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在德:缅怀《大众医学》老一辈创刊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0日11:29   大众医学
吴在德:缅怀《大众医学》老一辈创刊人
原同济医科大学校长吴在德教授

  原同济医科大学校长

  《大众医学》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编委会主任委员

  吴在德教授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今天是《大众医学》创刊60周年大庆。我有幸来参加这次会议感到十分的荣幸。在这里我也向《大众医学》杂志6 0周年的刊庆表示衷心的祝贺。

  《大众医学》是我国创办最早,水平最高,而且最富有生命力的一流刊物。深受大家的喜爱,他的影响力之深,对我 国普及医学科普知识的功绩是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能够有这样的成绩,作为参与《大众医学》撰稿人之一,也作为读者之一 ,我感到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大众医学》60年来锲而不舍一贯秉承内容贴近读者的需要,而且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改变 ,以及读者的科学素质的提高而在与时俱进,《大众医学》不断的拓宽,不断的丰富。现在《大众医学》搞的越来越难了,过 去医生写一种病就可以,现在大家写稿子,要从保健、预防,甚至流行病学诊断,康复各个方面,要谈透谈深,现在写的水平 越来越高,这也标志着我们的读者水平提高了。

  其次《大众医学》在办刊形式上,也从最早的一病一谈,发展到现在,已经打破了陈旧的框架,不断加以更新和改进 ,可以说现在把《大众医学》杂志翻开来看,文章是短小精干的,有口头性的,有趣味性的,但是又不落俗套,她的风格是健 康的。这在我们国内的科普杂志当中,《大众医学》也是首屈一指的。经过60年的努力《大众医学》达到今天的水平,不但 广大读者欢迎,即使是医学专业人员也是开卷有益。我和我夫人一直在看,而且我夫人看得更加仔细。这也说明他在传播健康 知识上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对这样的一流的医学科普刊物,我们要感谢《大众医学》编辑部,感谢上海科技出版社。原来同济 医科大学下面有一个《大众医学》编辑组,我在这其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要经常的邀请一批有专业水平的,而且可以写出非 常好的科普文章的队伍非常难。有的时候我们想个题目都是挖空脑筋的。写科普文章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我也深有体会。

  此时此刻,我们也要缅怀裘法祖院士等创刊人,我想在座的年岁大一些的都知道,我是1948年读大学的,当时的 上海是什么样的,通货膨胀情况非常的严重。我是读大学的,我第一年在现在的五角场上学,我父亲给我一年的学费,因为我 上课没有机会到四川北路换银元,就差一个礼拜,我一年的学费只买了一条斜纹布的裤子。我说这个例子是要说明,我们的老 一辈办这样的一本杂志他们的信念,他们的高瞻远瞩,他们的困难是现在无法比拟的。我们要领悟到他们的开拓精神,这是永 远值得我们学习的。裘教授十分重视科普知识,他要求要有三会,会做会想会写。这个会写不仅是要写科学论文,而且要会写 大众的科普文章。我记得我做第三年住院医生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论文,裘老知道我写了文章,马上给我任务,要我写一篇科 普文章,这把我考倒了,写了以后,裘老一个字一个字地帮我修改,我的第一篇科普文章是发表在《健康报》,是裘老亲自改 的。

  他的严谨作风,到现在我都不会忘记,裘老对《大众医学》的感情之深,这是像他所说是把《大众医学》作为自己的 小孩子了。我们这些编辑同志体会是非常深的,他每一期的封面要管,内容要看,真的是管得非常细致。本来说这次60年的 大庆他一定要来,但是非常遗憾,他病故了。但是他在今年给我们留了一篇文章,也是他生前最后一篇文章,就是让医学归于 大众。有一段话是非常精炼和重要的——让大众更多的接受健康的新观念,了解医学的新知识,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如 何早期认识常见疾病的各种征象,从而达到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的目标。我们有一个编辑组,每年搞一个专辑,这个组织我们 最近更新了。我想我们作为晚辈,裘老的遗志将永远不断地鞭策我们,鞭策我们的编写组传播健康,为《大众医学》办得更好 而不断努力。谢谢大家。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