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探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0日01:31  南方日报

  

东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探秘
东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探秘
迈科科技公司年生产各类二次电池1.5亿只,生产规模在全国居第四位。资料图片
东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探秘
东莞装备制造企业拥有不少先进的技术,但也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苏仕日摄

  从总体上看,东莞装备制造业相对落后,但是作为东莞市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却带给人们不少的欣慰和期待。尤其是东莞的专用电源产品走上北京奥运赛场、伴随神舟飞船冲上太空,让人击节叫好。在质量保证、技术研发方面,东莞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不少时候引领国内潮流,甚至叫板国际巨头,但也遭遇了市场混乱、缺乏人才、产学研成本高等一系列发展瓶颈,亟待各方携手突围。

  ■竞争力

  才起步便已驰骋四海

  在装备制造业领域,东莞目前还只是一支追兵,但它并不乏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甚至叫板国际巨头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如中国覆铜板行业的老大哥生益科技,位列注塑机领域国内前三甲的东华机械有限公司,跻身国内十大电机品牌的东莞电机……他们开发的不少新产品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省级重点的为数不少。

  设备更新显示王者尊严

  漆包线技术研发的领头羊东莞泽龙线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龙线缆)的总经理叶炽德饶有兴趣地数起了他公司的研发成果:“2000年至今,公司累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共7项,其中2项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家空白,另外一项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叶炽德进而表示,“我们公司不单单研发新产品,还研发新设备。”该公司自行设计和研制出电脑监控和激光检测并列的双炉膛三复合新型漆包机,把漆包工艺优化指标和环保节能特性良好地结合在一起,其性能可与国外先进漆包机媲美,填补了国家空白,此举结束了国内线缆行业二十多年来引进设备300多台(套),却只能生产普通产品的历史。

  生益科技也通过设备更新显示了王者的尊严。“我们的机器是独一无二的,每台设备都融入了我们的自主技术,”生益科技总工程师苏晓声说,国内覆铜板生产设备的技术专利申请量,生益科技每年都占据了半壁江山,2004年至今已经累计了40多项。

  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东莞有两家装备制造业企业火了一把,它们是北京奥运电源产品供应商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事特电源)和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大型电源生产基地”的易事特电源,早已是战功赫赫的猛将了,产品因为技术先进、质量过硬,屡次被用于大型项目,比如神舟飞船、青藏铁路、第九届和第十届全运会等。

  东莞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搏击四海、驰骋天下之势:全国600多家注塑机厂家,东华机械斩获了7%的市场份额;作为国家定点专业消防车生产企业,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消防车方面的业绩有目共睹,值得一提的是,其生产的液罐车在华南地区雄霸了60%的市场份额;易事特的电源产品,不仅享誉国内,而且远销东南亚、美洲、欧洲及非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苏晓声说:“生益科技,不仅产品输出到美国、欧盟、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际市场,而且还在陕西咸阳、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和连云港分别建立了控股合资公司。”

  苏晓声的话,让人想到了星星之火。

  拥有国家级的企业研发中心

  记者采访多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发现,设立内部研发中心并进行产学研合作,为他们产品和技术的提升奠定了研发基础。

  “作为中国最大的覆铜板生产企业,我们拥有国家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先后开发出多种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产品。”生益科技总工程师苏晓声的话铿锵落地。

  生益科技是东莞市2005年确立的20家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之一。东莞市经贸局2006年发布的资料显示,这20家重点企业,创建了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和4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我们研发中心,虽然是市级的,但是填补了广东省相关领域的空白。除了成立研发中心之外,我们还启动了产学研合作项目。”广东省东莞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电机)全质办主任何浩沛告诉记者,其公司先后与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上海电研所邓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瓶颈

  企业面临“缺失”综合症

  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优秀表现,为制造业之城东莞赢得了不少的喝彩。进入新世纪后,东莞一再表示要继续做强做大这两类成长性高的支柱产业,同时积极培植与产业相配套的以及发展应用前景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但是万事开头难,更何况是打造一个产业?被列入东莞装备制造业20强名录的企业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面临着缺人、缺地、缺规范市场、缺产学研资金等一系列“缺失”综合症。

  缺乏国际性人才

  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哪里?人才!苏晓声说,生益科技正处于战略性的发展阶段,需要一批国际性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需要精通外语,更需要具备捕捉全球商机的能力、外贸谈判的能力和国际性的宏大视野,其思维方式与“本地性”的人才完全不同。

  东莞电机深有同感。何浩沛说,公司不仅需要国贸商务人才,也需要技术研发人才。东莞电机虽是广东电机领域的第一品牌,在全国也赫赫有名,但是与国际品牌相比,只有部分领域接近国际水平,“总体来看还是落后人家几十年!”

