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侨资回乡30年:感恩报国 桑梓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11:59  观察与思考

  -蔡恩泽

  人们还记得,30年前,中国开放之初那个明媚的春天,香港美心集团董事局主席伍沾德携女儿伍淑清飞来北京。此 行他们父女俩完成了一个共同心愿:在中国大陆注册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持有001号经营执照。伍氏父女注册的北京航空 食品有限公司,为中国侨资企业的开创书写了精彩的第一笔。

  30年来,侨商乘着祖国改革开放的东风鱼贯而入,回归故里,投资兴业,支援国家建设,回报祖国的哺养。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侨资和侨属企业的层次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 重要力量,形成了与祖国内地企业合作双赢的局面。

  赶上祖国好时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揭开了中国利用外资的序幕。从此,作为外资 的重要组成部分,侨资赶上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好时光,广大侨胞怀着感恩报国的桑梓情结,回国投资。

  从1979年到1991年的13年间,侨资在华起步试水,小心翼翼地探求中国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东方市场。

  1979年1月,邓小平在与荣毅仁等工商界领导人谈话时,特别指出:“我们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 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

  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在中国合资经营的企业有了法律依据。1980年 8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标志着中国利用包括侨资在内的外资工作进入探索和试验阶段。

  1990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时提出了“海外几千万爱国侨胞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 ”的论断。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对外开放渐次推进,初步形成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推进的格局。

  此时,中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艰难探索期。海外华侨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中最积极最热 情的一支力量,在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情况下,给中国带来了大量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 速发展,也为其它外资进入中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但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绝大部分的侨商直接投资来自于港澳台地区,而来自于欧美日的跨国公司投资则占很小比例。

  在我国利用外资取得初步进展的同时,受根深蒂固的“左”的思想观念影响,对利用外资的批评甚至责难也聒噪而起 。这就是所谓外资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一时间,侨资徘徊于祖国国门之外。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1992年春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大胆利用外资是一 项全新的事业。

  1992年,以浦东为龙头的6个沿江城市、以珲春为代表的13个延边城市和以太原、兰州为代表的13个内陆省 会城市开放。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至此,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

  这一时期,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仅在1992年 当年就比1991年增加一倍以上,超过了100亿美元。到1996年,更是突破了400亿美元大关。伴随着各种投资软 硬环境的不断改善,不仅外国直接投资逐渐居于主要地位,而且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有了显著的增加,旅居欧美的 华商也加大对祖国的投资力度。

  这一时期,侨商对祖国的投资也进入了活跃期。1992年乘着邓小平南巡讲话东风,侨居印度尼西亚的黄奕聪率全 家赴大陆考察投资,开始了金光集团在华发展的历程。10多年来,金光集团的主导产业—亚洲浆纸业,即APP发展迅速, 在长江三角洲及海南、广东等地投资建设了12家现代化大型造纸企业、10家造林企业,以及1家建设中的百万吨级浆厂, 形成以金东纸业、宁波中华纸业为核心的年产240万吨,全职员工2.8万多人的大型制浆造纸集团。这两家企业也是20 02年全国外资企业纳税百强,2002年又双双荣获“2000至2002年度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称号。

  2001年12月,中国敲开WTO大门,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之一,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外 资在华投资也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阶段。

  中国兑现了申请加入WTO的承诺,在扩大开放、降低关税、保护外资等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中国市场完全融 入了国际社会,连一向视为禁区的军工产业也向外资伸出了橄榄枝。

  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外资来源的多元化和形式的多样化。外资在中国的市场和法律环境进一步提升,外资的规模 和质量水平也不断提高,并购成为外资切入中国市场的主导形式,研发和服务业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利用中国市场营造 全球竞争优势成为外资的主要目的。

  而创业于上世纪90年代的侨资高新技术企业,此时大多已进入成熟期。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走全球化的发展之 路—在第三代卓有远见的侨商领导之下,侨资企业已经步入上市冲动期。

  这一阶段江苏引进外资已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侨资约占据半壁江山。2007年引进侨资62.18亿美元 ,创下江苏侨务系统历年来引资数额新高,是2006年的3倍。去年,全省侨办接受各类捐赠达4亿多元,亦是往年数额之 和的3倍。如今,江苏省有8万多家外资企业,其中5万多家是侨资企业。

