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扎哈-哈迪德:像飓风席卷而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10:08  《人物》杂志
扎哈-哈迪德:像飓风席卷而来
张扬的个性与哈迪德的建筑风格一样被人津津乐道。

扎哈-哈迪德:像飓风席卷而来
建成后的广州歌剧院。

扎哈-哈迪德:像飓风席卷而来
广州歌剧院初具规模,钢结构复杂程度堪比鸟巢。

  文/沈宜文

  “她的建筑生涯既不传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是2004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颁奖词,奖项授予一位女性,她来自两河文明的摇篮伊拉克,她不但除下了阿拉伯女子脸上神秘的面纱,而且她展露出来的在艺术领域的天赋与极度张扬的个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决然不同的阿拉伯女子。那一年她53岁,不仅是历届得主中年纪最轻的,而且是唯一一位女性。在传统视建筑为男人一统天下的领域,扎哈·哈迪德这位英籍伊拉克中东血统的建筑师,仿佛横空出世,而她的设计风格、个性魅力和成长背景,又能让人从一开始就嗅出她能脱颖而出,并成为明星建筑大师这冥冥之中的宿命!

  “像飓风一般,风暴全都在外面”

  哈迪德说自己“像飓风一般,风暴全都在外面。”

  也许所有想要摘取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都必须奋力拼搏,而哈迪德付出的艰辛比多数建筑师还要高出很多。她简单而专注,数十年如一日,不为任何外力所动摇,这些信念和精神造就了她今天的传奇。或许,哈迪德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充满力量,一方面是因为她纯真的艺术特质。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建筑师这个几乎全部是男性的领域,女性必须创作充满力量的作品才可以适者生存。评论家称呼她为“迪娃”,意即舞台上的强势女主角。现在即便是最保守的国家之一——她所容身的英国都接受了哈迪德。

  哈迪德出生于伊拉克名门,这位衔着金钥匙诞生的富家小姐拥有唾手可得的安逸生活。她的父亲早年毕业于著名的伦敦经济学院,曾是伊拉克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之一。哈迪德本人曾在瑞士一所女子贵族学校念中学,后进入黎巴嫩著名的贝鲁特美国大学AUB学数学,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哈迪德从小就耳濡目染激进开放的西方思想,具有桀骜不驯又野心勃勃的反叛性格。

  童年时代的哈迪德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11岁那年,她暗自立志要成为一名建筑师。那时,现代家庭法在伊拉克才刚刚被确立,很多巴格达女性虽然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工作的权利,却并没有办法在现实中取得相应的机会,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社会尊重和与男人平等的对待。即使是在英美,建筑师至今仍然被称为“男人的行业”。

  “成为一名建筑师”——这件在别的巴格达少女心中是一件想也不敢想的事,却成为少女哈迪德的理想。11岁时,父亲的一位世交带自己的儿子来哈迪德家中拜访,这位长辈的儿子是一名出色的建筑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谈起这位世交之子时,总是带着羡慕和盛赞的表情,这对哈迪德影响很深。从那时开始,哈迪德就对“成为一名建筑师”特别感兴趣,就这样,她将这一理想在的心中累月积淀,精心酝酿着有关建筑的宏伟蓝图。

  “我想成为这样的建筑师,让建筑和在城市里生活的人连接起来。”这是哈迪德从小到大的梦想,“在美国,也有很多著名的女性建筑师,但他们通常都是夫妻档,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很优秀的女性建筑师,但对一个女人而言,只身独闯男性掌权的建筑界还是太难了。这里仍然是一个男人的世界。即使当女性获得了成就之后,人们又会大肆宣扬我们是怎么穿着,我们穿着什么样的鞋子,或者我们又看上了谁。”

  十几岁时哈迪德自作主张把自己巴格达的房间设计出十分怪异的风格,并背着父母,带领工人进行大胆“改造”。在瑞士念中学的时候,她又认为自己不是基督徒,拒绝像所有同学一样做例行的上帝祷告。哈迪德的哥哥曾戏言她本该被塑造成伊拉克第一个女宇航员,最后哈迪德的职业生涯从天上落到地上,干起了稳扎稳打的建筑设计。那时,她的父母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婴儿的呱呱坠地,标志着这个巴格达富商家庭一段曲折而又充满荣誉感的传奇的开始。

