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未来唐家山 湖畔遍栽山茶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2日07: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未来唐家山湖畔遍栽山茶花……

  木料扎成的木筏成了堰塞湖出行的交通工具

  6月中旬警报解除后,本报记者探访“5·12”特大地震水域遗址——唐家山堰塞湖遗址

  新闻热线13730717000

  文/图记者青兴海

  唐家山堰塞湖是“5·12”特大地震中最大最知名的水域遗址,在6月中旬解除警报后,由于道路阻隔,逐渐淡出媒体的视线。作为北川地震博物馆系列景点中今后将重点打造的“湖光山色”风光带,如今在过去快4个月之后,这里的情况怎么样?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昨日探访唐家山堰塞湖遗址。

  堰塞湖目击6平方公里湖光令人唏嘘

  镜子一样平静的湖面,点缀着蓝天、白云、远山、近树以及沿岸重建家园忙碌的人群……一坐进漩坪乡桐子树码头边的小快艇,船一启动,记者就被湖上倒映的景像深深吸引住了。

  拐进主航道,快艇行驶不到一千米,水岸越来越宽,从两三百米渐渐到一千米,扑眼而来的临岸景色却一下子让人心疼起来,被地震抖掉屋瓦的房顶清晰的裸露在水面上,像一根根贫瘠的肋骨;只剩一个楼顶的小洋楼,一面白色的接收卫星电视信号的“锅盖”在蓝盈盈的湖面上十分醒目,微风吹来,似乎还能听到下面曾经有关的欢歌笑语;靠近张家湾码头的湖面上,两根高高的电杆像孪生兄弟一样肩并着肩,而紧握的手则在不可探测的水下了,上面一个不知是红旗还是被单破损的红丝带孤零零地迎风翻卷……

  “这下面就是咱漩坪的老场镇了。”受聘驾驶快艇的是漩坪乡当地的老乡,在毗邻张家湾码头一片深不见底的水面上,他把快艇放缓。“老场镇躺在水下30多米的地方,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了。现在唐家山堰塞湖6平方公里水面百分之八十是我们漩坪的地盘,19个村子有10个遭了水。”5月12号地震后,连接县城到漩坪的唐家山大面积垮塌,5月13日早上9点过,堰塞湖的水就进了场镇的街道,乡政府办公楼内的所有资料全部被水吞掉,连一张信笺纸都没有抢出来,现在要收集各项数据全凭人脑回忆……

  堰塞湖现状道路不畅进入像在探险

  目前,进出唐家山堰塞湖一带最大的难题是交通。在6平方公里水面的堰塞湖区域出行,主要是水路,两个最大的聚集地一是“漩坪”、二是“禹里”,从漩坪到禹里的水上交通目前依赖的是大小10艘船只,4艘客船每天8个固定班次,每艘船每班能载30人,跑一个来回需要3小时。另有3艘载重5吨的货船。此外,还有3艘主要用于工作联系的快艇。这10艘船,构成了漩坪及北川关内十多个乡镇群众及党政工作人员、援建者进出堰塞湖的主要工具。

  “我们一般不希望大家‘抢鲜’来唐家山堰塞湖旅游。虽然这里风光旖旎,民风朴实,但目前还是震后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在昨日接受记者咨询时,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员作如上表示。

  展望湖未来玫瑰园山茶花将布满湖畔

  失去“根据地”的漩坪,如今在距离堰塞湖两公里的半山腰一所废弃的乡村小学校里设置了临时办公点,4间房子,一间是烟台市对口援建指挥部,一间是卫生院的药房,一间是村里的办公室,只剩一间是“党委政府的”,目前连牌子都没有挂起。在简陋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漩坪乡党委书记杨启元。“唐家山堰塞湖让祖祖辈辈的羌山羌寨人民一下子变成了陌生的‘岛民’、‘渔民’,面对从未遭遇过的境况,我们已经启动了新的生活规划,那就是依靠唐家山堰塞湖,把劣势改变成优势,开发旅游产业,向唐家山要吃喝,向堰塞湖要未来。”

  杨启元拿起一本刚刚从县上带回的《漩坪乡总体规划》,把一页页彩图翻给记者看:“这是新的场镇设计方案,这些是街道……”

  合上规划图纸,杨启元说,漩坪有很好的气候、土壤条件,一个鲜为人知的产业是种植玫瑰和山茶花,漩坪所产的玫瑰花单枝花蕾重量、精油含量居世界前列。地震前,漩坪就将玫瑰花作为重要产业发展,种了500亩,今后要沿堰塞湖发展5000亩,村民单凭种玫瑰花保底收入每亩在3000元以上。此外,漩坪还有9000多亩优质茶叶,13000多亩中药材,红豆杉资源也非常丰富,足够支撑一个紫杉醇厂……

  “你看,美丽的湖光山色,沿岸的羌族民居,夹道的玫瑰山茶,遍坡的中草药材……堰塞湖既是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灾难,也是重建家园可以依赖的优势。”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