  强大的同盟军

  改革开放30年来,侨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份额与日俱增,给中国带来巨额的资金、庞大的项目、前卫的技术,还有 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成为名副其实的“同盟军”。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30年来,外资挺进中国市场渐次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 密集型产业转变,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转变。

  正是外商投资的与时俱进和持续升级,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权威数字表明,中国 在1990年代10.1%的年均增速中,外商直接投资的贡献在3%左右,也就是说,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 0%左右,其中侨资的贡献功不可没。

  侨资企业对中国开放和建设的贡献,简要概括有“三最”:即来得最早,数量最多,投资额最大。

  在江苏经济建设辉煌成就中,侨资写下了一个个“第一”的辉煌篇章。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轴承钢生产企业—江阴 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是侨资,中国最大、亚洲第一的木材深加工基地—苏州维德工业城是侨资,中国化纤行业中的佼佼者— 苏州俐马化纤工业有限公司是侨资。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江苏省侨商总会会员企业累计销售收入260多亿元,出口创汇近21亿元,纳税总额 20.3亿元;新增投资项目近100个,投资总额43.7亿元;捐助公益事业2430多万元。

  在浙江省温州市,“华侨经济”多年来一直反哺温州经济,已成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遍布全球的42 .5万名温籍侨胞,创造出了温州经济中的“80%现象”。所谓“80%现象”,即温州市侨资企业数量、投资额均占三资 企业总数及总投资额的80%。到2007年底,温州市累计批准侨资企业逾1800家,总投资超50亿美元。

  —加大中国出口贸易。30年来,外资企业在中国外贸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在中国加入WTO后尤为明显。1995 年,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为47.7%,到了2004年便已增至57.1%。而在1985年和1990年时,所 占比重仅为3.4%和17.4%。

  外资企业在促进中国出口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通过技术外溢的方式带动了内资企业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进 一步促进了经常项目的贸易顺差,最高峰的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可以说,外资企业在推动中 国对外贸易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譬如温州市,外贸出口总额的80%直接或间接来自华侨和侨资企业。而在侨乡福建、广东一带,出口创汇中,侨资 出口份额均占大头。

  —缓解中国就业压力。侨资企业将中国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列为亚太地区之首。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外商看好中国 市场的重要因素,57%的侨资企业认为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其投资获利的主要源泉,93.4%的侨资企业对中国的劳 动力资源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

  外商投资企业大量地集中于新兴领域,实际上是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扩大了就业场所。外商投资企业吸纳的就 业人口已近5000万,如果加上外贸和劳务输出涉及的直接就业人口则达上亿人。研究显示,中国平均吸收1亿美元外商直 接投资便可创造2900多个就业岗位,这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就业的压力,这其中也有侨资企业巨大的贡献份额。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解决震区灾民的就业难问题,侨资企业踊跃参加中国侨联组织的“侨商心系灾区,相助万人 就业”活动,浙江9家侨资企业赴川向受灾群众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

  浙江省侨联的官员介绍,浙江侨资企业为四川受灾群众提供的岗位种类很全,既有泥工、木工、钢筋工等技术工种, 又有营销总监、厂长助理、区域经理等中、高层职位。受灾群众只要到公司工作,公司不但报销交通费,还提供床单、棉被、 洗漱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今后,浙江还会有更多的侨字号企业到灾区招聘。截至7月底,除了此次赴川招聘以外,浙江全省共 有89家侨资企业已通过四川省侨办向地震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共计3005个。

  有阳光也有雨雪

  在全国千万侨资企业中,有一批实力雄厚壮大的企业明星脱颖而出,成为侨资企业发展的耀眼亮点。

  创立于1992年、有着侨资背景的南京金鹰国际集团,是南京市首家批准成立的大型多元化外资企业集团,目前总 资产超过60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逾万人。下设金鹰国际房产、连锁百货、商业流通、汽车营销、软件科技等业务集团,致 力于在中国最具消费潜力的城市深度发展。集团拥有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所开发的金鹰国际商城,以其214米之超然高度 成为南京城市现代化首推标志性建筑。集团曾荣获“南京市十大支柱产业20强龙头企业”、“最佳外商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1998年被国家外经贸部评为“中国外资企业500强”;2003年集团被国务院侨办表彰为“2000-2002年 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

  生产规模雄居国内汽车玻璃行业第一的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拥有同行业中最大的 全国汽车玻璃销售网络,曾被《新财富》杂志评为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百强第四名。该公司在美国、大洋洲、日本和俄罗斯的 维修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15%、7%和10%,在东南亚、欧洲市场也有一定份额。

