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26日起,全国中学生和高年级小学生将开始为期半年的亿万学生冬季长跑活动。不过,本次旨在提高青少年体质的活动尚未开跑,便因为长跑的距离、条件和安全等问题遭遇争议。昨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回应时透露,跑步距离为推荐标准,中小学生可分段分次完成。北京市教委相关人士也表示,冬季长跑不会强制推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
质疑 学校没地儿 学生没劲儿
教育部日前决定,从今年10月26日至明年4月30日,举办以“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为主题的冬季长跑活动。其中每天长跑距离为,小学生(五、六年级)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高校学生2000米。中小学校在法定工作日每天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完成跑步里程,节假日和寒假期间学校应要求学生自觉坚持长跑并做好记录。
“像我们这些城区的学校,根本就没地方跑。”昨天,本市一所地处王府井附近小学的负责人表示,该校五、六年级学生就有几百人,学校的操场只有两个篮球场大,“学生往操场一站就满了,甭说跑步了。”
海淀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告诉记者,虽然长跑对学生体质提高很有帮助,但现在孩子身体素质都不太好,让初中生一下子跑1500米,估计部分学生受不了。
“孩子长跑锻炼是好事。”家长王先生希望,长跑能帮家里的胖儿子减减肥。不过,他不希望学校“强制”推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来做。
回应 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针对长跑活动在必要性、距离、条件等方面遇到的不同意见,昨天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对此一一回应。
教育部表示,不同年级学生规定的长跑距离是推荐标准,“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向这个目标努力。”学生每天长跑的距离并没有要求一次跑完,可根据各自身体条件在一天中分段、分次累计完成。学校可组织学生利用体育课、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进行。
考虑到部分学校体育活动场地不具备,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学校要科学安排,提高场地使用率,如可分不同时段、分班及分年级组织长跑活动。“如学校确实不具备场地条件,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其他适合的体育项目。”
实践 灵活安排 先跑起来
虽然本市关于冬季长跑的文件还未正式下发,但部分动作较快的学校已尝试让学生跑了起来。北方交大附中高三和初三年级的学生“十一”放假一结束,便每天早上在南校区操场开始了长跑锻炼。
据该校负责人介绍,他们在组织学生跑步时,有的在操场的外围跑大圈,里头的学生则按“S”形跑。每次长跑距离接近1500米,算上平时体育课的跑步距离,差不多每天能跑上规定的2000米。据了解,由于北方交大附中北校区的操场尚未竣工,26日冬季长跑活动启动后,学校将考虑分时段分年级开展长跑活动,即在早操、课间操等不同时间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跑步。
本市一些中小学体育老师建议,长跑活动可灵活地安排,可以利用学校空地跑,也可以绕着学校的大楼跑,在长跑形式上设计迂回跑等花样,既利用了空间,又可以让跑步变得更有意思。
晨报记者 罗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