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次“擦边球”打出“最水”奢侈品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07:56  重庆时报

  

两次“擦边球”打出“最水”奢侈品展
奢侈品展上,很多首饰堆在一起卖本报资料图 李文彬 摄

  本报讯(记者 母国鹏)2008重庆国际奢侈品展览会名不副实的事件最近闹得沸沸扬扬。昨天,前深圳美莎展览公司员工透露,主办方“傍”“德国美莎”的牌子,才轻松吸引了众多商家参展。

  傍德国公司邀到商家

  2007年11月,一家名为“深圳美莎”的会展公司,在渝中区长江一路中华广场设立办公点,新招聘的几名招商人员向全国各地打着招商电话,随后,奔赴各地的各类展览会,向商家们递上“2008重庆奢侈品展览会”的邀请函。

  2008年3月,兰博基尼销售经理杨静宜正是在深圳的车展上,接到的邀请函。尽管展会的名字杨静宜很陌生,但美莎公司是德国办展会的腕儿,他思索后随即同意。就这样,在两个月内,深圳美莎公司的业务员一共谈成了100多位客户。

  然而,让商家们没想到的是,注册深圳美莎展览有限公司的是江西人缪海源,和德国美莎公司毫无关系。这正是缪海源打的第一个“擦边球”。

  合同只包含展位、展费等

  10月9日,2008重庆国际奢侈品展览会在南坪会展中心开幕,开幕当天,商家们就发现主办方在所有拱门和气柱上都写着“中国重庆国际奢侈品展览会”,这跟工商审核的名称相比多了“中国”二字,之后的展览奢侈品也是鱼龙混杂……

  “在展会开幕的第二天(10月10日)晚上,缪海源就通知我们把工资拿了赶紧消失。”深圳美莎一名冯姓业务员透露,缪海源知道展会败局已定,便决定一走了之。该业务员说,虽然展会有些“水”,但终究还是按合同举办了,“你不能因为电影不好看就退票吧。”

  受骗商家事后发现,缪海源和参展商签订的合同也很简单,只包含了展位、展费等内容——这是他打的第二个“擦边球”。

  在重庆赚走数十万元

  深圳美莎关于奢侈品展会的美好蓝图全都体现在宣传海报和口头承诺上,这也让执法部门很难定性。南岸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调查后发现,这起事件无法纳入经侦案件。

  经开区工商分局彭副局长表示,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的规定,深圳美莎提供了营业执照、场地和设施以及展会实施内容等信息,做了展销会登记,在程序上正规合法。他们对合同的调查也没有发现违法痕迹,目前正在搜集其海报、广告是否涉及虚假宣传的信息。

  深圳美莎的业务员透露,缪海源已经带着在重庆赚走的数十万元到了北京,重新注册了一家公司准备再办展览,他之前的电话号码现在谁也没法打通。

  “合同中要体现重要细节”

  会展业内人士涂先生表示,商家在选择展会时,时间、地点、主办方的组织能力、往届的效果、媒体宣传、厂家商家及消费者对这个展会的评价等,前期都应该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必须弄清楚这个展会能否很好地向专业观众展示产品以及企业形象、能否帮助企业发现客户、了解产品技术市场发展的最新趋势,提升企业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重要细节在合同中均要有所体现”。

  “我们提出打造会展经济,但如何规避这种‘水’、如何树立会展品牌……都值得反思。”会展行家表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