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辉耀的开放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10:08  《人物》杂志
王辉耀的开放人生
王辉耀和儿女一起在雅典。

  文/赵力霏

  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人情不自禁地集体追忆着30年前的这一创举。

  王辉耀,在他的新书《开放你的人生》中,这样诠释“开放”一词——“与其说‘改革’是30年前在历史语境中的突围政策,毋宁说‘开放’才是当今世界浩荡发展的必须选择;与其说开放是宏观的国家意图、社会行动,毋宁说开放是指向我们每一个体的生活方式、人生愿景,开放人生是个人发展的成功之道。”

  在这里,王辉耀的身份是一部励志书的作者。

  之前媒体对王辉耀的描述里,则有这样一些模块:“海归、加籍华人”,“改革开放后最早在国外获MBA学位的大陆华人之一”,“加拿大第一位出生于大陆的华人外交官”,“整天开着他的老款奔驰往来于北京各大写字楼和高档会所”… …

  而王辉耀的名片上,写了14个主要头衔: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 中国政协北京市委员会顾问……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

  采访约在下午三点,迎面走来的王辉耀,高大、干净,略显疲惫。修剪得非常整齐的指甲,和熨烫得柔软而妥帖的淡蓝色棉质衬衫,都告诉你,面前这个男人在生活上的安适。

  他是四川人,在四川长到20岁,但怎么也无法把他放进有关四川人的那个框框里。事实上,在他身上,已经模糊了一切地域和身份的界线。你既不会觉得他是北方人,也不觉得他是南方人;既不像书斋里的知识分子,又不像纯粹的商人;但又每样特质都有一些。如果一定要形容他,就只能用“儒商”这个词了。

  王辉耀出书,这不是第一次。早在10年前,他就出版了《我在东西方的奋斗》,发行10多万册。

  而今刚至知天命之年的王辉耀,和他的同龄人一样,青春年少时曾在贫穷的乡下白天挖粪种地,晚上和老鼠、煤油灯为伴。当他今天于觥筹交错间,或飞越在太平洋之上回首往事时,两种生活的差异之大,难免会有前世今生之感。也因此,命运这个词对他来说,格外地有意味。而对“命运”的思考,也贯穿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

  在《我在东西方的奋斗》中,他说,“命运不是机遇,而是一种选择。”“命运从来都不是一种可以等到的东西,而是一件需要去完成的事情。”从以上两句话以及最新的书名《开放你的人生》中,似乎可以提取出王辉耀人生之旅的关键词— —以改革“开放”为契机,主动“选择”,勇于行动,去“完成”(成就)一个丰富的人生。而王辉耀的人生经历本身——他的每一次选择,面对人生的每一次主动出击,就是一个生动的励志故事。

  爱上读书的男生

  苦难让人早熟。王辉耀的苦难从童年就开始了。由于父母都是铁路工程师,必须经常待在工地上,王辉耀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住校”,经常周末也不能回家。小学继续住校,却遭到高年级生的欺负,他们在他床上乱踩,吐口水,让他伺候他们,没收他的零用钱。

  一年级下学期“停课闹革命”,王辉耀只能寄住在别人家里,说话不能大声,吃饭吃不饱。有一次捡到二两粮票,王辉耀立刻冲到饭馆,买了二两白饭,风卷残云般吃光了。这是他“吃得最香的一顿饭”,也是“体会饥饿最入骨的一次”。没有父母撑腰的王辉耀,仍少不了受欺负,有两个孩子甚至经常拿他比赛打耳光。当然他后来也学会了反击。但这些儿时的经历,却让他看到了人性中的丑和恶,同时也培养了他永不言输、奋发努力的性格,因为他坚信,他“终将长大,终将远行”。

  后来,为了照顾他和弟弟,母亲中断自己的事业,从一线工地回到单位的留守处。出身书香门第的母亲坚信读书的价值,为停学在家的兄弟俩买来大量的书籍,并订阅了《参考消息》等报刊。在那个人心纷乱的时节,王辉耀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支柱——读书。只有在读书时,他才感觉自己真实地存在着,不断地强大着。

  但爱书也使他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挫折。初三时,王辉耀和几位同学一起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一起探讨读书心得。为了看到当时学校图书馆禁止外借的好书,他和读书会的两名同学于一个夜晚撬开了图书馆的大门。不幸的是,他们碰到了正在巡逻的民兵(就是同校的几名高中生)。三人被带到审讯室毒打,被抄了家,又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被宣布了处分决定。王辉耀因是“主犯”,被给以行政警告的处分。

