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塑进入“同治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07:45  深圳特区报

  

台塑进入“同治时代”
2005年,王永庆捐赠的首批20例人工耳蜗的植入手术在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启动。 韩艺冰 摄
台塑进入“同治时代”
2005年,王永庆斥资2亿元人民币,按五星级标准在洛阳兴建的“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开始投入试营业。巩卫东 摄

  自2006年王永庆辞去董事长职务之后,台塑集团就进入了由职业经理人和王家第二代联手管理的“同治时代”。如今传出王永庆辞世的消息,台塑接班人问题也备受瞩目。而王永庆留下的,除了打着家族企业烙印的台塑成为家族企业成功范本之外,还有很多。

  退休后不过问具体事务

  王永庆在多个场合多次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王永庆的这句话被台塑集团员工奉为经典,被国内外企业管理者称为”王永庆法则”,也奠定了王永庆在台湾企业界“精神领袖”的地位。

  与多数企业家的发家史相近,王永庆最初也是以销售的身份挖到自己的第一桶金。王永庆自16岁开米店时就开始展现出了超强的营销能力。在挨家挨户推销大米时,王永庆还免费给居民掏陈米、洗米缸。照现在的话说,王永庆向客户提供的是个性化服务,在维系客户关系上逐渐占了上风。米店生意的红火,让王永庆在短短几年内筹办了一家碾米厂,同时完成了个人资本的原始积累。

  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工业局”推出一系列工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美国援助兴建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时年38岁的王永庆大胆接手了当时这一无人看好的项目,成立了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在塑胶领域大获成功的王永庆先后成立了南亚塑胶工厂、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等一大批企业。

  可贵的是,在王永庆执掌之下,台塑似乎避免了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痼疾,成为很多欧洲经济学者和知名大学对家族企业的研究范本。一些外国机构投资者甚至给出评价,只要王永庆还在一天,其家族就不会出现纷争。

  2002年,王永庆宣布退休,不再过问集团的具体经营事务。2006年6月,王永庆卸任董事长,职位由原台塑总经理李志村接任,王永庆弟弟王永在的长子王文渊升任总裁,副总裁一职则由王永庆的女儿王瑞华担任。此后,台塑集团进入由职业经理人和王家第二代联手管理的“同治时代”。但王永庆和王永在兄弟仍是台塑集团的精神领袖。

  目前,台塑集团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台湾是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台塑集团下辖公司员工总数近10万,资产总额达2.5万亿新台币。

  已向第二代交棒

  自2006年王永庆辞去董事长职务之后,台塑集团就进入了由职业经理人和王家第二代联手管理的“同治时代”。随着王永庆的辞世,接班人如何确定,“同治时代”的台塑要如何走,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有报道称,其实早在2001年台塑集团就已经成立行政中心决策单位,也就是所谓的“六人小组”,当时包括台化的王文渊、王文潮、南亚的吴钦仁、台塑的李志村、长庚生技的王瑞华、台塑集团总管理处的杨兆麟,另外在2006年多加了台塑生技的王瑞瑜,这个“七人小组”是由王永庆规划的第二代接棒人选。

  据了解,这个行政中心设立了总裁和副总裁,由王永在规划,包括台塑所有对内和对外的事情都由七人小组决定,但虽然七人在2006年就已经决定,但重大查核等还由王永庆和王永在从旁指导,因此在王永庆辞世之后,则由王永在督导。

  台湾当地媒体指出,目前行政中心的七名委员分别代表三股力量,王瑞华、王瑞瑜是王永庆的代言人,王文渊、王文潮则延续着王永在的影响力,李志村、吴钦仁、杨兆麟是追随王氏兄弟的多年老臣,作为第三方力量,可以弥补第二代王氏决策人在专业层面的不足,同时充当第二代之间的润滑剂。

  有熟悉台塑集团企业文化的人士指出,这样的人事安排表明在王家第二代接班人当中,仍无一人可以单挑大梁,无法让王氏兄弟放心地把权力移交到一个人手中。(张婷)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