  在巴格达和瑞士读完修道院学校后,哈迪德又在贝鲁特美国大学取得数学学位。这样的学历,对于许多伊拉克年轻女性来说,已经非常优秀。但哈迪德并不想停止。她并没有忘记自己少年时的理想。1972年,她考入伦敦建筑联盟学院(简称AA)。在这所著名的建筑学府里,她遇到了对她一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库哈斯当时正好在这所学校执教,是哈迪德的导师。哈迪德当时的校友、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现任建筑系教授奈杰尔·科茨回忆说:“他们相互欣赏,有着对革命性现代主义共同的兴趣。当时的哈迪德和现在一样喜怒无常、脾气火暴。但那正是大家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的作品中充满自信的原因。”库哈斯早就慧眼识人,对哈迪德这个种子选手格外偏心,也早早预言在那个班里,最终当属扎哈最有成就。

  “不建”的建筑师

  哈迪德的个人办公室硕大无比,天花板是装饰成复杂锯齿状的蓝色帕思配克斯有机玻璃。哈迪德还是那副惯常的打扮:黑色束腰上衣,黑色光面修身长裤,黑色Prada凉鞋,懒洋洋地躺在著名设计大师Verner?Panton设计的一张S形粉红色安乐椅上。书籍和杂志包围了整个房间。

  哈迪德喜欢用漫不经心的美国腔调声音洪亮地向她的下属布置工作。每当听到她的声音,下属们都会吓一大跳。哈迪德是个与众不同的老板,与哈迪德打交道,就像对付一座随时会爆发的火山一样。她的一位前助手说:“在她手下工作从来不觉得闷,但她经常像一个疯子一样,你得忍受她怪物一般的尖叫、怒吼。回过头看,有时候觉得她很悲哀。我想她一定很不快乐。她的生活一团糟。”

  哈迪德对工作和下属的严苛在业界是出了名的,业界冠以她“女魔头”的称号。然而,与她有着相似性格的男建筑师却不被认为有任何的反常。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待男女的不平等?至少哈迪德自己这样认为。

  1979年之前,扎哈·哈迪德一直从事建筑理论和学术的研究。很多同行嘲笑她只会纸上谈兵。于是,不服气的她在从事研究的同时,为伦敦伊顿广场(EatonPlace)设计了一幢公寓。1982年,这栋公寓让她得到英国建筑设计的金质奖章。让所有曾经质疑她的男建筑师大跌眼镜。

  哈迪德的真正成名,源于1993年自己设计的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的一座消防站。这个设计显示了非凡的线条构想能力,而且角度奇特,因其充满幻想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而立即引起了整个建筑界的关注。这个消防站的每一个面墙都不垂直,且墙面都呈锐角相交,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有所倾斜,打破了人们所惯见的平衡概念。整个消防站的设计优雅、柔和,从空中俯瞰的角度奇特而富有张力。这一突破,来源于哈迪德的灵感和敢于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强烈的塑造欲、征服欲的勇气。但这一次的成功只是形式上的,而非功能上的。后来消防队搬走了,这幢建筑物被改造为坐椅博物馆。

  1994年,哈迪德艰难地获得了英国威尔士卡的夫湾歌剧院方案的一等奖,但是,当地人的反对最终扼杀了哈迪德的方案,因为人们不相信一个口音浓重、深色皮肤的伦敦女人。哈迪德承认,卡的夫湾的挫败曾给了她很大的打击。

  渐渐地,有些好奇心强的客户出现了,愿意投钱让哈迪德那些怪异的新建筑付诸现实。事情渐渐有了起色。她的方案不断成为现实,真正让她突破自我的地方是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这个建筑使她有机会大规模试验自己的理念并构思和尝试焕然一新的博物馆展览管理和体验——哈迪德称其为“一整套部件”。根据这一构思,展览管理和组织者可以量身订制每一场展出。展馆设在浮于水平面之上的横向矩形立体空间内,两者之间是之字形坡道,弯弯曲曲一直向上延伸。“它像城市的延伸,是都市景观。”确实如此。它就像“一条城市地毯”,一端跨过辛辛那提最繁华路口旁的人行道,吸引着来来往往漫不经心的路人。通过入口处走进去,是弧形的墙壁,就像地毯卷了起来,通向后面的墙壁。墙上装饰着明亮的带子,指明方向,就像机场上指示人行通道的标识一样。沿路走过去,参观者就像小孩子一样向上攀爬,欣赏一幅又一幅艺术品,目不暇接。空间似是被建筑师堆积起来。哈迪德说:“眼睛可以逗留,可以仰望,可以远眺,可以近观,犹如闲庭信步一般。”她的印象主义新空间从梦想成为现实。《纽约时报》称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为“美国自冷战以来最为重要的新型建筑” 。这一评价恰如其分,毫不夸张。

