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想买内部发行书得托关系搞书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02:07  海峡都市报
想买内部发行书得托关系搞书票(图)
  1987年,福州东街口新华书店是当时最大的书店,图为当年举办的社会科学类图书展销。读者 杨北钊 供图

  本报记者张伟包华

  62岁的老苏住在福州长春花园。书房里,书架挡住了半面墙,其中,半数以上都是上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说起早年买书的经历,他打了个比方:“比现在买蔡依林演唱会的票难多了。”

  书票买的书标有“内部发行”字样

  老苏说,“文革”刚结束那会儿,图书出版市场还没完全放开。当时福州的新华书店就在东街口,分两层。一楼是普通老百姓可以用钱买的,不过书少得可怜,除了马列和毛选之外,就剩下《艳阳天》《金光大道》和《李自成》等“政治正确”的书;二楼是俗称的“内部书店”,一般市民免进,进了也白搭,那儿不收钱,而是收书票。

  凭票买书,现在听起来不可思议,那时却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事。用书票买的书,一般都有“内部发行”的字样,比如外国小说、战争和外交的参考书,甚至连后来风靡全国的《田中角荣传》,也只有一定级别的行政干部凭证件或介绍信才能买。这些书的出版前言中,往往都会有“阅读时注意分析批判”的话,这也算那个年代的特色吧。

  书票大都是新华书店印的,跟现在超市的抵用券不同,上头不是标面值,而是标书名。

  也就是说,哪个级别的单位发哪种票,哪种票买哪种书,都是规定死的,老苏当时工作的工厂不够级别,要想买书,只能托人走后门。

  《基督山伯爵》就是这么“买”来的。这套197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一共4册,共6元,那时,老苏每个月就赚40元左右。老苏说,最早听说《基督山伯爵》,是在一次出差时,听同宿舍的人谈起,心痒了,回来就四处托人买。朋友说这书太难弄,最后辗转了很多层关系,折腾了两三个月,才弄到书票。把书抱回来那天,老苏看了个通宵。

  供求严重失衡“黄牛”就冒了出来

  为什么不在书店看?老苏哈哈一笑,开架售书是后来的事了。改革开放之初,约有五六年的时间里,新华书店都是采用柜台售书,书店四壁摆上书架,架前透明的玻璃柜台将营业员和读者隔开。看到中意的书,就向营业员索取,不像现在的书店,有些连凳子都帮你准备好了,就是看一天也没人管你。

  那个年代,书太少,想看书的人又太多,供求严重失衡,“黄牛”就冒了出来。那时的“黄牛”,比现在倒卖演唱会门票的“技术含量”高多了,能搞到书票的,多少都有些门路,然后转了很多手,才流入市面。

  那时炒得最热的是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还是节译本,居然价格翻了一番,卖到十五六块,这已经是普通干部的半个月工资了,“相当于现在明星演唱会VIP座位的票价”。

  不过这样的局面没持续多久,随着上世纪80年代文艺出版的繁荣,书票也渐渐淡出人们视线,“黄牛”自然也没了市场。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