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那年头,老外真稀罕(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8日03:18  扬子晚报
那年头,老外真稀罕(组图)
《看老外》——1980年3月拍摄。

那年头,老外真稀罕(组图)
  照片主人公。陆明,镇江人,1957年12月5日生,江苏省镇江中学教师。兴趣广泛,特别爱好羽毛球与旅游。现为亚洲级羽毛球裁判,参加过北京亚运会、苏迪曼杯等许多国际重大赛事的裁判工作。

  在这张已略微泛黄的照片中,一位中国青年和一位高个子外国人正在交谈,兴奋写在这个小伙子的脸上,层层包围他们的是一个个好奇的中国人。看着这张照片,照片中的主角——现年51岁的镇江中学老师陆明,向本报记者讲述了照片中的故事。

  陆明清晰记得,故事发生在1980年3月的一个傍晚。当时,23岁的陆明正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是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一名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当他走到镇江大市口(即现在的“城市客厅”市民广场)时,猛然发现前面有个40多岁的外国人:一米八几的个子,深凹的眼眶,蓝色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浅黄色的头发,从外形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美洲人。

  这位外国人的出现,让陆明的心突然怦怦地跳起来。虽然此前陆明一直热衷英语,可从未见过外国人。1976年高中毕业后,陆明因不够下放年龄而待在家中,没事就听听广播,当时有个频道每周播两次英语节目,有点英语基础的陆明便跟着广播学起来。有人劝他别学:“你是中国人,学洋语干啥?”但是浓烈的兴趣让陆明不忍割舍,在家自学了两年后,于1978年成为镇江师范专科学校的一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对英语的热爱和对外国人的好奇,让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于是,他决定不错过这次交谈的机会。环顾四周,陆明发现了十几个外国人,有的在买东西,有的在到处拍照。不好意思跟外国女士交谈,陆明挑中了他首先发现的这个外国男士。陆明鼓起勇气“班门弄斧”:“您来自哪个国家?”陆明颤抖的声音刚刚落下,那位外国人马上用地道的英语回答:“美国。”“来中国做什么?”“旅游。”陆明心想,中国与美国相隔那么远,旅游的花费肯定很多,于是他再问:“费用谁付?”这位外国游客说是自己付,陆明对此感到惊讶,因为当时国人收入很低,去国外旅游都是国家负担费用,而这些外国游客居然自掏腰包。

  随后,陆明又问起外国游客的工作、去过中国哪些城市以及对中国的印象等,“他回答得很友好,说自己所到之处,感到中国人都很热情。”陆明回忆道,这是他第一次跟外国人面对面地讲话,但随着交谈的顺畅,他的紧张和拘谨慢慢消散,越聊越开心,而那位外国人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手势,聊到兴奋处,还手舞足蹈起来。

  平时只能在小说、电影中读到、看到的外国人,竟然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并且跟一个中国人兴奋地聊着天,路人既惊讶又好奇,“这时,他们不再远远地注视了,渐渐向我们围拢过来,一是想看看真正的外国人,同时也想知道我们在谈些什么,虽然他们不懂英语。”陆明说,行人越聚越多,将他和那个外国人包围得水泄不通,场面甚是壮观。这时,旁边的另一名外国游客举起了相机,而镜头里的人们沉浸在新鲜感中,浑然不知身影已经被定格。聊了十来分钟后,陆明和那位外国人互留了通信地址,约定书信往来,进一步增进交流。

  没过多久,陆明就收到了那位外国人的书信,信中还夹了一张照片,“这是我平生第一张彩色照片。”通了3次信后,陆明中止了与那位外国游客的交流,“因为邮费太贵。当时寄到海外的信,20克以内邮资是5元人民币,而我每次写的信都超重,11张纸还收不了尾。”当时一名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也才30来块钱,而他还是用父母的钱来寄信,高昂的邮资实在吃不消。

  成为镇江中学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后,跟外国人交流对陆明来说已经是常事,然而给他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跟外国游客交流的情景。虽然已记不得那位外国游客的名字,但那张照片却一直珍藏在他的相册中。“今天在镇江已随处可见外国友人的身影。很多人已无法想象,在我国改革开放初始的那个年代,一名外国游客给国人带来的新奇和兴奋。”陆明说。本报记者 戚庆燕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