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战”老兵重访沈阳盟军战俘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01:49  沈阳网-沈阳晚报

  

“二战”老兵重访沈阳盟军战俘营

  看旧址

“二战”老兵重访沈阳盟军战俘营

  按手模

  当年,战俘在这里被关押了三年的时间

  “希望从此能将那段难忘的经历留给美国,留给中国,留给世界,留给后人。”10月16日10时,今年91岁的盟军战俘艾德华和“二战”老兵们重访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并向战俘营旧址纪念馆捐赠珍贵的文物和史料。

  故地重游

  浮想联翩

  镜头

  1

  来到“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当年的格局仍未改变——一栋战俘居住的二层小楼,一栋日军看守人员的平房宿舍,一座水塔和烟囱等建筑物,此外,还有北侧的锅炉房和卫生所等建筑。

  老兵回访团的成员们走进盟军战俘营一号营房。今年已经80多岁的美国老兵普素告诉记者,宿舍的环境变化真大呀,当年战俘住在这里时根本没棚顶,屋子里用炉子烧煤,一到冬天,北风直接灌进屋里,非常寒冷。

  如今,营房的一楼用来做文物专题陈列,二楼的整个大厅摆放着数十张双层木床。据介绍,这些都是按照当初战俘生活的原样布置的。从今年的3月开始,纪念馆就开始对营房进行修缮。为还原历史,走廊里被装饰得黑暗、狭窄,狭小的窗户遮挡了大部分的阳光。

  战俘营里的

  感人事

  镜头

  2

  据介绍,“二战”期间,在被关押的近3年时间里,盟军战俘们饱受摧残,但中国工友和百姓在自身处境非常艰难的情况下,还冒险尽其所能帮助战俘。“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关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艾德华老先生眼含热泪回忆起当年。那时候,战俘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早上喝一碗汤就去干活了,晚上回来又是一碗汤。战俘们饱尝饥饿、疾病和毒打的滋味,以致大批战俘长眠于战俘营。艾德华老先生动情地说,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中国工友为他们提供地图,被日军抓获后,受到了严刑拷打,仍然坚决不供出他们的去向,患难中真正地见证了中美人民的深厚友谊!

  捐赠文物

  缅怀逝者

  镜头

  3

  “二战”老兵回访团向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纪念馆捐赠了9份珍贵的史料和图片,还有四把战俘被解救时留下的军刀和一枚勋章,还有一本全英文回忆录和战俘们在囚禁的战俘营中画的漫画。老兵艾德华、普素还为纪念馆分别按留下了手模,手模将会保存在纪念馆里。目前,纪念馆里已经保存了31位盟军战俘的手模。

  “从1942年11月11日至1945年8月15日,这里共收押了2000多名盟国战俘。”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学告诉记者,日本投降前,曾向海外驻军包括向沈阳战俘营发出秘密指令,命令转移或遣散曾虐待过战俘的日本军人,并销毁一切不利于日本的文件。这种销毁证据的做法就是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和欺骗历史。

  美英战俘回国后,大多对这段历史只字不提,他们将其视为人生的耻辱,尘封在渐行渐远的记忆里。如今,沈阳市政府对“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进行改造,并建纪念馆,以再现这段活生生的历史史实,并昭示后人。

  本报记者 齐晓棠

  实习生 刘莹莹

  摄影 王晓辉

  实习生 王舜天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