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集中暴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01:25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谭志红)企业融资难一直为多方所关注,东莞决定拿出10亿元资金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题,让此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昨日上午,市政府召开“银企对话———破解企业贷款难题”座谈会,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企业共同探讨融资难题的出路。有银行方面人士透露,今年第三季度以来,银行中小企业客户经营风险开始集中暴露,上级银行高度关注东莞企业生存状况。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冷晓明说,座谈会是要给企业寻找“过冬的棉衣”。他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正在过冬。“银企座谈”就是要思考政府、银行、企业、担保公司如何共同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是要给企业找到一件“过冬的棉衣”,不要让企业“冻死”。

  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行长林平说,东莞及时安排10亿元财政资金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专项基金,实施中小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融资担保计划。这一计划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了银行和担保公司的风险,较好地照顾了三方面的利益与风险补偿。因此,企业、银行及担保公司应相互配合,以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发挥杠杆作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以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广东发展银行东莞分行的有关人士在座谈会上表示,今年初以来,东莞市一大批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一些企业关门或倒闭,引起了各家银行上级行的高度重视,一时间一些银行大有将东莞列为高风险地区的势头。

  据统计,2006年-2008年9月末,东莞的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分别为99.64亿元、151.75亿元和80.54亿元,占企业贷款增加额的比重分别为51.14%、73.15%和59.76%。2007年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比大幅提高。但是到2008年9月末,这一比例又有所回落,说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所加剧。

  冷晓明在会议上举例说,东莞一家企业向银行贷款10多亿元,但该企业经营出现了问题,让银行很被动。

  在座谈会上,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行长林平介绍了近年来东莞市信贷投放状况。至2008年9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为2422.99亿元,比年初增加205.05亿元,增长9.2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15.89亿元,比年初增加73.61亿元,增长7.81%;中长期贷款余额1229.9亿元,比年初增加72.92亿元,增长6.3%。

  他说,近几年来,东莞金融机构贷款呈稳步上升态势。2006年-2008年9月末,全市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775.21亿元、2217.93亿元和2422.99亿元,增速分别为19.64%、24.94%和11.99%,贷款增加额分别为291.42亿元、442.72亿元和205.05亿元。

  在过去多年里,东莞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到2008年9月末,这一比例虽然提高到57.7%,但是10月13日召开的市党政班子联席会议仍指出,这个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消费需求减弱,东莞不少企业订单随之减少。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众多因素,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雪上加霜。

  林平说,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导致银行对企业产生惜贷情绪,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更为突出。近年来,连续出现了几家大型台资企业风险状况,银行为控制风险相应地进行了贷款收缩。

  贷款难在哪儿?

  无抵押物无法贷款,这是中小企业的普遍难题。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物业产权不清晰的现象,企业赖以发展的物业很多因无法办证无法落实相关的抵押登记而难以在银行融资。东莞30年的高速发展,企业固定资产产权方面遗留了历史问题,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物业都没有产权证明。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表示,由于抵押登记难和办证难,银行难以为企业贷款。银行界普遍希望达到周边城市如广州、深圳的政策环境。另外,地上建筑物未办房产证时土地应能予以办理抵押、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未能按担保法予以正常办理等问题也亟待突破。

  工商银行东莞分行表示,中小企业财务体系不完善、产权不清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等,也影响了银行向企业的贷款。

  东莞银行表示,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其实质是经营难的表现。往往是企业经营困难导致资金紧张和融资难,而非融资难导致经营困难。

  林平说,企业应主动升级转型,切实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要逐步建立公司治理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增加合法有效的资产保障,企业应将未办证的土地、房产等资产完善法律手续,增加有效的抵押和质押资产。

  此外,广发银行东莞分行有关负责人还建议清理不必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据介绍,很多企业为节省一些地方性收费或其他非正常支出,宁愿隐藏资产甚至分拆企业,更不愿意促进企业上市。

  你说我不透明,我说你太保守

  东莞外资企业贷款率比较低。据统计,2006年-2008年9月末,外商独资和外资控股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分别为19.43%、15.7%和10.06%,呈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银行方面认为,这主要是受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三来一补”企业“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的影响。这类企业依靠收取加工费用维持经营,对银行信贷的依存度较小。

  但是,在昨天的会议上,企业方面就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苦衷。

  银行:导致东莞金融机构对外资企业信贷支持较少的主要原因是,东莞的外资企业中“三来一补”企业占了较大份额,由于其“两头在外、差额核销”的经营模式,财务整体运作在境外,外汇资金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差额才调回国内,金融机构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资金流状况,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形成了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贷款无法落实。

  一台商:虽然上述因素确实存在,但银行太过保守也是个问题。企业虽然有心改善“两头在外”的情况,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希望银行考虑企业的实际困难。

  工行拟增发贷款20亿元

  金融机构愿努力缓解融资难

  财政为企业融资提供贴息和风险补偿的做法,提高了金融部门的积极性。工商银行东莞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工行东莞分行开展了中小企业贷款专项营销活动,要求各支行在11月25日之前,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净增近20亿元。

  东莞市科技担保公司也表示,将在担保规模上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同时针对不同科技企业制定灵活的业务模式,点对点地帮助企业融资。

  还有部分金融机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为解决企业无抵押担保的问题,该公司与银行制定了不基于担保抵押的融资模式。

  林平建议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充分运用个人生产资料、财产所有权、财产使用权、企业经营权、知识产权、股权、承包经营权以及其他可用于担保、抵押和质押的财产或权益,并结合运用企业互保、联保、担保、贷款风险等多种形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中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他还表示,金融机构要简化程序,畅通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审批通道,对有市场、有效益、讲信用的优质中小企业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梁近东说,企业填写贷款申请表后,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要出具意见,企业如果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就可以进入融资候选名录。

  冷晓明透露,东莞正在就相关金融政策进行呼吁,如东莞银行与香港银行同城化、中小企业在港无障碍上市等,相信东莞的金融环境会越来越好。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