  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是福建惟一一家中外合资铝箔生产厂家,先后从法国、德国、瑞士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铝箔生 产设备和先进技术,按照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经营。其生产的“达顺牌”高档铝箔产品,技术水平 为国内一流,后经法国专业技术权威部门鉴定,已达欧洲同类产品水平。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已完全替代了进口产品,并在该 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公司的年产值3亿元人民币以上,成为全国这一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这些大而强的侨资企业,其规模、效益和全球化业绩都令人瞩目。不仅为千万侨资企业提供了榜样和示范,也展示着 侨资企业发展的光明前景,与内地企业合作双赢。

  但侨资企业发展中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阴沉的雨雪。侨资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样不可等闲视之。

  首先,侨资企业的投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比如在一些乡镇,对侨资企业的行政干预比较多,税费负担重,尤其是一 些行政收费居高不下,让企业难以接受。在工商部门的统计归类中,侨资企业没有单设类别,使得一些有关维护侨益的法规、 政策不能及时落实或惠及企业。有的地方信用缺失,诸如中方的配套资金落实、中方土地使用权限、中方所能提供的配套设施 等情况,在签约前不能实事求是地告知,而是欺骗和隐瞒。

  其次,侨资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过分发展、工业增长缓慢、产业档次低,第三产业多为房产、娱乐、旅游 、餐饮等传统项目,新型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很少;工业项目集中在资源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小、高新 技术和高附加值项目少。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关联度低、产业科技含量低,产业颈多,产业链短,这“三低一多一短”成为侨 资企业现状的集中写照。

  再次,利润空间缩小。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加上近年来人民币连续升值,侨资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日渐攀升,因而 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力度明显降低。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近年来侨资的投资份额在外资企业中所占比例有所回落。

  广阔市场前景看好

  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杰出华商大会发布的《2008全球华商发展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海外华商 实力的不断增强,目前全球海外华商总资产已达50万亿人民币,华商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群体。

  侨资抢滩中国,除了报国情结,也是瞧准中国这个“金砖四国”之一的新兴国际市场,可以创造巨额的利润。

  30年来,全球华侨华人参与中国改革开放作出了许多贡献。对于今后的发展,马来西亚常青集团执行总裁张晓卿认 为,华侨华人更将扮演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的独特角色。因为华侨华人既秉承中华文化,也积极吸纳西方文明,这种 中西合璧、交融通达的双螺旋文化基因结构,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最佳桥梁。

  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监事长屠海鸣则认为,改革开放初期,侨资企业主要从事来料加工等低端业务,而今后,侨 资企业将走向“三创一主”,即,创意、创造、创新和自主加工。屠海鸣说,目前,经营、管理对侨资企业来说都不成问题, 但技术创新方面则显不足。他希望,在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这个平台下,侨资企业能够共享技术研发成果,减少研发风险, 政府也能在这些方面给予政策帮助。

  而眼下中国中小企业正面临转型的历史考验,侨资企业也不例外。

  “我们现在的生存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的成绩不是做世界工厂,而是树立自己的品牌,要强调自主创新,要把精力 和财力放到研发上来。”苏州海协会顾问、香港维德集团主席庄启程的一席话发人深省。

  被大家亲切称为“老前辈”的庄启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创办香港维德集团,1981年投资江苏苏州,创办维德木 业,被誉为“江苏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名列中国外商投资企业500强。

  庄启程认为,经过30年的风风雨雨,苏州侨资企业的规模、质量、结构都得到很大提升。但随着贸易壁垒、摩擦的 逐年增加,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举步维艰。而人民币升值压力,导致“中国制造”价格竞争力面临新的挑战。侨资企业要 集聚产业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必须转型升级。

  庄启程的远见卓识代表了广大侨商的心声。

  而9月27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中国侨商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讲话,更坚定了广大侨商对 祖国投资的信心。

  习近平强调,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境内外各类投资者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 进行的创业活动都是应当受到鼓励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依法保护广大侨商的合法权益,积极为他们参与祖国建设创造各种有 利条件。各级侨联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归侨侨眷、海外侨胞之家,坚持以侨为本,热情为侨服务,努力团结侨界群 众,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在传递一个信号:日益繁荣强盛的祖国将为侨资回乡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侨资在祖国内地的前景看好。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专题 观察与思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