  辛辛那提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的完工让所有说扎哈·哈迪德古怪的设计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人们哑口无言。或许它不如画稿中表现得那么强劲。那又如何?关键在于辛辛那提让哈迪德满怀信心,并使她获得一系列委任状,看来,不仅建筑物“ 飞了起来”,建筑师也“腾空而起”。

  属于扎哈·哈迪德的十年

  “她的作品结合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精致。”雷姆·库哈斯如此形容哈迪德的才能,“她是个天才,手上的功夫尤其厉害。她画图时,那是我见过的最坚定、最确信无疑的一双手,她画的效果图总是那么美,从来没有多余的线条,也从来不用去寻找线条。”这是她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对她的评价。

  2006年纽约著名的古根汉姆博物馆,做了一期专题为扎哈·哈迪德的展览。哈迪德是古根汉姆展览史上享此殊荣的第二位建筑师,还有一位是鼎鼎大名的富兰克·盖瑞!古根汉姆的整个展馆,从大厅赫然醒目的几个大字ZAHAHADI D开始,几层展馆全是扎哈的作品,包括了她的建筑、绘画、家具、汽车、雕塑,甚至日用品设计等等。除了绘画,其他基本都是扎哈一贯的黑白银主调。所有展品放在纯白的背景衬托下,格外清爽脱俗。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鬼才的灵感和气韵。

  哈迪德的设计以大胆的造型出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这主要是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喜欢运用曲线,她曾说过,“没有曲线就没有未来”。尽管她的作品在形式上有挣脱地心引力的飞动空间感,那些线、面既优美又流畅,但是来自普林斯顿的建筑教授Sara指出,扎哈的作品整体上又相当霸气、稳固、敦实,有分量。她的出位不是靠玩弄光线和炫酷的建筑材质,靠一些轻飘飘的技巧。比如德国沃尔夫斯堡科学博物馆,宝马的新工厂,在外墙的效果处理上都未经粉饰,直接保留水泥最朴实的本色和质感,非常大气、粗犷。扎哈的不少设计,具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大桥、水闸、铁路等的特征。

  有人曾说过2005年到2015年,这10年是属于扎哈·哈迪德的。

  在过去的数年中,哈迪德的工作室扩大到了70人,除了在中国的北京和广州、新加坡和西班牙毕尔巴鄂有工作计划外,她还为宝马汽车公司在德国的莱比锡设计了中央工厂大楼(2005年5月完工),为罗马设计国立现代美术馆Maxx i(2006),为阿布扎比设计阿勒纳哈扬大桥(2007)。她自己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的科学博物馆也接近完成。

  哈迪德天性喜爱变化,从来不会重复自己。尽管她的作品始终保有抽象风格,但没有两幢出自她手下的建筑是一模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规则的自然形态和与众不同的外形让她更多地利用电脑曲线进行设计。比如蘑菇形的沃尔夫斯堡科学博物馆由入口和天井有机组成的柱状物撑起了整个展厅,展厅外壳则来源于电脑中的直角坐标格系。

  同时哈迪德也活跃于其他设计领域,从大到小,她都会去尝试。为意大利家具商爱德拉(Edra)做的一系列曲线型家具,大胆加上了悬浮的设计。她还做过一些舞台设计,当舞蹈演员移动背景时,舞台上就会呈现流动的风景。

  哈迪德也喜欢设计她自己。她经常裹在一些世界顶尖设计师设计的轻飘飘的外衣里,像她的建筑一样,似乎可以浮起来。她喜欢穿一些有鲜明轮廓的衣服,尤其喜爱山本耀司独特风格的设计。“一些服装太过于讲究剪裁合体,线条简单,而山本耀司总能把褶皱运用得很好,那些剪裁令人吃惊,他是把平面的布料变成立体服装的大师。”

