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就“董玉飞事件”记者分别电话连线了北京、上海的两位知名专家,请她们谈谈对灾区干部减压方面的一些方法。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张晓丽:已通过网络了解了董玉飞自杀事件的有关情况,看后非常难受,在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出现这样的事件很震惊也很着急,她呼吁一方面当地政府一定要重视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各种形式减压、疏导,另一方面灾区干部也要自己给自己减压,重建“精神家园”,由于无法深入阐述,张晓丽主任希望大家能进入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网站,对照自己的一些问题,研读里面的心理辅导文章,“对症施治”。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博士生导师、环太平洋地区精神病学家学会委员肖泽萍:提出了两种减压和心理疏导的策略:第一,要科学、合理的给灾区干部分配工作,从专家的角度讲,她不希望灾区干部超负荷“玩命工作”,也不提倡“太过英雄”。灾区的干部也是人。其次,灾区干部身体的保健非常重要,一定要做好队伍的“休养生息”。灾区的干部要面对双重压力,一是自己的家园重建、心灵重建,一是负责自己工作范围内的灾区群众的家园重建、心灵重建,在抗震救灾当中,依靠我们的干部,在重建家园以后还要靠他们,所以一定要对干部队伍给予足够的关心,特别是那些失去子女和配偶的干部,一定要安排他们去度假,暂时脱离随时可能“睹物思人”引发刺激的环境,放松心灵,哪怕只有一周、半个月。干部队伍心理健康了才能重新上岗,否则会有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记者青兴海
灾后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过程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灾难后心理社会响应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00余名国内外专家参加了讨论。专家们指出,为帮助更多人真正走出地震灾害的阴影,对地震灾区受灾人群进行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干预治疗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地震发生后,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灾后心理干预工作,北京大学精神卫生所副教授马弘将之称为灾难的“心理急救阶段”。这一阶段仅卫生部门就有20个省区市派出近300名的精神科医师为主的心理援助人员前往四川省受灾严重地区,为人们提供及时的心理援助服务。
但有专家指出,以往的经验表明,大灾之后的心理问题会在三个月后到来,因此对灾区幸存者进行的心理救助和心理干预治疗至少应持续一到两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目前正在绵阳市平武县参加对口支援的心理卫生专家、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栗克清也表示,据他实地调查,灾区群众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中小学生,灾区心理援助任务依然艰巨。
卫生部疾控局严俊处长介绍,心理援助工作作为灾后重建的组成部分,已经纳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新华社
成都重型精神病患者多达13万人
本报讯(记者刘璐)惟妙惟肖的“神七飞天”、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造婀娜多姿的傣族少女……这些景泰蓝平面画都出自于成都市四医院住院病人之手。昨天是第1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成都市四医院的病人、医护人员以及来自成都市残联的残疾演员在医院举行了精彩的文艺表演。
成都市四医院院长毛文君说,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人压力越来越大,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也逐年增多。据了解,成都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重型精神病患者已多达13万人,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的患者已超过22万人。此外,有精神问题的儿童、老人也在逐年增加。该院心身疾病科主任李云歌说,女性患上心理疾病的比例本来就很高,而且还有上升趋势,而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也日渐突出。如果发现自己或亲友情绪或心理遇到问题,最好咨询心理或精神科医生,必要时应接受专业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