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会精英要成为文明的榜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3日02:53  新闻晨报

  

社会精英要成为文明的榜样

  □银行内办理业务的客户自觉在“一米线”外等候已成习惯

  □晨报记者 盛 丰

  晨报近日先后就城市文明讨论进行连续报道,本期特邀复旦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就此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葛剑雄结合古今中外的城市历史,畅谈自己对于城市文明的看法。

  最烦喧哗,几乎不用手机

  葛剑雄几乎从来不用手机。作为一位教授、学者和文化名人,他每天都有无数的事务要处理,“但事实证明,没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你同样可以在现代社会很好地生活。”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晨报之前列举的申城不文明“十族”中,葛剑雄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些在公共场所打手机时喜欢高声喧哗的“分贝族”。“虽然说这也情有可原,譬如说在中国传统中,大声打招呼是与人相处时的热情表现,即所谓的‘高谈阔论’。”不过葛剑雄还是觉得,语言谈吐的文明,仍然是今天这座城市所欠缺的,他特地提到了老上海的一个细节,“你今天再去看那些老上海的电影,你会发现,当时演员在银幕上说话的声音是很轻声和缓的——这其实就是当时现实生活的一种体现。”

  同样是城市的十字街头,今天的上海远比数十年前喧哗,这一方面有城市飞速发展的原因,但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也不可忽视。“城市生活环境变得嘈杂,也会迫使人们在说话时不由得提高分贝,但这些只是外在的原因,根本来说还是良好习惯的丧失。”“这和整个社会的氛围也是有关系的,以前的大哥大很贵,被很多人看成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所以拿起它大声说话就是一种炫耀。记得单喇叭收录机刚普及的时候也有类似情况——爱显摆的年轻人喜欢提着它上街,把音量调到最响。”

  怀念彬彬有礼的老字号

  “其实,从历史上来说,上海这座城市的文明基础是很好的,作为一座兼收并蓄的大都市,上海既有现代文明的熏陶,又有传统美德的延承,因此市民的素质也一直比较高,比如说十分注重卫生习惯,又比如说排队有秩序等等。”

  葛剑雄还列举了一个容易为我们忽视的历史细节:上海很多老字号商店,以前都有很好的服务员,不仅举止上彬彬有礼,而且业务也十分娴熟,会主动给你提许多合理的建议。“他们真的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服务做得既到位也得体,你在看的时候他们不会来打扰,可是你一旦有什么需求了,他们就会马上出现在你面前。”

  “可是现在,我却不太敢去上海的商店,因为服务员往往不是过于热情,就是实在冷淡……”

  好在上海人一向是善于接受和学习好的事物,所以无论是恢复好传统,还是重建新习惯,都不会太难。“从根子上来说,上海人是很看重个人体面的,所以外在的这些文明习惯,只要教育和宣传得力,在城市继续发展的同时树立起新的道德规范标准,相信还是会渐渐实现的。”

  一米线前显城市文明进步

  事实上,葛剑雄本人也已经感受到身边的这种变化。“近年来,到访上海的中外朋友,无不为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而惊叹,就是一直被视为城市顽症的某些不良现象,如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守秩序、乱穿马路、大声喧哗等,也在逐渐减少。”

  记得上海刚刚推行“一米线”的时候,葛剑雄曾在虹桥机场见到一群年轻教师对一米线熟视无睹,为此他还在报上写过一篇短文对此进行批评。如今,当他在机场、银行等公共场所再经过一米线时,已见不到这种现象。“现在人们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偶而还会见到紧跟前面越过一米线的人,或者是一时疏忽,或者的确还不知道一米线的规定,但只要友善地提醒一下,他们就会含着歉意退回或者学会遵守。”“尽管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持之以恒,积渐所至,金石可成。”葛剑雄最后感慨地说,“毕竟,行为上的矫正,远比思想上容易。”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