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九问郑州交通堵塞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9日06:31  郑州晚报

  五问

  禁摩后电动车是否会受限

  郑州晚报:郑州市区已经禁止摩托车行驶,同时对电动车的车速也进行了限制。部分市民担心,随着城市交通的拥挤与不安全,将来是否会限制电动车的发展?

  常志军:目前,还不好说结果。我一直希望我市尽早出台新的《郑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新的交通方案中,会以更合理更科学的方法对电动车进行管理。在此之前,关于电动车问题将会展开科学的论证。

  六问

  能否实施上下班错开高峰制

  郑州晚报:网友“东方世家”建议,应该把下班时间优化,政府可以根据工作性质,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司的下班时间进行修改,尽量错开下班高峰,比如哪些是17时下班,哪些是18时下班。您觉得可行吗?

  常志军:这非交警部门管辖范围,但这种做法是缓解交通堵塞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在一些地方,上下班时间确实是错开的。比如,学校、商场、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完全可以因工作性质不同而错开,但这需要全社会的认同。

  七问

  可控绿波设置目前进展如何

  郑州晚报:今年1月,您曾经表示,将对市区所有395个信号机进行改造,信号机改造成网络机后,即可实现卫星对时绿波控制,届时,郑州市区所有道路均可实现绿波带,即便是一条路只有两个红绿灯,也可实现绿波控制,提高通行效率。不知道目前进展如何?

  常志军:目前,郑州已经在主要路段开通60条绿波带,实现通行的畅通无阻,即在绿波带上,不会出现过一次红绿灯就要停车一次的情况,而是通过科学配比时间,可以连过几个路口皆为绿灯,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疏导交通的作用。“绿波”控制可以帮车主制定最佳出行路线。比如早晨走经三路往南,晚上走花园路往北就是最佳方案。预计在年底前,信号机将全部改成网络机,实行卫星对红绿灯的管理调制。

  郑州晚报:国外一些城市采用可变交通信息情报板,能计算车流,将统计数字分析,当车流量达到饱和时,自动减少其他相应路段的绿灯时间。这种高端的系统,和绿波有什么不同?是否可以运用到本市?

  常志军:绿波属于“线控”,你说的那种是“区域控制”,在我市由于非机动车量及行人众多,若采用“区域控制”,会对控制系统产生相当大的干扰,这一点也做过相关试验。目前,“绿波”系统是最适合郑州交通情况的。但如果今后我们的轻轨及快速公交系统建成后,将分流一大部分人群至地铁站或者公交站,当路面干扰少时,可能会考虑区域控制系统。

  八问

  到底是谁堵塞了郑州的交通

  郑州晚报:许多市民不理解,到底是谁堵塞了郑州的交通?郑州交通堵塞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常志军:交通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一些大都市把研究交通拥堵问题列入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项目。在我国大城市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就郑州来说,堵车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车辆的猛增是其一,目前,我市的小汽车年增长率已经超过20%,高于全国水平。车管所每日上牌平均500辆,高峰期突破1000辆。目前,郑州的机动车辆超过100万辆,市区内超过50万辆。交通规划赶不上车流量增长速度。路网结构不合理,贯通东西、南北的主干路少,其二,断头路较多,路网的微循环不畅通。此外,违章行为,机动车变道违章,非机动车辆行驶在快车道等也影响了交通畅通。第三,停车场资源的匮乏是促生“无效交通”的根源:大量汽车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停车位而在路上绕来绕去。

  九问

  当前有无最为可行的破解办法

  郑州晚报:市规划院一位工程师认为,靠修桥修路来缓解城市交通,大量铁的事实已经证明是行不通的。即使政府愿意拿出大笔的资金来实施该构想,光拆迁就要耗时费力,可能10年都无法建成,因此,不切实际。目前,在郑州的交通规划管理中,有什么好的政策将能改善本市的交通情况,其中最可行的能够短期生效的方法是什么?您觉得当前破解整个城市交通堵塞的关键是什么?

  常志军:在香港、澳门等多车的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却不严重,因为当地的单行道达到市区路段的70%以上,国外一些城市亦如此。如有最可行的关键方法,不必作太多规划和投资,我认为是大量将双行道改为单行道。

  郑州晚报:郑州曾数次增设单行道,目前的设置仍不足以缓解交通状况。据悉,前不久,一批待改的双行道已经经历了多次审议,为何难以通过并执行?

  常志军:某些单位因地处将改单行的道路,怕改变后对其出行不方便。另外,群众也认为不方便。这并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这是理念问题,是公众利益与小众利益取舍的问题,需要社会力量干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