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元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09:53  大众网-齐鲁晚报
万元户(图)
  2008年10月,山东首位见诸报端的“万元户”赵汝兰的大儿子赵光泽(右)在家中高兴地拿出新华社当年报道时的照片。本报记者 戴伟 摄

  1980年4月18日,新华社播发一篇通讯《雁滩的春天》,报道了1979年末,兰州市雁滩社滩尖子大队一队社员李德祥,家里有六个壮劳力。当年从队里分了一万元钱,社员们把他家叫“万元户”。李德祥成为我国首个公开报道的“万元户”。

  1980年11月17日,新华社发表了记者李锦拍摄的一幅照片,报道了临清县八岔路公社赵塔头村一队社员赵汝兰,当年一家种棉花纯收入10239元。这是媒体首次报道山东“万元户”的消息,赵汝兰也成了山东首位见诸报端的“万元户”。这则摄影报道先后被国内外51家新闻媒体采用“万元户”一词也随之流行起来。

  “那时候他爹领着几个孩子,一天到晚扑在棉花田里。年底卖了棉花,家里一下子成了‘万元户’。从那时起,不但全家人的吃穿不愁了,而且当年就用卖棉花的钱,先后添置了5辆自行车、3台缝纫机、两块手表、1台座钟和两部收音机。”——我省首个媒体上公开报道的万元户女主人王立芬

  成了“万元户”都不敢跟人说

  “万元户”,一个上世纪80年代初很流行的词,也是许多农民羡慕的称谓。顾名思义,“万元户”就是收入达万元的户,或是家里有万元积蓄的户。在当时的农村,谁家能称得上“万元户”,就是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是先富起来的代名词。

  十个整劳力年收入一万多元

  赵汝兰老人已于2004年去世,他的老伴王立芬还健在,他的四个儿子都住在村里。2008年10月的一天,记者找到了赵汝兰的大儿子赵光泽位于村子东北部的家。

  赵光泽告诉记者,他母亲今年81岁,除耳朵稍微有点聋之外,身体还挺健朗。听说记者来访,老人放下手里的活计说:“屋里去吧,屋里去吧。”

  打开屋门,正对着的是一张方桌,两边各一把太师椅,桌子上面摆了一台座钟——北极星牌的。“说我们家当年成‘万元户’的事,就不得不说这台座钟。这就是用当年卖棉花挣下的钱买来的,28年了,一直还用着。”说着,王立芬将座钟搬到面前,拂去上面的灰尘。

  “1979年冬天,村里搞包产到户,父亲和我们兄妹几个承包了21亩地。1980年初,我在外当兵的二弟也转业回家。随后,我们家十个劳力又开垦了9亩荒地,一下子种了30亩‘鲁棉一号’。”赵光泽回忆说。

  “地是自己的了,干起活来也特别有劲儿。而且我父亲是干农活的老把式,侍弄棉花非常细致。那一年,父亲领着我们全扑在了棉田里。经常是带着水壶和干粮,在棉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赵光泽说。

  当年,老赵家30亩棉田,亩产平均200多斤。“不但产量高,而且价格也高。1980年,皮棉价格最高涨到了一斤2.7元。好收成赶上好价钱,挣钱自然就多了,呵呵。”

  赵光泽告诉记者,那一年家里收了6000多斤棉花,总共卖了17000多元钱。除去棉种、农药、化肥等投入,净落1万多元。当时新华社记者李锦来采访时,给反复算了多次,最终算出是10239元,其中还不包括棉田里套种、间种和补种的花生、芝麻、绿豆、地瓜等农作物。

  “全家人一年挣了1万多元,当时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赵光泽说。

  参观采访的人挤破了门框

  “当时新华社记者李锦正在我们这一带采访,他在我们公社的棉花收购站上得知俺家收了几千斤棉花,于是和县委一位姓熊的干事来我们家了解情况。因为刚刚实行包产到户,我们心里也没底。一下子卖了这么多棉花,生怕政策再变回去,所以当上面有人来问我们家当年的收入时,我父亲又‘害怕’了,吞吞吐吐只说没收几个钱。”赵光泽说。

  一旁的王立芬老人说:“从来没想到会成‘万元户’,一下子卖了这么多钱,我们倒真有点担心。刚卖了棉花那阵儿,就怕有领导到俺家来,总担心政策要变,地再收回去,那日子不就又回到以前了吗?”

  “从那时起,俺家的日子就好过多了,不但吃穿不愁,而且还添置了好多当时的‘大件’,当年就添置了5辆自行车、3台缝纫机、两块手表、1台座钟和两台收音机,一共花了不到2000元钱。新华社的报道,再加上添置这些‘大件’,使俺家一下子成了致富明星,到家里来参观、采访的人挤破了门框。近的有十里八乡的乡亲,远的有市里省里甚至国家的领导。各级领导来了,对我们一家勤劳致富说的都是一些肯定和夸赞的话。这些话,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好政策还会越变越好。”赵光泽说。

  >>资料链接<<

  我省农民身家30年涨了40倍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14.6元,提高到2007年的4985.3元,增长了42.5倍,年均增长13.9%。30年来,农民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1978—1983年,农村率先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983年,山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60.6元,是1978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8%。

  1984—1992年,农村改革迈向市场化阶段,这一阶段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多来自于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一产业,其收入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0.6元,增加到1992年的802.9元,年均增长9.3%。

  1993-1996年,农村改革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农民收入高速增长。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幅提高,使农民空前增收,连跨1000元、2000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996年的2086.3元。

  1997—2003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收入缓慢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86.3元,增加到2003年的3150.5元,年均增长6.1%,比同期GDP年均增幅低4.7个百分点。

  2004—2007年,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农民生活消费开始恢复性增长。农民增收出现重大转机,农民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85.3元,比2003年的3150.5元,增长58.2%,年均增长12.2%。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