检察机关指控,原株洲市粮贸公司在市区有4000多平方米闲置土地。2003年12月,湖南神农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块地被划归神农米业所有。2004年8月,株洲海诚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君找到何智协商合作事宜。

  2004年11月,株洲湘银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湘银)的总经理齐建湘找到何,提出购买这块地。事后,何知道某楼盘是“湘银”开发的,便电话告知齐建湘,想购买该楼盘的住房。最终,考虑到自己公司与对方的土地转让协议还没正式签订,齐建湘只好将一套住房,按每平方米1600元的价格卖给何。当时,该房的标准价格为每平方米2600元。之后,经何同意,将该块地转让给湘银。

  第四宗罪:私分国有资产

  公诉人在法庭上声称,湖南神农粮食有限公司是株洲粮食局下属的一个国有独资公司。2003年4月,何任株洲粮食局局长后就兼任该公司法人代表。2005年8月,该公司改制后其名称变更为湖南神农粮食有限公司。

  2003年以来,何先后19次安排财务人员从株洲市粮油购销总公司以及名称变更后的“神农”公司账上套去资金1679900元给市粮食局的干部职工发放福利。

  第五宗罪:单位受贿

  2006年,未经集体研究,何以粮食局名义,同意免去江南商城230万元债务。尔后,戴勇以江南商城的名义打了一张60万元的欠条。2007年元月底,江南商城兑现了欠条,而这60万元中的绝大部分被用于春节前给干部职工发福利,少部分被用于给相关单位送礼。

  第六宗罪:滥用职权

  检察机关指控,江南商城改制前欠株洲市工商银行贷款本息3663万元。2004年8月,江南商城与银行签订协议以1000万元了结此项债务。在未请示上级领导的情况下,2004年12月,何决定以每股1元的价格向局机关干部转让湖南神龙粮食有限公司(原株洲粮油购销总公司)所持江南商城580万股份中的200万股国有股。2007年,经湖南天华有限责任会计事务所审计报告及资产评估报告书证实:湖南神龙所持股份价值1206万元。此次国有股转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06万元。

  曾是一个能人

  “他也算一个有能力的人,从农村出来走到局长位置不容易啊!”株洲市纪委办公室副主任陈新苗对何案感慨不已。

  1963年8月,何智出生在湖南醴陵。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在粮食系统工作,可以说得上是“老粮人”。1998年4月,何担任株洲市粮食局副局长。2003年4月,何升任株洲市粮食局局长,2003年12月又兼党组书记。

  在外界看来,何曾是一个能人。

  一名知情人介绍,2003年,何智上任伊始,正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攻坚期,职工思想观念滞后,改革阻力大。

  株洲市粮食局在何智的带领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制工作。2005年,作出了一番成绩的株洲市粮食局,荣获“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粮食工作目标管理一等奖”、“株洲市文明建设红旗单位”、“株洲市政绩考核一类单位”等荣誉称号。

  “他接受采访时不停地喝水,一个采访下来要喝5瓶矿泉水。”株洲的一名媒体同行介绍,在担任局长以后,何很重视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经常将自己的座驾让给前来采访的记者,让其司机全程陪同采访,而他自己却搭乘出租车出门。

  在一些职工眼中,何很关心下属,逢年过节,何都会带着现金和过节物质,慰问困难职工,这为他赢得来不少口碑,但也有知情人表示,何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自己谋求政治前途。

  “他很喜欢安排自己的人!”据株洲市纪委的工作人员介绍,何利用职务之便,将其侄儿、侄女、外甥郎、外甥女等10余人,安排在粮食局下属单位。

  网络反腐风暴下的株洲

  何智只是株洲网络反腐风暴倒台者之一,一个更大的反腐风暴正在形成。

  2007年至2008年,株洲市纪委根据群众举报,顺藤摸瓜,查处了一批影响大、范围广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投资入股煤矿问题,勇挥利剑治“官煤”。最先落马的是市国土局副调研员、攸县国土局党总支书记、局长周泽忠,他因违规入股煤矿分红并收受干股和贿赂,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今年3月,市纪委、监察局进行“线索回头看”,又发现攸县桃水镇党委书记、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和县煤炭局原局长三人均存在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并全部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这么多单位负责人都参与投资,这肯定不是少数现象!”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拍案而起,决定大面积严查。在市纪委、监察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攸县开始全面开展清理整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工作,一点牵动一大片,经查,48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投资入股的违纪行为,涉及煤矿56处,入股资金598.6万元。目前,攸县纪委、监察局已对涉嫌严重违纪的有关人员进行了立案查处。

  杨平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挖洞寻蛇打”,“打蛇”既要具备亮剑的勇气,又要运用亮剑的智慧。株洲市纪委在搜集案源、查处案件的过程中,创新手段,充分发挥网络的力量,扩大了信访渠道,增强了办案能力。

  2008年5月,株洲质监处处长陈世湘因网络举报其腐败问题被“双规”。那时,恰逢杨平书记实名上网,火爆网络,每天向他反映问题的人数不胜数。其中就有知情人在论坛发帖,披露陈世湘贪污索贿的内幕,并直言“请杨书记关注”。杨平给对方发站内信息:“为免打草惊蛇,举报材料请发至我的邮箱。”于是,对方将陈世湘案的种种细节发给杨平。杨平与市纪委根据举报人提供的材料展开调查,掌握了大量证据,陈及下属三名科长和多个行贿者纷纷“现形”。

  惩治腐败是为了弘扬廉洁,打击腐败分子是为了教育和保护广大党员干部,株洲市纪委在亮剑中始终坚持这样的办案理念。在反腐查案中,他们既注重治标,更注重治本,通过案例剖析、教训例会等形式进行查漏补缺、警示教育,增强查办案件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今年1-8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68件,处分党员干部191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11万元。

  目前,株洲市纪委在下辖的攸县、株洲县再次亮剑,三名副县长及多名政府部门负责人受到立案查处,又一场反腐大戏拉开帷幕。

    (本报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

湖南电视台-etv《法制周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反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