  不仅是高端人才缺乏,东莞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时常还要为缺少普工而忧心。叶炽德称,长三角由于靠近中国欠发达省份,近几年来分流了不少普工,东莞漆包线行业出资1700元的高薪还留不住人。“人员流动太大,这对需要熟练技工的泽龙线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市场不规范导致恶性竞争

  叶炽德说,东莞漆包线行业存在严重的假冒伪劣现象。他说,长三角有行业协会,企业经营就规范多了,但是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地区却没有,所以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听话的企业则得不到好处。“行业协会应该赶紧建立起来,并有效运作”。

  东莞电机的何浩沛对行业协会则彻底失望了,他用“台上握手,台下踢脚”来形容行业协会的失效。“大家明明说好,不搞价格战,但是一回去马上就降价。”何浩沛称,这种恶性竞争搞坏了电机行业“整锅汤”,使得行业利润率降至0.5%—3%,远远低于整个机械行业5%—8%的水平。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使得东莞电机的状况更加尴尬。何浩沛称,其公司的“环球”品牌名竟被大朗一家小电机厂注册为公司名,这家公司虽然后来被迫改名,但是还在仿造、假冒其产品,还有很多小电机厂在干着同样的事。“但是无人管这些事情”。何浩沛建议:“政府应加大规范市场的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另外制订出电机行业的参考价,以防止价格恶战。”

  不过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邓宇鹏教授持有不同意见,他表示,装备制造业的混乱状况很正常,任何产业刚起步都是这样,企业不需要太多规章制度的管制。严管之害,比市场混乱之害更严重。另外,等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市场自然而然地就会规范起来。

  土地证办不下来影响投入

  “2004年买下的地,到现在4年了,还是办不到土地证。”何浩沛唉声叹气。他说东莞电机产品质量过硬、技术国内领先,最大的不足是产量过少,所以公司投入2000万元在麻涌购买了200亩工业用地来增大产能。“目前一期建设已经投入700万元,整个项目投入预计是1.2亿元。本打算后年全厂搬迁到麻涌新厂区的,届时销售收入将从3亿多元扩大到5亿—10亿元。但是照目前情况来看,已不可能实现了。”何浩沛坦言,“如果严格来说,麻涌厂区的建筑还是违章建筑,没拿到土地证,因此公司不敢投入太多。”

  泽龙线缆也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苦恼。此外,东莞的装备制造业还面临着缺乏科研资金的困境。泽龙线缆的总经理叶炽德说,产学研成本太高了,科研机构的技术利用率只有10%,这与企业无力承担昂贵的产学研费用有很大关系。他表示,全面提高生产技术单靠企业根本就不可能,不少优质产学研项目,迫于财力有限,企业不得不放弃。

  ■样本

  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大朗半壁江山

  大朗镇在谋求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打造自主品牌,并选择出一批实力较强的产品和企业,采取鼓励扶持措施,进行跟踪培育,逐步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现状】

  装备制造业代表大朗适度重型化发展方向

  毛织业是大朗镇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装备制造业则是大朗镇工业中坚。大朗镇委书记尹景辉多次在会议上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大朗的主导产业之一,代表着大朗工业适度重型化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大朗镇有工业企业4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55家,占全镇工业总产值90%。装备制造业企业有571家,涉及数控机床、自动化机械、精密模具、精密电子元器件、注塑辅助设备等领域,2006年装备制造业企业总产值91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3%。2007年,90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6%。

  大朗的装备制造业拥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如:明利钢材模具制品公司年生产模架3.1万吨,居国内同行业的第二位;环球机械公司年生产大型数控机床近100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生产厂家之一;艾尔发自动化机械公司年产机器手4000台,产量在国内居第二位;迈科科技公司年生产各类二次电池1.5亿只,生产规模在全国居第四位;华新电线电缆公司的裸铜线年产量12.5万吨,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信易电热机械公司年生产注塑辅助设备2.4万台,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六;华科电子公司年生产电容、电阻共2040亿只,单厂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目前,大朗的第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4.3∶57.3∶38.4,上升到2007年的0.2∶57.7∶42.1。制造业结构偏轻的状况得到改善,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大朗产业的主体。大朗政府指出,在目前这个世界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氛围里,大朗在今后将继续大力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战略】

  择优扶强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

  据了解,大朗的制造装备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根植性在明显增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在大朗将通过择优扶强战略,促进一大批强势企业、优势企业、成长型企业加快做强做大。

  大朗将从六方面着手,实施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战略。

  首先,大力引进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协调解决行业龙头企业的用地问题,做好奈那卡斯公司、雅美金属制品公司、浔兴拉链公司等行业龙头筹建和服务工作,争取早日投产。

  另外,大力推进加工贸易企业的就地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把产业链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营销、服务等内容延伸。鼓励企业创立自有品牌,扩大内销份额,力争到2010年全镇50%以上的外资企业有开展内销业务。

  其次,要积极引导和协助“三来一补”工厂转为独资企业。力争40多家规模以上“三来一补”工厂,两年内80%以上转为独资企业。

  并且,要积极鼓励和协助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力争10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

