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市啤酒产量三十年增30多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10:20  北京日报

  

本市啤酒产量三十年增30多倍
5.2万 125.12万 2000年 2007年 1980年
本市啤酒产量三十年增30多倍
1980年7月13日一版
本市啤酒产量三十年增30多倍
1993年8月19日一版

  ■本报记者 窦红梅

  “顺脖子满脸淌汗的小伙子们举着暖水壶一个劲儿想往前挪;晒得满脸通红的姑娘们拎着铝壶、塑料桶,焦虑地向店内翘望;几位老人提着空酒瓶发着牢骚……”本报1980年7月13日刊发的报道《借问啤酒何时有》,真实地描写了当时人们在盛夏排长队打啤酒的场景。

  1980年,本市仅有2家啤酒厂,啤酒年产量约5.2万千升,市场奇缺。限点限量供应也只够卖两三个小时,啤酒成为短缺经济时代的代表产品之一。

  13年过去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报1993年8月19日刊发报道《京城啤酒时时有》,弹指一挥间,本市生产的啤酒半年产量就达到36.3万千升。除了地道的京产啤酒,北京人在家门口已经能尝到德国、捷克、奥地利等不同风味的啤酒。

  又15年过去了,北京人消费升级速度令人惊叹。如今,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啤酒产量世界第一,成了名副其实的啤酒大国。据中国啤酒协会的统计,北京2007年本地啤酒产量达到171.92万千升,是1980年全市产量的33倍。一方面北京市场有几十家中外啤酒品牌“群雄逐鹿”,另一方面,北京啤酒企业早已迈上国际化的征途,京产啤酒销往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30年中,北京本地的啤酒生产企业“用20年的时间跨越了世界大型啤酒集团100年的奋斗历程”。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济界和新闻界一场关于“生产目的性”的大讨论,把当时“重重轻轻”(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的指导思想扭转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目的”的轨道上来,啤酒生产在国民经济调整中脱颖而出,被列为短线产品而得以优先发展。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一股前所未有的合资风潮席卷了啤酒全行业,“中国啤酒市场,各国都要喝一口。”据公开资料,截至1997年底外资啤酒厂商签订了50个合资项目,世界排名前10位的啤酒集团均已通过不同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当时北京7家啤酒厂中的6家已全部中外合资并被外方控股,硕果仅存的燕京啤酒面临严峻挑战。燕京啤酒迎难而上,坚持走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名牌,他们引进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经历了品牌培育、规模扩张和自主创新的全部市场化历程,至今牢牢占据着北京80%以上的市场份额,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几天前,来北京看“鸟巢”游“水立方”的华侨张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初他在美国一家餐馆喝到了地道的燕京啤酒,口味新鲜清爽,感觉既亲切又激动,“这真是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啊!”随便走进北京一家大超市,货架上都摆放着燕京、青岛、北京、百威、嘉士伯、哈尔滨等众多品种啤酒,口味上也美不胜收——纯生、无醇、清爽、菠萝啤、柠檬啤……记者拿起一瓶“燕京纯生”看到,保质期长达1年,瓶身上面不仅有蓝色的“QS”质量安全合格标志,还有绿色食品标志,以及北京2008奥运会赞助商的五环及中国印标识。

  时光倒流30年,那时候的啤酒口味差,原料达不到“绿色”标准,企业更没有实力参与奥运会这个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中国酿酒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啤酒曾叫“隔周愁”、“隔月愁”,保质期只有40天,由于双乙酰含量过高,喝起来有股“马尿”味儿。但由于是“皇帝女儿不愁嫁”,质量如何都能卖得俏。现在可大不一样了,“隔月愁”变成了“整年鲜”,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啤酒的感观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包括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能耗、物耗,全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RJ046

  从“借问啤酒何时有”到“京城啤酒时时有”,再到中国成为啤酒大国……改革开放30年,啤酒从短缺经济时代的代表产品成为千家万户的普通饮品,啤酒本身也从“隔月愁”变成了“整年鲜”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