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八大生态脆弱区年经济损失超2000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01:40  东方网

  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我国八大生态脆弱区造成约2000多亿元经济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率年均递增9%,普遍高于这些生态脆弱区的GDP增速。

  由环保部编制的《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下称《纲要》)近日出台。《纲要》显示,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生态脆弱区不仅是目前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贫困人口比例较大的区域,也是环境监管薄弱的地区。

  “这些地区是最需要保护和改善的地区,涉及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环保部总工程师、原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司司长万本太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有明显区别,具有系统抗干扰能力弱、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等基本特征。

  根据《纲要》,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行政区域涉及黑龙江、内蒙古等21个省区市,包括东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西北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西南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和沿海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

  《纲要》显示,我国各类沙漠化土地60%以上分布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农牧交错区。目前,该区中度以上退沙化面积已占草地总面积的53.6%,并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源区。2005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2365万,其中95%以上分布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老少边穷地区。

  据《纲要》分析,造成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自然环境脆弱的原因,除生态本底脆弱外,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是直接成因。我国环境污染损失约占GDP的3%~8%,生态破坏约占GDP的6%~7%。

  《纲要》称,2009~2020年,我国将对生态脆弱区4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进行不同程度治理,重点对八大生态脆弱区中的19个重点区域进行分区规划建设。

  在资金投入上,国家将继续实施生态建设项目向脆弱区倾斜政策,建立有利于脆弱区生态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以改变地区间的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  章轲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生态 保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