  还要努力拉长产业链条。以明利钢材模具、艾尔发自动化机械、信易电热机械为龙头,加快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的整机产品,加快产业链和企业链的有效整合,形成以整机制造为核心、上下延伸的强大产业链。

  最后,要大力推进人才本土化。努力帮助企业解决中高层管理人才、中高级技术人才的户口迁入、子女入学以及住房等问题,力争90%以上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实现境内招聘,争取到2010年帮助200个以上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中高级技术人员落户大朗。

  依托强大的主导产业,大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据了解,大朗全镇有省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民营科技企业9家,市民营科技企业27家。有4个国家免检产品,10个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

  个案

  迈科转型“掘金”锂电池产业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二次电池生产企业之一,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科”)成为大朗发展高端产业的一个缩影。2004年,迈科成立了东莞市第二家博士后工作站,现拥有7名博士、26名硕士、100余名具有学士学位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专业涵盖了应用化学、材料学、电化学、物理化学、电子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品牌营销树立良好形象

  从2003年开始,迈科开始发力建设品牌,以及在产品更新方面下工夫,紧抓自主创新,投入数百万资金进行科技研发和品牌建设。“我一直都在世界各国来回跑,知道怎么跟上国际形势,不创品牌、不国际化,企业不可能有大发展。”迈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中延这样说。

  李中延认为,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做事,不同时期、不同财力应该做不同的事情。从2003年开始,迈科开始发力建设品牌,以及在产品更新方面下工夫,紧抓自主创新,投入数百万资金进行科技研发和品牌建设。当年8月,迈科购买了用友公司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公司信息管理;同时,还购买了镍氢电池专利权,力图突破自己的第一代镍氢电池产品,一改“从跟随行业前进”到“引领行业”,成为行业内引人注目的企业之一。

  聚集人才积蓄发展能量

  大朗镇正确处理人才、产业和环境三者关系,通过优化城市环境承载高端产业,通过发展高端产业集聚高素质人才,通过集聚高素质人才推动城市品位提升。在迈科产品开始创新的基础上,大朗镇政府大力加以扶持,迈科也由此迈开了产学研大步。2004年8月,迈科与天津大学合作建立了当时东莞市的第二家博士后工作站,造就了强大的研发团队。

  “公司和高等院校的教授专家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同时高校教授专家委派其学生来我公司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公司为其提供食宿条件、科研条件以及良好的工资待遇,最重要的是为其提供参与大型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在项目研发中,迈科公司着力给予重点选拔、重点培养。”该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这种方式目前已经为公司吸引了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多名高级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目前,迈科公司技术中心拥有7名博士、26名硕士、100余名具有学士学位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专业涵盖了应用化学、材料学、电化学、物理化学、电子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人员的专业技能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优势,形成了团队研发实力的有效整合。

  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

  “目前,人力资源供给紧张,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造成成本大幅上升。”李中延说,“如果企业不升级,不搞研究开发,不去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那么企业将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这两年的人工每年大概提高10%,材料也是翻了两番。如果企业还是生产传统产品,就只有死路一条。”

  据李中延介绍,迈科公司的生产原料如镍、钴等都是从外国进口的。现在这些材料都非常紧张,价格也涨了很多,比如镍的价格从两三年前的6万元/吨(人民币)涨到现在的46万元/吨,钴也从去年8月份的24万元/吨涨到现在的88万元/吨。“所以我们企业一定要在产业升级转型上和产品研发上加大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李中延说,“在2004年我就意识到产业升级的压力,当时尽管资金很紧张,我们还是投入了很多。仅博士后工作站就投入了900万元,整个研发方面加在一起投入总额共有3000多万元。”

  通过加强研发,产品的卓越品质成为了迈科最大的卖点。据了解,美国对通信设备的要求非常苛刻,在80摄氏度除尘的环境下48小时,电池的鼓胀率不能超过10%。2007年迈科公司参与美国GE一个通信项目配套锂电池的招标,参与投标包括有整个亚太地区的知名企业,但都不合格,而迈科公司生产的锂电池只鼓胀了6%,成为唯一符合要求的中标企业。另外,在诺基亚去年的一个破坏性试验中,要求把锂电池放在250摄氏度的铁板上烧2个小时不能爆炸,整个亚太地区也只有迈科公司的产品在这次试验中过关。在2007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中,迈科的“聚合物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成功中标,获得了市政府250万元的科技资助。

  迈科公司在节省人力这方面也提前进行了布局,从2006年开始就考虑跟天津大学的机械系合作建设自动化生产线,在2007、2008年逐步投入,2009年要基本上把机器升级,提升一个档次。“这样做一是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工人的工资就可以升了;二是减少了生产对普通工人的依赖,加大设备投入,就算将来人工价格上升了也不影响销售额的增长。我们就是千方百计减少用人,以设备来替代人手生产。”李中延说。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