  高中,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团员了,入团一事对王辉耀来说仍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但他想读大学!在那个只有经推荐才能上大学的年代,你必须是团员才有一线希望。为了这一线希望,王辉耀选择了忍辱负重,他相信拿破仑说的: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在两年的时间里,有脏活累活,他冲在前面;他去出黑板报,写批判稿;他去忍受以整人为乐的团干部的训话,找他们“谈心”……高中即将毕业时,他终于入了团,处分也被取消。

  高中毕业,“知识青年必须到农村去”,此时的王辉耀有两个选择:去知青点,或去生产队插队落户。知青点条件好,有人负责做饭,也有人做伴。而去插队落户,就意味着你选择了在农村的完全一个人的单身生活,艰辛而且孤独。“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自学和独立思考”,王辉耀选择了后者。于是,他来到一个没电没自来水的小村子,住在了猪圈隔壁的茅草屋里。

  每天劳动之余,王辉耀毫不松懈地坚持着自己的自学计划。为了有一线光亮,他买来一块玻璃镶在茅草屋的顶上;一个月只有半斤煤油,他就把灯芯挑到最小;每周一次,他到公社去取自费订阅的报刊。通过看《参考消息》,听广播,他分析着政治语汇里一些微妙的变化;手头的书看完了,他连夜走20里山路去城里换,第二天一早再赶回来……

  终于在1977年10月12日,迎来了重新高考的消息。王辉耀先是准备考理工科,但一个多月下来,发现复习效果总是不如弟弟好。于是,在离高考只有20多天时,他果断决定放弃理工科,发挥自己的优势,改攻英语。这是决定他命运的第一次重要选择。

  1978年3月,王辉耀来到风光旖旎的广州外国语学院,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

  外经贸部新分来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王辉耀的理想是去外交部。当时毕业生都是等待学校分配,人们还没有自己找工作的概念,但王辉耀已开始选择主动出击。毕业前夕,他从广州来到遥远的北京,到外交部去了解有关信息。但外交部在广外只接收广东籍的学生,要求会说地道的广东话。

  去外交部的愿望落空了,但1982年春天,王辉耀还是来到了北京,不过是去外贸部报到。刚工作时,接触不到具体的业务,只能做一些抄抄写写的杂活,但他并未打算被动地等待,而是抓紧一切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时刻准备在机会来临时将它一把抓住。王辉耀所在的业务局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业务,他就在下班后自学经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着手翻译一些相关书籍,其中有一本是联合国出版的《在发展中国家承包项目指南》。后来就是这本书,为他打开了机会之门。

  有劲儿没处使时,人是郁闷的。有一次一个重要会见急需翻译,但处里的老翻译需回家换衣服才能参加会见。于是王辉耀做了毛遂自荐,因他就住在机关大院的单身宿舍里,换衣服只需几分钟的时间。但他的请求没有被采纳,领导选择了派车送老翻译回家换装,然后回来参加会见。

  但机会还是来了,那是世界银行首次来中国举办有关世行项目的讲座,他们把地点定在了经贸部。讲座要举行好几天,翻译不够用,领导想起了曾毛遂自荐的王辉耀,让他准备候补上场。由于国内以前从未搞过世行项目,对它的概念等等一无所知,第一个上场的翻译纵有在驻外使馆工作的经验,翻译效果也不理想。听众听得摸不着头脑,台上台下无法达成互动,世行的专家十分着急。上午的讲座快结束时,领导朝王辉耀走了过来。

  这天下午,王辉耀第一次以一个翻译的身份出现在了工作场合。他发现,世行的业务与《在发展中国家承包项目指南》一书中所提到的业务非常接近。在翻译这部书时,他对其中的很多术语和专业名词已反复琢磨过,所以每次世行专家一讲完,他立刻就能脱口译出。讲座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听众开始提问,问题都非常有针对性,世行专家也讲得兴致盎然。于是,之后几天的讲座,翻译工作全部由王辉耀一个人包了。

  从此,王辉耀再也闲不住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接踵而至,年轻的他经常出现在各种重量级会见的场合,并频频出入部里的谈判室。

