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维正:当年战乱书不离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07:12  大众网-齐鲁晚报

  李维正:当年战乱书不离手

  李维正

  寇润涛 摄

  一柜旧书,都是俄文绝版

  10月13日,记者来到李维正老人家中。书房里,记者看到,书柜塞得满满的,像《高尔基名著》等不少俄语版的文学作品已年代久远,都是牛皮纸做的封面。李维正说,这些书都是从刚建国的时候收藏至今,虽然外表看起来简陋,但这些书现在几乎已经绝版了。

  李维正最早接触的一本书是高尔基的《母亲》,那时他刚上中学,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母亲》这本书给李维正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抗战时,能看到书非常不容易,我只能在学校偶尔借着看,而当时大多数书籍都是俄罗斯19世纪的作品。"李维正说。

  李维正一辈子从事外语教育研究工作,非常注意文学书籍的收藏。在他的书柜里,《徐志摩散文全编》、 《郁达夫散文全编》以及唐诗宋词等各类文学书籍占了大部分。李维正拿起其中一本说,这些书有的是在北京教书时买的,有的是到了济南后又搜集的,"每一本对我来说都是宝贝。"

  辗转求学,草纸上记读书笔记

  李维正读小学时,老家济南便被日本人攻陷,为了能上学,他辗转到了西安,受好心人相助到当时的国立22中就读。

  "学校条件很差,平时基本上就是在破庙或祠堂上课。"后来日本人又打到西安,他跟随学校到了安徽阜阳市,但学校基本不能正常上课,不久便转移到河南,之后又从河南到了湖北,最后到了湖南。

  虽然条件艰苦,但这并没有消减李维正的求知欲望。只要有同学或老师拿来一本自己没有看过的书,李维正就想尽办法借过来读。"当时没有笔记本,就将感想和书中精彩的文字记在草纸上。但由于当时社会不安定,这些笔记都在辗转各地时丢失了。"李维正说。

  □人物档案

  李维正,祖籍济南,现年79岁,终身从事外语教育研究工作,先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任教。

  □读书感悟

  藏书50多年来,感觉最大收益是,一本好书能陶冶人的心性和情操。

  月薪28元,发工资先上书店

  李维正从小就热爱读书,但由于少年求学时正值抗战,社会动荡不安,看书都很难,根本就不可能有条件去收藏书籍。直到1953年,他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工作,终于能收藏自己喜欢的书了。

  “当时我才24岁,记得第一次领到的工资是28元,拿到钱后我就直接跑到书店里去了。”李维正说,虽然每月挣钱不多,但除了每月生活必需开销外,其余的钱都拿来买书了。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教学期间,李维正收集了大量的俄语、英语原版著作,这些书籍对他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与同事合作编写了《俄语语法》,这本书成了当时北京外国语学院外语专业学生学习俄语的系统语法。

  搬家,最头疼搬书

  由于工作调动,1980年,李维正和家人来到了临沂。在搬家过程中,搬书最令李维正头疼。 “当时家里一共收藏了大约2000多本书,每一本都是精心挑选的,但将书打好捆后发现,书太多了,根本就带不了。”李维正说,他舍不得将这些书扔掉,而家人实在拿不了,托运费又非常贵,他不得不将将近一半藏书留在了济南的老房子里。“现在早已书去楼空了。”到了临沂后,李维正就一直在临沂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直至1991年退休。退休后,李维正并没有闲下来,他继续阅读大量外语书籍,提高自己的外语学习能力。

  李维正的书柜里有一本《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的书籍,是由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上面记载了目前全世界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资料签条。在书中,记者发现了李维正的名字。对此,李维正笑着说:“这些都是虚名而已,我只是借助书籍实现了我的价值。”


记者 寇润涛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