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州老房子期盼新活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07:16  解放日报

  最近,在大诗人白居易于苏州任刺史时开挖的山塘河边,昔日的“鲍传德庄祠”换上了“传德堂”新牌匾,破败的厅堂院落已被修葺一新。“像这样的宅子,找遍苏州也不会超过20处。资源紧缺,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这个项目的开发商新沧浪公司总师办主任叶青笑言。然而,原定9月下旬为传德堂举行的拍卖会,却被一再推迟。

  可是,与传德堂同是苏州城内“控保建筑”的中山堂,却顺利迎来新主人。建团58年的苏州市滑稽剧团,不花一分钱就迁入“观前玄妙观”三清殿北面的中山堂新址办公,中山堂由此也获得新生。苏州控保建筑的不同活法,带来诸多启示。

  “上市拍卖”有价无市

  所谓控制性保护建筑,是指尚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又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居、寺庙、祠堂等建筑物。“苏州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保、省保、市保和控保五个等级的老宅。只有市保以上建筑才可享受专项资金维修,控保建筑很难顾及。”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杨振彬无奈地表示。传德堂在上世纪80年代,曾由房管部门花费200多万元修复。可空关20多年后,仍露出破衰相……政府不得已将其出售给开发商,由开发商修复后再推向市场,“希望老房子过得好一点”。

  控保建筑推上市场,传德堂已不是第一次,但始终好事多磨。早在3年前,位于东盛家带小巷的“葑湄草堂”也曾在上海开拍,参考价高达5600万元,可无人交纳参拍保证金,导致拍卖流产。最终被一神秘买家私下以未知价格买走,且一直空关着。此次传德堂上拍又颇多不顺,让人不禁疑惑这些老宅子究竟价值几何。无独有偶,在9月底的一次拍卖会上,最低起拍价只有618万元的苏州东山三处控保建筑———同德堂、修德堂和容春堂全部流拍,拍卖会持续不足30分钟。

  新沧浪公司董事长史建华告诉记者,传德堂具有同类建筑所不具备的三大优势———门口通汽车,有宽敞停车位;周围没有高大建筑影响视野,私密性得到保障;有房有院,基本框架完整。尽管如此,但迟迟不能确定最终拍卖日期,让人不禁为传德堂前景捏把汗。

  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苏州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尹占群看来,不论拍卖结果如何,都值得欣喜:“这些控保建筑走向市场,为苏州众多控制性保护建筑找到了一条新的生存之路!”苏州曾在2002年出台《古建筑保护条例》,其中第十五条明确提出: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用控保建筑,控保建筑可以作为参观游览场所和经营活动场所。杨振彬说,“与其让这些老宅破败下去,不如让它们通过这样的方式重获生机。”

  老宅由私人买下,固然可以解决维护修缮难题,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这些历经岁月沧桑的老房子,会不会被改建得面目全非?尹占群表示,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买家在与房产公司签署合同时,必须再签一份《控制保护建筑保护管理责任书》,同意遵守有关规定,除安装基本生活设施外,不得任意改变和破坏原有建筑的布局、结构和装修,不得任意改建扩建。文物局也会定期上门检查,一旦发现有不符规定的情况立即要求整改,并按《条例》进行处罚。”不久前,苏州市文物局就对一处将原有屋檐改为宫廷式屋檐的私人控保建筑下发了整改通知。

  既然私人购买控保建筑得到了文物部门支持,可为何成交者寥寥?“当初买下传德堂时,已经破败得不成样子了。请了相关专家和专业施工队,投入上千万元,花了3年时间才恢复成现在的样子。这还不包括当初向政府购买时花费的1000多万元相关费用。”叶青告诉记者,“这样的投入和时间周期,随之带来的高昂售价,显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承受得起的。”另一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许多老宅内有几户甚至十几户、几十户居民。杨振彬坦言,“七十二家房客”导致产权关系复杂,光谈判搬迁就不是一件易事。曾有很多人表达购买意向,最后都因此望而却步。

  夹缝里找出新活法

  苏州方面专家介绍,在目前客观条件下,控保建筑的“新活法”主要有3种:一是由政府出资整修后租给企业、个人使用,每年收取一定数量租金。今年7月,位于苏州辛庄上塘河北岸的原安徽会馆,就以每年31万元租金出租给了苏州一家民营企业;二即传德堂模式,由开发公司将产权买下,修缮后进行市场化运作;第三种办法是由海内外人士买下古建筑用作公益或慈善事业。而这些“新活法”的前提,必须获得法律法规的支持。截至目前,全国只有苏州实行了针对控保建筑的《古建筑保护条例》;杭州虽在去年8月公布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但仍处于立法阶段。遗憾的是,目前苏州200多家控保建筑中真正开始上述3种“新活法”的并不多。

  苏州滑稽剧团搬迁至中山堂办公,似乎走出了一条控保建筑的新活法。剧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搬往中山堂属于“政府土地置换”,剧团不用拿出一分钱,只需负责日后的维修。政府希望借其迁址至苏州观前街闹市的机会,对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营造出文艺面向大众的氛围,增加传统剧种与市民的亲密接触机会……众多新活法的探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控保建筑及其主人怎样才能活得“滋润”。


本报记者 朱 晨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