  后来,一个项目带给了他一个在业务上崭露头角的机会。刚开始工作时,王辉耀曾跟一位负责我国在中东几个国家的经济合作业务的老业务经办熟悉工作,做一些抄写来往电报、起草函电和文件,以及召集会议等辅助工作。某天,有消息说,叙利亚有一个数亿美元的工程要发标,经贸部决定由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牵头,联合四川和江苏的两家公司一起投标,老业务员作为投标准备小组的一员前往叙利亚,他的工作就全部交给了王辉耀。但在离投标截止期还有两天时,中航技却突然宣布要退出,这意味着中国方面将失去牵头公司。半年多的准备工作眼看就要白费,这个标投还是不投?它还牵扯到以后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要走向何方,是放开,还是限制?是小搞,还是大搞?这都是当时国内争议颇大的问题。局里急需给部里和中央写一份报告,全面说明和这个项目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这一次,王辉耀又自告奋勇要求承担撰写报告的任务。这需要勇气,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报告是要“通天”的,中央的最高层领导都会看到。局里苦于一时无人,也只能让这个大胆的年轻人试一试。

  就这样,王辉耀又得到了一个写重要报告的机会。他连夜加班苦干,将该项目的来龙去脉,中航技退出后问题如何解决,等等,都在报告中做了透彻的分析,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中国应大力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积极参与投标。胡耀邦总书记在报告后面做了长长的批示,并肯定了王辉耀提出的建议。这已成为王辉耀一生的骄傲。

  打入西方主流社会的黄皮肤

  在外贸部工作两年半之后,王辉耀赴加拿大自费留学,成为温莎大学有史以来读MBA的第一位大陆华人。当时,M BA在国内还鲜有所闻,去国外读MBA的更是凤毛麟角,王辉耀这一步,远远地走在了别人前面。MBA毕业后,王辉耀又入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博士。

  在加拿大读书期间,几份暑期工作的选择再次显示了王辉耀在面对选择时的胆略。“洗盘子是不能写入简历的”,是他常对年轻学生说的一句话。从找第一份暑期工开始,他的目标就是那些有实力的企业,即使薪水很低,也去尽力争取。他认为,很多中国留学生花一些工夫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假期工作,但往往图省事,随便找个餐馆便去刷盘子或送外卖,眼光和心胸随之越变越狭隘。为了让每一次的工作经历都能变成有效的积累,他把找工作(包括找暑期工)这件事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很多的时间。王辉耀的第一份暑期工作是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在离暑假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他就精心准备了一份简历,寄给了该银行的一位高级副总裁。选择这位副总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已事先了解到,大公司里人员的招聘都是由业务部门的总经理或副总裁来决定;二是他之前在图书馆查阅该银行的资料时,了解到这位高级副总裁曾被派驻过香港和日本几年,猜测他会对亚洲和中国感兴趣。果然,王辉耀很快就得到了这份可以写入简历的暑期工作。

  第二年暑假前,偶然在一次讲座上,王辉耀得知加拿大城市联合会要组织中国14个沿海城市的代表访加。城市联合会的会长刚演讲完,王辉耀就迎了上去,表示有兴趣为这个项目工作。就这样,王辉耀又得到了他的第二份暑期工作。第三个暑期,王辉耀去了日本,为精工企业培训派驻海外的经理和其他高级经理。

  有了这三份暑期工作的经历,王辉耀到毕业时已能和“资深”挂钩了。1987年,读完博士课程的王辉耀想要的,是被国际性的大公司所承认。经过仔细研究,他有的放矢地发出了50多封求职信。邀请他面试的六七家公司都表示了聘用的意愿,最终他选择了世界排名前十的国际工程咨询公司SNC工程咨询公司,成为这家有6000名员工的大公司里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通过翻阅公司的年报和以往的项目卷宗,以及利用午餐和在休息室喝咖啡的机会与同事闲聊,他“很快就熟悉了公司的背景和情况,熟悉了公司的运作,熟悉了这个行业的一些术语和在这个圈子里应该说什么话,怎么说。”接下来,就是如何找到自己位置的问题了。在钻研公司业务的过程中,王辉耀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薄弱环节,那就是,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比较弱,在市场营销管理和项目跟踪统计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格式和程序,这使得管理层不能很好地掌握公司在世界各地业务的准确情况。

