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
李君如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这是一个大题目,笔者只能简要地或者蒙太奇式地提供几个有关中国改革开放问题的镜头。首先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一点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共产党国家——苏联和中国作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战略决策:苏联在1979年底决定出兵阿富汗;中国在1978年底决定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作出过许多与苏联不一样的决策,尤其是这一次完全不同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中国最终必将走上与苏联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先有重大政治变动,才有改革开放
在研究和讨论中国改革开放问题前,先要把“改革开放”这一基本概念搞清楚。中国人所讲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个方面的重大政策。
对内改革,指的是要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它各方面体制;对外开放,从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两个方面的重大决策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这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因而又被中国人民称为“新的革命”。
在中国人所写的历史书上,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称这次会议为“标志”,是有道理的。因为,1978年的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和5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地位,提出迎接新科技革命,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任务。这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其引起的社会变动,最后都集中体现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最重要的,是1978年5月发生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11月10日至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
——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出对毛泽东的决策和论述不能不加分析地教条式地执行,即不能搞“两个凡是”。这样,就把中国人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在邓小平先生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共产党在这场大讨论中,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8年11月、12月那次中央工作会议,是一次传奇式的会议,一共开了36天。开这次工作会议的目的,是讨论提交给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议的关于调整经济发展计划和农业工作方面的有关文件。但是,会议因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个建议,改变了主要议题和议程。邓小平先生的建议是,从1979年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讨论这一建议时,一批老一辈革命家提出要解放思想,发扬民主,审查“文化大革命”和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冤假错案;包括对当时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的错误观点,也进行了批评。这次会议,在发扬党内民主问题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邓小平先生在这次会议闭幕会上所发表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随后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先生主导下,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标志着在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先生为政治核心的领导集体,标志着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结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的开始。
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生的事情,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变动。“解放思想”和“民主”,是这一政治变动的主题词。正由于有了这一重大的政治变动,才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在研究和讨论中国改革开放问题时,必须重视这一改革开放起步时的特点。
在解放思想和民主的氛围中,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这个历史性的大转折,包括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从崇尚“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制的转变,等等。
在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中,最大的转变,是中国人民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选择并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
也就是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30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把过去实行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