  哈迪德一贯的纯粹风格使她年纪轻轻就得到了在维也纳实用艺术美术馆举行个人回顾展的机会。在那里她把自己从香港的“尖峰”开始,一直到最近在电脑上用对数曲线完成的设计排列在粗糙的帆布上,让参观者快速回顾她的设计历程。这个最新的电脑设计又高又大,在外观上做成如同冰川融化的样子,在整个中庭蔓延开来,渐变成可以用来坐,用来开会,用来工作,甚至可以倚靠可以攀爬的各种形状。

  努力,努力,还是努力

  2003年,哈迪德的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被采纳,而她的另一个设计作品——北京SOHO城的物流港也已经开始在北京动工。哈迪德的画笔伸向了中国内地。

  扎哈·哈迪德的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名为“冷峻双砾”。2005年1月18日,这个歌剧院破土动工。它是继北京国家大剧院和上海歌剧院后,中国的第三大歌剧院。广州歌剧院外形整体看上去就像江边的两块石头,具有强烈的后现代特征。其灰黑的色调构成“自然、粗野”的原始造型,具有很强的质感,与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形象构成显著对比。而歌剧院外部地形设计成跌宕起伏的“沙漠”形状,顺着高低不平的小路步入“峡谷”之中,再经室内合成光影的照射,让人们感受奇特的艺术氛围。

  现在的北京令哈迪德感到兴奋,这种吸引力让她一年之内数度叩开北京城的大门。在哈迪德的眼中,北京的城市规模,建筑的规模,宽阔的街道,各不相同的建筑物都吸引着她的眼球。“各个时代的城市建筑复杂多样混于一处:寺庙、工厂、古老的欧式建筑……它们都那么近地集中在一起,……北京更像一个美国城市,而与欧洲历史悠久的城市不同。欧洲城市大多建设于500年前,街道相当窄,建筑之间更加紧密、拥挤。在这样的城市里可以有很好的“街道生活”。北京的城市空间主要是为机动车交通设计,你很难步行,因为马路太宽过街就很不容易。空间太大太远,到什么地方只好坐车,缺少好的“街道生活”,而且仍然存在严重的交通问题。我们在建外SOHO试图营造一种街道生活,人们可以在几幢楼之间步行往来。但那仍然是个孤岛。如果你要去对面的国贸,还得穿过500米的拥挤车流。

  对于如今北京城大张旗鼓地建设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讨论是围绕着“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可是这种互动在哈迪德的眼中竟然一文不值。哈迪德毫不掩饰地说:“我不相信和谐。什么是和谐?跟谁和谐?如果你旁边有一堆屎,你也会去效仿它,就因为你想跟它和谐?”

  现在,哈迪德的作品遍布全球,哈迪德像明星一样被人膜拜。哈佛建筑系的学生总是开口闭口问他们的教授:“我们如何能成为扎哈?”哈迪德母校伦敦建筑联盟学院也有学生说,不想成为扎哈,就不来AA。甚至哈迪德手下的一位设计师把办公室轶闻写进个人博客,都引来了黄蜂般的点击率,吓得他赶紧关博。

  但是关于扎哈风格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她的成功和被质疑总是相伴相生,评论照样尖锐。有业内人士称:“扎哈的奇形怪状和飞扬跋扈的规划,把城市的格局弄得乱七八糟,我们需要更简单的设计和整齐的布局。关于这一点,哈迪德坚持她是在看似无序里创造妙趣和规律!也不可否认她的设计确实有施工难度,需要电脑、工程等诸多技术的紧密支撑,对于发展商而言,有成本控制和操作难度等问题……讨论总在继续。

  有的人喜欢静止规整,有的人喜欢流动变化,这是品位的不同,无所谓优劣。此外,任何一种创意,当被群体认同之后,都容易陷入事后诸葛亮的觉悟,仿佛前人的成就并无多少玄奥可言,所以继哈迪德之后,后来者甚至可以把同样的风格发挥得更好,这都不足为奇。但这些不能动摇哈迪德存在的意义。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