  经过反复考虑,王辉耀来到公司副总裁的办公室,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可以由自己来做这件事。在有各部门主管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会议上,王辉耀设计的管理报告和报表受到了一致肯定。之后,王辉耀又为公司提了一个有效建议,减少了公司投标的盲目性,降低了投标的成本。短短6个月的时间,王辉耀由经理助理而经理,再而董事经理,来了一个快速的三级跳。他成了公司里升职最快、最年轻的董事经理。在当时几乎没有一个中国留学生能进入加拿大大公司管理高层的情形之下,他的升职速度,让加拿大本土人士也望尘莫及。而此时的王辉耀,才不过29岁。

  1990年,魁北克政府在当地报纸登出广告,招聘一位驻香港的首席商务经济参赞,负责魁北克在香港和中国大陆的经贸业务。在一两百个应聘者中,有前外交官、政府官员、大公司管理人员、大学教师,以及各种专业人员,王辉耀不卑不亢,以他中西方兼具的文化背景、大公司管理高层的工作经验,以及“商务参赞是帮助加拿大公司在中国及香港做推广,相当于魁北克省的销售部”等新颖独特的观点和稳重加魄力的个人魅力获得了这一职位。要知道,此时,他只是一个到加拿大不足 6年的中国留学生。任命在当地华人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是加拿大第一次聘用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担任政府的外交官,同时他也是驻外商务参赞中最年轻的一位。

  1990年,王辉耀只有32岁,6年后他又回到中国的土地上了。年少时做外交官的梦想实现了,不过却是代表一个西方政府来到了中国。外交官任上,王辉耀极力推动魁北克省与中国在水电和通讯等方面的合作,使魁北克的水电公司成为第一个参与到三峡建设中的外国公司。在政治风波过后国际上一片孤立中国的声音中,此举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王辉耀还竭力推动魁北克政府的高级部长和官员访华,并以魁北克政府的名义,先后邀请了不少国内的省、部级干部和其他政府高官访问加拿大,推动了中加友谊的进程。在王辉耀任职期间,魁北克和中国内地的贸易增长了一倍,和香港的贸易增长了两倍。

  1993年,外交官任期结束,王辉耀加入北美最大的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公司之一AGRA集团,担任副总裁。同时创办加拿大亚加国际集团公司。

  不会退休的公共知识分子

  香港《经济一周》曾这样评价王辉耀:对有些人来说,身处异乡就如一叶孤舟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盛载的是恐惧与失落。但对王辉耀来说,身处异乡就如货轮穿梭海洋,盛载的是目标与方向。其实岂止身处异乡,无论置身何处,王辉耀从来都不缺少清晰的目标与方向。

  “衣食无忧了,很多人在打高尔夫、旅游,您为什么要写书?”“写书不会退休。”也许会有一些这方面的考虑吧,但王辉耀更深一层的目标应该在于——影响力。打造自己的影响力,然后利用这种影响力去推动社会。

  如今的王辉耀,这样分配自己的时间:1/3做公益社团,1/3做自己的事,还有1/3做研究。

  王辉耀曾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客座教授,现在也仍在做一些教学工作。他现在研究和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在当前中国飞速发展,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的情形下,有无可能产生一种中西合璧的文化,以及一种崭新的21世纪新华人的概念。王辉耀给自己的定位是:社会企业家和公共知识分子。

  在王辉耀的名片上,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身份——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这个身份,道出了他用 1/3时间来做公益社团事业的最终目的——打造一个高端的智囊群体,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王辉耀说,国外有很多这样的机构,它们叫“智库”。王辉耀一手创办了欧美同学会商会。现在,该商会已成为最活跃的海归组织之一,凝聚了张朝阳、田溯宁等一大批著名人士,它的月度餐会、圣诞舞会,已成为这些精英人物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一个平台。同时,它也是商会成员参政议政的一个有效渠道。前段时间,王辉耀所写的有关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资金问题的报告,就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而同时,王辉耀亦是北京市政协委员。

  《开放你的人生》之后,王辉耀另一部有关子女教育的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推出。在对子女的教育上,王辉耀充分实践了他有关“开放”人生的思考。他希望世界上的一切对他的孩子来说都不陌生,为此,他陪着他们在世界各地游过学:中国、加拿大、法国、美国……他的孩子们已成为新一代的国际人。

  而对于那些没有机会全世界跑来跑去的家庭,他在教养孩子方面的建议是:能带孩子走多远,就走多远。在农村的,到县城走走;在北方的,去南方走走。

  因为所谓开放的人生,就是放开你的视野,和心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