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珠海经济特区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22:42  金羊网-新快报

  

“珠海经济特区好”

  

“珠海经济特区好”
■周晶晶 李海英/图

  ■改革开放三十年看珠海系列报道之一

  回忆篇

  邓小平同志亲笔挥写的一句话激励珠海人民坚持改革开放

  ■新快报记者 周晶晶 李海英

  在进入珠海市区的情侣北路交叉路口,一幅巨大的邓小平画像吸引着每一位过客,上面写着邓小平的亲笔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珠海市民告诉记者,这是最近挂上去的。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珠海人惦念着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因为珠海这几十年的变化和这位老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邓小平两次南巡、两次来到珠海,用他的实际行动支持和鼓励着珠海的经济特区建设,一次是1984年,一次是1992年。我有幸两次接待了邓小平同志。”虽然20多年过去了,郭华雄谈起当年的情景时仍然记忆犹新。在他娓娓的述说中,记者的思绪也跟着郭老回到了24年前小平同志初来珠海的年代。

  初见小平很精神很专注

  1984年1月19日,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珠海,并在珠海发展的历史上写上了极为重要的一笔。而郭华雄作为当时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接待处处长,被安排接待邓小平。

  “我们一行人去深圳接小平,在那之前我还从来没有亲眼见过邓小平,只是在心里想,小平个子不高,身材一定是比较瘦小,谁知道见面一看,完全不是我先前所想的样子。他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虽然个子较矮但是显得很魁梧、很结实,精神特别好。”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一路都在向小平同志汇报工作,小平就一直专心致志在听,只有听到关键时候才插几句,提出他的疑问,看到他工作起来特别认真,在场的所有人都非常敬佩。”

  改革初期困难重重

  改革开放初期,珠海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当时香港某电视台出了一个谜语:内地有这样一个地方,只有一个红绿灯,一个警察,一条马路,请问这是哪个地方?答案是珠海。“当时的珠海城市建设很差,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拱北的一条路,我们一些朋友都笑称那是一条‘水泥’路,就是有水又有泥。”郭老笑着告诉记者。可见,改革开放初期的珠海经济特区是一个怎样举步维艰的情形。

  然而,经济的落后并不是当时珠海前进中最大的阻力,改革开放中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当时许多人的反对呼声。郭老回忆说,经济特区这一设想和行动在当时的中国遇到了不少阻力,从中央到地方,反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那时候我去广西火车站坐车,车站上就挂着大幅标语,写着‘坚决抵制来自广东的资本主义倾向’”。郭华雄回忆说,当时很多人认为搞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有很多名词,如“苏修”、“资本主义”、“搞复辟”等等,“一开始,特区的建设只是作为一个试点,当时珠海景山路的左边是特区,右边就不是了,它的区域最开始只有8平方公里,后来扩大到10平公里,最后才慢慢扩展到整个珠海。”

  “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邓小平来到了珠海,为珠海改革开放建设加油鼓劲。邓小平说,“你们不要怕错,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郭老至今仍记得当年在珠海宾馆,为了鼓励大家大胆搞建设,邓小平同志亲笔挥写了“珠海经济特区好”几个大字,这等于给珠海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干得好,就这么干!”

  确定了特区建设指导思想以后,珠海人民的建设热情极大的活跃起来,到处是工地,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天一小样,三天大变样,当邓小平第二次踏上珠海这片土地的时候,珠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来珠海,当时他已经88岁了,可是他老人家的记忆力还非常好,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我们经过了吉大的一个叫白沙河的地方,以前这里是要车子淌水过去的,后来,我们在河面上建起了一座桥,邓不平再次经过这里的时候就说‘以前这里是过水河,现在没有了,变化了!变化了!’那时候,九洲大道是重点施工地,一边是小山坡,一边是农田,小水沟,工人们就在那里夜以继日地呼啦啦赶工,黄土满天飞,小山也被推平了。景山路、凤凰路、九洲大道、人民路的雏形已经形成了,九洲港口正在开发,拱北那条有水又有泥的‘水泥’路已经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水泥路,整个城市的整体规划也做好了。”

  在建设大发展的同进,珠海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很好,至今还有外国使节来珠海后幽默地感叹说:“珠海的空气真好,可以装到瓶子里,出口。”这一次,邓小平更加肯定了他8年前的决定,也对珠海的前景更加充满信心。当年他在一片反对声中的坚持没有白费,现在珠海建设的这么好,改变的这么快,无形中对当年的反对派就是一种反驳,他高兴地说:“干得好,就这么干!”

  两次视察

  为珠海发展指明方向

  邓小平两次视察珠海,作为珠海发展史上有意义、有影响的两件大事,坚定了珠海人民办好特区,建设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给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珠海以巨大的鼓舞,也为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这两次视察,邓小平对珠海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些思想催生了其经济特区思想的成熟和邓小平理论的完善和系统化,为珠海的发展提供了行动的指南。从一定程度上讲,珠海及其经济特区的发展就是一部在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史。

  邓小平两次视察还对今天珠海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珠海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经过了创立、发展和再创新优势三个阶段。1979年到1984年为经济特区筹办和起步阶段,1985年到1992年为特区由内向型经济转向外向型经济、以市场为取向,加快改革与发展阶段,1992年之后为再创新优势阶段。邓小平两次视察承前启后,不仅在理论上解决了珠海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而且在经济总量、发展布局等方面为珠海今天的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历史昭示未来。邓小平两次视察时的音容笑貌和真知灼见将永远铭记在珠海人心中,启迪和鞭策着珠海人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

  链接

  邓小平极具历史影响的“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讲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总结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其二,邓小平还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发展,以开辟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勇气,决心实行全面改革,明确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使改革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其三,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突破了长期以来经济体制问题上“左”的观念的束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从而使我们国家开始逐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解决了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其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上,邓小平强调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指出这样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加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正是在南方谈话的指引下,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走进了一个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新阶段,一个明确了目标,加快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新阶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