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沐川林改:撞开林农致富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04:3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资源活了,农民富了,山更绿了——

  ■ 杨旭 左富焰 本报记者 余向华

  车进沐川,眼中尽是一望无际的郁郁葱葱。温润的空气传递着沐川林改的“底气”——森林覆盖率67.5%,空气湿度常年在80%左右。

  在全国林业改革中,四川没有缺位。2004年7月,沐川县率先在全省启动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围绕“明晰所有权,放活使用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总体改革思路,采取产权到户、到人,还山、还林、还利于民的政策,全面推进林改工作。

  4年光阴荏苒,全县已对涉及5.95万户的134.33万亩林地进行定权确认,共颁证6.3万本。全县完成成片荒山造林13.6万亩,四旁植树378万株。2007年,农民人均从林业上直接获得收入102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1.42%。

  林区“通”路 绿山生“金”

  以林权换路权,沐川走出了一条林改新路,一条条通畅的山区公路因林改而生。

  永福镇星海村的林农第一个 “吃螃蟹”。村民代表大会开了20来次,村民李泽坤和村组一二十家农户一起,在林权转包协议上,将鲜红的指印摁满了几页纸。

  李泽坤一家四口坐拥170亩竹林地,但在林改之前,还不能“靠山吃饭”。山下,一吨竹子要卖200余元。而他家的竹子一吨只赚几元钱。阻断李泽坤和村民将漫山竹子变现的,是一条2尺宽的烂泥路。

  转机发生在2004年底,翠湖苑公司提出:“把经营权转让给我们,我们来修路。”

  “2005年春天,两个月间,我们至少开了20次会。讨论干不干、怎么干。”林权转包协议书上写明,农户转让15年的经营权给翠湖苑公司,翠湖苑则负责投资修建林区公路。2005年6月18日,山间小路拓宽成林区公路,投资170万元,全长6.5公里,绿山由此生了“金”。

  2005年7月,林业大户刘作池与村民商议,买下下坪村1700亩林地15年使用权。前提是修好进山公路,另外,每年每亩林地支付村民200元。

  林改4年,沐川共投资6000万元,建成林区公路622公里,其中仅业主投资就达4000万元,建成420公里。

  “死”钱变“活” 林权证变信用卡

  “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只是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如何迈开林改第二步?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上,帮助林农把‘死钱’变‘活’。”沐川县县长黄伯勇说。

  2007年10月9日,杨村乡碑坪村林农刘建华从信用社里领到了40万元贷款。抵押物是他的5本林权证中的一本。

  林改后,刘建华的每亩林地每年净利润在400元以上。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又有林权证作保障,刘建华不再满足于承包的900亩林地。几年下来,刘建华从碑坪村、梭堂村、黄沙村等村的村民手中租赁荒山荒坡1500亩,种植柳杉。如今,他成为2400亩林地的拥有者。

  从峨眉到沐川投资林产的郭明聪,是随着林权改革来到建和乡的首批业主之一。2006年,郭明聪通过抵押林权贷款100万扩大了规模,尝到甜头后,今年又抵押林地换来了80万的贷款用来维修山区公路、扩大林地面积、扩大木材加工厂规模。

  林权抵押贷款破解了林农“贷款难”,盘活了森林资源。4年间,沐川县已办理大宗林权抵押融资41宗、7074万元。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林改激发了沐川林农耕山的热情。

  14日下午,梭堂村四组的林地里,穆长安和几个林农正在半山腰除草。穆长安说,“发了林权证,山是自己的了,我们把山当田管,把树当粮种。这可是我们的‘绿色银行’哟!”

  “林改4年,林子越砍越多,管护越来越好!沐川林业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生态建设取得质的突破,‘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局面已经形成。林改为沐川建设四川生态经济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沐川县县委书记廖克全说。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